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人平
面對沒有考出理想成績而失落的孩子,父母能做些什么呢?
首先,我們要想清楚孩子的壓力來自于哪里。表面看是“成績不理想”以及同伴的壓力,但這些都只是壓倒孩子的最后一根稻草。真正的壓力,往往來自于父母過度關(guān)注孩子的成才、成功、比他人強,而對孩子的感受和需求長期缺乏關(guān)注,父母教育的目標狹隘地指向“輸贏”,而不是如何“成人”。不關(guān)注“人”本身只關(guān)注表現(xiàn),會讓孩子時刻生活在被遺棄的恐懼中,缺乏安全感、存在感、歸屬感和自我價值感,所以他要不斷通過取得好成績、戰(zhàn)勝別人、出人頭地來贏得父母有條件的愛。
當我們理解了孩子真正的壓力源后,作為父母要對孩子無條件接納。它不是裝出來的或是安慰孩子的一種技巧,而是我們的信念和價值觀,這樣我們會多一份平常心,對孩子暫時的失利和挫折會更加冷靜、理智。父母也不要簡單地以“成績不重要”去安慰孩子,那可能會讓孩子感到:媽媽對我沒信心。
除了接納和信任孩子,我們還要和孩子一起客觀分析、認真探討。
成績不理想只是一個“果”,要找到具體的“因”—是沒有培養(yǎng)出孩子的專注力和做事的主動性?沒有幫孩子找到適合自己的學(xué)習(xí)方法?或?qū)⒆舆^于苛責完美而導(dǎo)致孩子壓力過大?從挫折中找到真正的問題所在并給予建設(shè)性的方案,失利就會成為孩子成就自己的一個臺階,甚至受益終生。
至于是否選擇復(fù)讀,我個人認為父母不要急著替孩子做決定,孩子還可以去讀二本,去讀高職,學(xué)一種技能都是可行的。父母要給孩子時間去修復(fù)自己,等孩子內(nèi)心趨于平靜后,讓他自己做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