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古皖國 曾經的輝煌

      2013-04-29 00:44:03涂愛華
      中國收藏 2013年9期
      關鍵詞:墓群禮器潛山

      涂愛華

      上世紀90年代初,在合(肥)九(江)鐵路施工中,搶救發(fā)掘了10多座春秋至西漢時期的墓葬群。此墓葬群位于安徽省潛山縣城以西8公里處,南距羅塘戰(zhàn)國墓葬群1公里,隔105國道相望。該墓葬群的特點是分布稀疏,均有高大封土,同期還伴有大量的陶器出土。其中一座春秋墓葬位于梅城鎮(zhèn)七里村黃嶺,在該墓出土的眾多器物中,以一組盉、甗、鬲青銅禮器最為突出,它們的發(fā)現(xiàn)為我們展示了古皖國曾經的輝煌。

      蒸煮為食

      甗為飪食器,相當于現(xiàn)代的蒸鍋,同時也用作禮器,流行于商周至漢代。其造型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部分稱為“甑”,盛放待蒸的食物;甑底也就是上下兩層中間是鏤空的箅,下方的蒸汽就由此處通過;下部分為“鬲”,用以煮水,高足間可燒火加熱。

      此墓葬出土的青銅甗為連體形式,即上部的甑和下部的鬲是一次鑄成并連在一起的,高24.8厘米,口徑14厘米。甑為直口,口沿上對稱兩半環(huán)立耳,腹部微鼓,上飾兩道凸弦紋。下部分的鬲為直口圓肩,弧襠,三空心足??谘叵碌囊魂幬蔫T銘值得研究,仔細看上去像是一個人站立著,張開雙手在歡迎,既像是古文字,又像是某種族徽標志。整件器物器壁較薄,紋飾簡潔,規(guī)整大方,其形制符合春秋時期青銅甗的特征。

      考古資料顯示,我們的祖先早在距今約7000年前就成功燒制出了陶甗。中國是世界上最早懂得利用蒸氣來蒸熟食物的國家,又最早培育了水稻,因此有“中國人蒸熟了世界第一碗米飯”的說法。

      在甗的組件中,鬲可以單獨存在,其本身就是先秦時期重要的炊煮器具。鬲最早出現(xiàn)在距今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晚期,那時的鬲還是陶器,是先民的主要生活用具。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我國進入到了青銅時代,隨之而來,最早的青銅鬲出現(xiàn)在了商代早期。在漫長的發(fā)展進程中,鬲已經不僅僅是一種生活用具,更成為了一種重要的禮器。

      潛山梅城鎮(zhèn)七里村墓葬中出土的青銅鬲,高13.2厘米,口徑14厘米。侈口,尖唇,束頸,折肩,斜腹像三個奶牛乳房拼合而成,肩下飾一對稱扉棱,三空心足,蓋上有圓形捉手。此墓中共出土了4件青銅鬲,其形制、大小、紋飾均相同,這也符合春秋時期鬲多以偶數(shù)成組出土的特點。

      以盉為貴

      此墓葬中還出土了兩件形制有別的青銅盉。盉是古代的盛酒器,是古人調和酒、水的器具,主要作用是用水來調和酒味的濃淡。盉的形狀較多,一般是圓口,深腹,有蓋,前有流,后有鋬,下有三足或四足,蓋和鋬之間有鏈相連接??脊刨Y料發(fā)現(xiàn),盉又常與盤配合使用,所以盉也可用作水器,用盉澆水洗手,用盤接水。

      其中一件為青銅甗形盉,高19.4厘米,口徑14厘米。侈口,上部為折弧腹盆形,底部有一折棱,束頸。下部為鬲形,弧襠,鼓腹,下腹部最大徑在肩部。腹一側有管狀流,另一側有一向上卷曲的圓管形鋬,鋬的末端呈雞首狀,三空心足。雞作為中國古代“六畜”之一,自古就有德禽的美譽,同時也是人們作為靈魂通天的神物之一,能驅鬼、避邪。從這件器物的裝飾技藝上不難看出古人天人感應的思想。

      另一件竊曲紋龍首流青銅盉則是美得令人驚嘆的神作,其精致的造型、細膩的工藝不僅是此墓葬出土器物中最精美的一件,也是歷來發(fā)現(xiàn)的此類青銅盉中的一個典范。

      此青銅盉通高24厘米,口徑21.6厘米,制作年代應為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直口,圓盤狀蓋,蓋中間有一半圓環(huán)鈕。蓋上部的提梁雕刻的是一個前行的龍身,上飾古樸的重環(huán)紋,下飾閃爍的鱗紋,讓這條略帶抽象意味的龍顯得格外精神抖擻。神龍龍首向下,龍嘴肆張,雙目圓睜,龍冠豎起,似乎是剛品完盉中的美酒,正在九天云外俯視人間,讓人充滿了崇拜和敬畏之情。

      盉身為扁鼓腹,圜底,中間飾一周竊曲紋作為主題紋飾。竊曲紋是西周至春秋早期的一種典型的裝飾紋樣,它是簡化和抽象化的動物紋飾,這種紋飾經變形演化后二方相連、左右相顧,體現(xiàn)出一種生生不息、連綿不斷的韻律和秩序之美,和詩經中的“一唱三嘆”的藝術表現(xiàn)手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也符合統(tǒng)治者在制造禮器時關于規(guī)整和秩序的要求。

      盉的前方有一獸首流,呈長管狀,直頸上揚,頸上部飾重環(huán)紋,下部飾鱗紋,尾部是一排寬扁剔透的扉棱,像是孔雀開屏,也像是蛟龍擺尾。下面是三蹄足,仿佛瑞獸一般,支撐著盉身。整件器物體現(xiàn)出莊重大方、飄逸俊美、生動逼真的藝術風格,是當時的貴族們在進行宴饗、祭祀、宗廟活動中不可缺少的禮器。

      青銅盉最早出現(xiàn)于商代早期,盛行于商代晚期和西周,一直流行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它由新石器時代作為生活工具的陶盉演變而來。潛山早在5500年以前的薛家崗文化遺址中就出土了這種陶盉,陶盉到銅盉在這一地區(qū)的逐漸演變,也為我們揭示出了文物背后隱藏著的一個遙遠古國——古皖國的存在。

      皖國舊事

      潛山縣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史載大禹初分天下為九州,潛山屬揚州。西漢司馬遷《史記》中記載:“皖,夏姓,咎繇(臬陶)之后”。根據《潛山縣志》的記載,潛山周時為皖國封地,周封大夫治皖,皖國的都城是今天的安慶潛山縣。

      讓我們回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代,周天子為嘉許皖伯大夫治地有德、有功,遂封地給大夫,皖伯大夫所轄區(qū)域稱作“皖國”。皖伯將都城選在了潛山確實可謂眼光獨到,首先,潛山離長江直線距離100公里,不用擔心江水泛濫時威脅都城;其次,潛山境內有皖水,河流不大,但在當時用來作為農業(yè)灌溉肯定是夠了;而且,皖水發(fā)源于大別山,還從“神峰”天柱峰下流過,很符合中國傳統(tǒng)中山水兼一的風水觀念。

      皖國立國400年,幾乎每一任國君都是人中翹楚。當時的皖國外圍還有兩個小國——桐國與舒國,盡管這兩個小國立國的時間比皖國要早,但因為其國君不爭氣,雖然最開始幾十年還能與皖國三足鼎立,國力不相上下,但到了后來,皖國的發(fā)展勢頭完全就壓過了這兩位鄰居,舒、桐兩國的居民紛紛向皖國遷移。以至于后來吳、楚兩國召集大別山東麓的國家開會,往往都會說“皖伯必臨”。

      歷史發(fā)展到春秋后期,隨著諸侯爭霸的加劇,很不幸,皖、桐、舒三國最后都被楚國吞并了。但不知何故,后來“皖”卻不見于周、秦古籍,今本的《史記》中,皖國也佚其文而不見經傳了。

      當然,吞并不等于湮沒,皖國的影響還一直流傳到今天。就拿長江來說,萬里長江在宿松縣小孤山進入大別山東麓,一直到安徽、江蘇兩省交界的馬鞍山,這段江面不叫長江而稱“皖江”。皖江的叫法由來已久,《淮南子》中就說:“皖江取古皖國名?!痹俦热?,現(xiàn)在安徽省內境界的劃分如皖北、皖南等,都是以皖山(天柱山)為分界線的。

      國、城、祠、山、水皆得“皖”之稱,山稱皖山,水稱皖水,城稱皖城,安徽省簡稱“皖”即源于此,說安徽的老祖宗在潛山并不為過。時至今日,人們研究古皖文化的熱潮不斷升溫,學者們除了翻閱歷史資料和文獻外,能夠印證歷史的另一個強有力的證據就是文物考古發(fā)現(xiàn)。從遠古走來,潛山境內有新石器時代的薛家崗文化,有黃嶺春秋至西漢墓群、彰法山戰(zhàn)國墓群、林新戰(zhàn)國墓群、羅塘戰(zhàn)國貴族墓群、彭家?guī)X西漢墓群等,出土了大量西周至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青銅禮器、食用器和兵器,同時還發(fā)現(xiàn)了春秋時期用于鑄造青銅器的陶范。這就說明,春秋時期的皖國已有了自己十分可觀的青銅鑄造業(yè),考古發(fā)現(xiàn)成果強有力地證明了皖地當時確有較大規(guī)模的人類居住和生產活動的發(fā)生。而作為皖國古都的潛山,不僅孕育了光輝燦爛的皖文化,同是也是皖文化形成和發(fā)展的中心區(qū)域。

      我們仔細品讀這幾件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典型的青銅禮器,它們不但精美絕倫,而且與中原地區(qū)出土的青銅器有許多相似的共性,同時也較多地表現(xiàn)出了江淮地區(qū)及長江中下游區(qū)域的地方特色。從這些青銅禮器中,我們不難探觸到春秋時期皖國社會生活的一角,也正是如此繁榮的青銅文化才能催生出如此構思奇巧、造型生動的藝術神器。

      猜你喜歡
      墓群禮器潛山
      2022 年吐魯番巴達木東墓群考古發(fā)掘簡報
      山東出土元代磚雕壁畫墓群
      安徽潛山:“田管家”授技術
      當代陶瓷禮器創(chuàng)作中的多元化審美趣味
      古皖之源,“皖”美潛山
      云南畫報(2020年12期)2021-01-18 07:19:24
      古代隸書硬筆臨摹字帖(一)
      中國篆刻(2019年10期)2019-10-28 07:07:00
      論新泰周家莊遺址春秋時期青銅禮器墓的等級性
      東方考古(2017年0期)2017-07-11 01:37:50
      烏馬營潛山石炭-二疊系油氣成藏條件研究
      《詩經》中青銅禮器概述
      文學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11
      江蘇新沂高莊漢代土墩墓群
      大眾考古(2015年6期)2015-06-26 08:27:08
      淳安县| 高清| 伊金霍洛旗| 雷山县| 澄江县| 花莲县| 罗江县| 福建省| 沁源县| 陇川县| 孟村| 平遥县| 隆安县| 普陀区| 日土县| 商水县| 奈曼旗| 保山市| 四川省| 佛坪县| 灵川县| 虎林市| 蚌埠市| 长垣县| 电白县| 蓬莱市| 义马市| 拜泉县| 龙泉市| 浦北县| 开封市| 康定县| 凭祥市| 阳春市| 桦川县| 虞城县| 江陵县| 横峰县| 萍乡市| 大姚县| 罗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