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淺唱
天下之事,莫大于食。無論是王侯將相墨客文人,還是販夫走卒平民百姓,終少不了鍋碗瓢盆一日三餐。觥籌交錯的宮廷盛宴、灑脫隨性的文人雅食、大快朵頤的市井吃喝都潛移默化地烙印在傳統(tǒng)的書畫中,留給我們一段段“流口水”的饕餮時光。
宮廷盛宴
錚錚的琵琶聲打破了江南夜晚的寂靜,夜宴在如泣如訴的琵琶曲中開始了。
作為主人的韓熙載,此刻正盤腿斜坐于榻上,頭戴黑色峨冠,身著錦衣華服,前面的幾案上,美酒滿樽,果食堆尖。所有人的都不約而同地將目光投向了撥弄琵琶的歌伎身上,陶醉于悠揚動人的樂曲中久久不能自拔。在接下來的觀舞中,韓熙載親自為舞伎擊鼓,夜宴的氣氛一下變得熱烈而歡騰。高潮過后,韓熙載躺在臥榻上休息片刻,邊洗漱邊與侍女閑談,隨后便更衣獨坐,欣賞女伎們的管樂協(xié)奏,最后在依依不舍中送別親朋好友。
這便是五代顧閎中所畫《韓熙載夜宴圖》的情景,描繪了時為南唐重臣的韓熙載宴請的熱鬧場面。當時后主李煜由于猜疑韓熙載不忠,于是派畫家顧閎中和周文矩夜入韓府了解實情。顧閎中目識心記,遂繪就了這舉世聞名的千古名畫。
達官顯貴的夜宴,自然少不了珍饈佳釀?!俄n熙載夜宴圖》畫面右端的一長一短兩個幾案上整齊的擺放著八種食物,分別用淺碗小碟盛放,長幾案的一端還有兩壺美酒?!拔娜嗣朗臣摇蓖粼髟f:“宋人飲酒和后來有些不同,是總就些鮮果干果,如柑、梨、蔗、柿、炒栗子、新銀杏,以及萵苣之類的蔬菜和瑪瑙湯、澤州湯之類的糖稀?!被蛟S在稍早于宋朝的五代,便有了這樣的飲食習慣,你看那鮮紅惹眼的不就是幾個帶蒂的柿子嘛!
各類干鮮果品、造型獨特的點心、盛滿美酒的精致酒具都展示著這次夜宴的簡約雅致,更何況歌舞表演才是重頭戲??粗嬛腥饲旰笕耘f如癡如醉,我們更加相信,灌醉他們的不僅僅是美酒。
較之唐宋,明清宮廷貴族宴飲又是一番新圖景。明人仇英《漢宮春曉圖》長卷描繪的雖是初春時節(jié)漢庭后宮之中的日?,嵤拢瑓s仍可從中對明宮廷飲食窺探一二。
在畫面的左上端,幾名侍女正端著杯盞碟壺款款走來,正要去為主人送食。此時正值晨曦,一位娘娘的早飯就要有如此排場,可見相比唐宋的重“雅”,明清宮廷宴飲則奢侈豪華了不知幾倍。更不要提那掀起中國宮廷宴飲高潮的滿漢全席,真是看著就飽了。
文人雅食
與講究排場、奢華的宮廷盛宴相比,文人的飲食則更加灑脫隨性,充滿了文化意趣。
前有王羲之《蘭亭序》中“流觴曲水”、“一觴一詠”的暢快,后有張旭醉時“揮毫落紙如云煙”的灑脫,文人和酒自古便有著不解之緣。清人黃慎的《春夜宴桃李園圖》便是依照“自稱臣是酒中仙”的李白所做文章繪就的。
在一片桃李園中,圍桌的五人或站或坐,或觀詩或捧杯,或吟誦或沉思,三位歌妓在一旁奏樂助興,兩位童子在周圍服侍倒酒。畫中人物形態(tài)各異,栩栩如生。畫面右下部的石桌上擺放著酒樽酒壺和三四酒杯以供開懷暢飲,還有一提梁茶壺,大概是為醒酒之用??粗麄兡恰巴档酶∩肴臻e”的自得樣,讓你都忍不住想要擠進畫面,跟他們一醉方休。
有“醉僧”之稱的懷素和尚不僅嗜酒而且貪吃,現(xiàn)存的四件書法作品中就有兩件與吃有關?!犊喙S帖》雖只有兩行十四字——“苦筍及茗異常佳,乃可徑來,懷素上”,但在鉤連拗鐵、驟雨旋風般的筆畫中,不僅可以感受到跳動流逸的氣韻,更能讀出書家對苦筍、茗茶的喜愛?!妒臭~帖》中,懷素無視佛門的清規(guī)戒律,直抒胸臆:“老僧在長沙食魚,及來長安城中,多食肉,又為常流所笑,深為不便?!痹诟呷A圓潤、放逸灑脫的字里行間,展現(xiàn)出一個率性自由的貪吃和尚。
蘇軾可謂是一個地道的“吃貨”。愛吃豬肉的他曾戲作《食豬肉詩》:“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時他自美。每日起來打一碗,飽得自家君莫管?!笨商焐鷺酚^派的他也曾有為“吃”而難過的時候。
當時謫居黃州的蘇軾潦倒失意,過著“幅貝芒履,與田父野老相從溪間”的生活?!逗程繁銜趤睃S州的第三個寒食節(jié),自述著生活之蕭索凄苦,心情之抑郁惆悵,連寒食節(jié)的食物也僅是“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濕葦”這么簡單。其詩,字字酸楚,句句含淚,滿心的悲涼滄桑;其書,大小有別,錯落有致,滿紙的起伏跌宕。此時此刻的蘇軾,望著雨后花落、江水漫屋,也只能靠著“清水煮蔬菜”來溫暖自己愈發(fā)寒冷的心靈和胃口。
市井吃喝
市井百姓的吃喝既不及宮廷的奢侈浮華,也沒有文人的雅致精細,只是奔波勞碌后的粗茶淡飯,操勞度日中僅有的片刻歡樂。民間飯菜雖然簡單平常,卻滿含溫情,奠定了中華飲食的根基。
在中國傳統(tǒng)書畫對于民間飲食的描繪中,斗茶是一個必不可少的題材。唐宋之時,飲茶之風盛行,市井俗飲也隨處可見,南宋劉松年的《茗園賭市圖》就描繪了當時茶園斗茶的場景。畫面中茶販有點茶的,有品茗的,有提壺的,有駐足觀看的,還有一婦人提壺攜邊走邊看。茶販們高談闊論互相比斗著茶葉的優(yōu)劣,吸引了男女老少的目光,好一幅民間茗園斗茶的圖景。
說到斗茶就不得不提趙孟的《斗茶圖》:畫面前面的兩人似乎正在斗茶,一人手拿空碗,口中念念有詞;另一人則提壺擎杯,神態(tài)自若地品嘗剛剛點好的茶水;后面一人正注水入杯,躍躍欲試地要加入進來;而全圖中惟一的女子站在后面,觀看著這場饒有趣味的斗茶比賽。整個畫面結構緊湊,人物刻畫鮮明生動,給人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若要論及對市井生活的描繪,則當推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且不說在這五米多的長卷中繪就的一千多個形態(tài)各異、細致入微的人物,單就畫面中出現(xiàn)的酒樓茶肆、食攤小吃就足以讓你饞蟲上腦,口水直流了。
打開圖卷,便是滿眼汴京郊外的春光,人們攜兒帶女,騎驢趕羊,熙熙攘攘地向汴京走去。道路兩旁,有剛剛開張的茶館,熱鬧非凡的酒樓,包子鋪的包子還是熱騰騰的呢。走上汴梁大道更是車水馬龍上鋪林立,碼頭工人們喊著號子卸貨裝貨,干完活后等著船老大開飯咧。而虹橋之上,更是人山人海,遍布著各類攤位,自然也少不了小吃食攤,茶攤果鋪比比皆是,還有切開的西瓜等著客人前來品嘗。
下橋入城后則更為繁華。正店、腳店、食店、肉店、餅店、拍戶、茶肆鱗次櫛比,加工香油的作坊,販賣清泉的水店也隨處可見。相傳汴京有72家正店,其規(guī)模之大可容納千人,還可以經(jīng)營釀酒。面對著琳瑯滿目的美食,或許你早已拔不動腿吧?不如就在此停步,迷失在市井吃喝的海洋之中吧!
一幅《清明上河圖》真是令我們大飽了眼福,餓壞了肚子??杉毤氁幌?,再大再好的畫卷也畫不出市井吃喝的繁華熱鬧,中華飲食的博大精深。
中華飲食,是盛大的夜宴,是淋漓的暢飲,是沿街的小吃,是字畫中流淌的饕餮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