顧健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在每天的語文課中安排10分鐘練習寫字。這一要求對于純粹的識字課、寫字課比較好操作,但在閱讀課中如何巧妙滲透識字寫字教學環(huán)節(jié),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低年級的閱讀教學,在很大程度上是學習和鞏固識字,通過反復朗讀來加深學生對字詞的記憶。然而實際工作中 ,有的教師卻認為“既然低年級以識字寫字為主,那么課文就不用管了,堂堂都圍繞生字轉就行了”。結果是學生邊學邊丟,識字率未見得鞏固住,閱讀寫話能力卻出奇的低:同音字、形近字混用;書讀多遍,仍不解其意…… 還有一些教師忽視了隨文識字這個教學方法,習慣上課伊始,先把生字表里的字單拎出來,冠名為“掃除閱讀障礙”,結果字離了文,識字無助學文,讀文不能鞏固識字。因此,在低年級教學中,應當格外重視閱讀與識字教學之間的聯(lián)系,力爭使二者恰如其分地結合在一起,以期達到教學的最佳效果。
貫徹落實寫字教學,并不是說只要每節(jié)課保證十分鐘的時間就足夠了。教師不僅在時間上要有所保障,還需要思考如何指導。寫字教學要抓重點,抓關鍵,難寫的筆畫和部件要重點指導,要逐步做到指導一個字,帶動一類字,努力克服逐字繁瑣指導的弊端。對于一年級才入學不久的學生來說,首先,要學會觀察范字,一看筆畫的位置,重點觀察落在橫中線、豎中線上的筆畫,這些筆畫確定了,那么整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就基本確定了;二看筆畫的樣子,重點指導學生觀察關鍵筆畫的樣子,如“豎”是懸針豎還是垂露豎,“撇”是豎撇還是斜撇等。在指導觀察中,還要注意引導學生對抽象的漢字加以聯(lián)想,活化漢字,使?jié)h字字形深深扎根在學生的心田中。當學生有一定基礎后,寫字指導就要提倡整體把握。當然,學生坐姿和執(zhí)筆姿勢訓練是貫穿寫字教學始終的兩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中高年級閱讀教學中仍然不能忽視識字、寫字,但這時的識字、寫字教學應該和低年級有所不同。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自主識字,加強識字的交流,養(yǎng)成主動識字的習慣。教師要對容易讀錯、寫錯的字及時給予指導,同時提高學生寫字的速度。重視引導學生將已經(jīng)掌握的識字方法遷移到新的識字、寫字的學習中,尊重不同學生不同的學習方式和方法。
“提筆即是練字時”,我們可以將閱讀教學中的每一次小練筆,每一次閱讀批注都看成練字的好時機,真正把寫字指導滲透到各項語文活動之中,使學生在書寫中受到良好的熏陶。
(作者單位:揚中市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