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小靜
一
我們習慣把二者連起來說,并且說的順序是教育和教學,這是符合邏輯的表達,教育是綱,教學是目,綱舉目張,教學要服從和服務于教育。
當前中國的教育,特別是基礎教育,其實只有教學,二者是合二為一的。綱不舉,目不張,乃殘缺的教育!也可以說,以應試教育為綱,教學為考試服務,而應試教育的本質是反教育的,所以人們普遍不滿當前中國的教育,有條件的人都試圖逃離中國教育。
只有教學的教育,以考試為終極目標的教育,不可避免要淪為煉獄。這個煉獄的典型——河北省衡水中學,隨著高考和高招的揭曉,再次進入公眾視野?!把巯拢@所位于衡水市區(qū)東南部的學校大門緊鎖,唯一的側門也被嚴格限制出入。校門外,一幅巨大的展板顯示著今年的高考成績,道路兩旁的圍墻上貼滿了被北大、清華等名校錄取的學生照片,長達百米,蔚為壯觀?!薄安荒芡瞬?,不能生病,不能頂撞,不能心情不好,不能慢,不能笑,不能和同學說太多話,不能走神,不能咬筆,不能總跑廁所,不能啊都不能……”一位衡中畢業(yè)的學生這樣回憶曾經的在校生活。(摘自7月18日人民日報《超級中學半軍事化管理,生源富集致他校空心化》)
只有教學的教育,教學有兩種結果:一種是衡水中學類的超級中學,教學成了唯一內容,考試的知識成了教學的唯一內容,教育被最大限度地簡化為為考試而教學,其他一切都被拋棄,后果可想而知;一種是被衡水中學類的超級中學擠壓的學校,教學被學生無情地厭惡、拋棄,學生興趣、愛好和個性發(fā)展又被學校無情地壓制,后果同樣可想而知。
二
放假了,教學中斷,教育卻不能中斷。親友相聚、遠足旅游、打工賺錢、公益志愿、興趣愛好的滿足等等都是教育的題中之義,教育的內容是無限延伸的。極力排斥孩子參加上述活動,斥之為不務正業(yè)的,有木有?
教育不能中斷,卻實實在在有中斷的可能。就像恐懼污染的空氣一樣,家長對社會環(huán)境存在嚴重的恐懼感,只想把孩子禁錮在家里,割斷與外界的一切聯系,生怕孩子交友不慎“學壞了”。有同學朋友來找孩子玩、甚至堂表兄弟姐妹相聚,家長也滿腹狐疑的,有木有?
如今的家長已經接受了教育即上學的觀念,把教育全部托付給學校了。那種質疑為什么要放假或者放假只想給小孩報名參加各種文化補習班的家長,有木有?
愉快地迎接暑假的到來,信任并鼓勵孩子嘗試各種社會活動,滿心歡喜地欣賞女孩愛美、男孩狂野的個性表現,對于孩子從書中解放出來、不管不顧地享受整個夏天的行為能夠做到不急不躁,這樣的家長有木有?
三
你會游泳嗎?
在中國,游泳一般不是學校教會的,簡單地說,游泳不是教學的內容。小時候,有一年整個夏天,父親每天下午帶我在小港里洗澡,利用這時間教我游泳。最先是用雙手托著我的下巴,手腳在水里撲騰。他時不時地突然把手放下,那種嗆水的味道,我到現在還能夠清楚記得。
學會游泳以后,每到下午三四點鐘的時候,小伙伴們就相邀到撫河洗澡,媽媽從來沒有交待過要注意安全之類的,我們暢快地、盡情地在清涼的河水中嬉戲。也有不幸事故發(fā)生,但這些都沒有妨礙我們對水的接觸,征服水使我們具備人起碼的膽量、勇氣。
現在一有事故,就有各種關于安全的警告,然后就是各種禁止……傳說古代斯巴達非常重視訓練小孩的意志力,從小就讓小孩接受各種磨煉,接受自然淘汰,這才有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斯巴達戰(zhàn)士”一說。在過于強調安全的今天,是不是很難避免“東亞病夫”再次成為世界的笑談?
從父母那里,我不僅學會了游泳,也學會了生存所需要的其他能力。讀高中時,父親去世的那一年,我還有些高級的農業(yè)技術沒有學會,那時,他的病突然嚴重起來,夏天,他認真地訓練我犁田的技術。雖然現在已經用不上這些技術了,但我非常驕傲自己有這門技術。
這些,也是教育。
(作者單位:江西省臨川二中)
責任編輯 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