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媛媛
摘 要:角色游戲對促進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發(fā)展具有特殊的功能。在幼兒園角色游戲中,幼兒以模仿和想象,通過扮演角色,體驗成人的生活,體驗與同伴交往,培養(yǎng)交往技能。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極力在角色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能力,為其適應社會生活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幼兒;角色游戲;交往能力;培養(yǎng)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指出:教師要引導幼兒參加各種集體活動,體驗與教師、同伴等共同生活的樂趣,幫助他們正確地認識自己和他人,養(yǎng)成對他人與社會親近、合作的態(tài)度,學習初步的人際交往技能。由此可見,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能力是何等的重要。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發(fā)現(xiàn)許多幼兒不愿意、也不會和小伙伴友好相處,經(jīng)常是一個人孤單地玩,或看別的小朋友玩,怎么才能提高幼兒的交往能力呢?我認為,角色游戲對促進幼兒社會交往能力的發(fā)展具有特殊的功能。在角色游戲中,幼兒以不同的角色身份與環(huán)境、同伴或成人產(chǎn)生交往行為,體驗角色情感,不斷訓練幼兒的交往技能。
一、選擇合適主題,激發(fā)交往興趣
1.以幼兒喜歡的人物作為主題
幼兒喜歡的人物,如“司機”“警察”“理發(fā)師”等,幼兒都非常樂意模仿,對這些人物的行為、職責也了解得相對要多一些,容易在幼兒中間引起共鳴。
2.以幼兒熟悉的事物作為主題
幼兒在自己熟悉的環(huán)境中,才有話可說,有事可做,才有游戲的激情。如,“娃娃家”“幼兒園”等。
二、提供游戲材料,激發(fā)交往想象
游戲材料是幼兒賴以想象的物質基礎,它間接體現(xiàn)了教師的影響因素。教師可通過以下幾條途徑為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為幼兒的交往提供良好的中介物。
1.購買成品玩具
整套的塑料廚具、醫(yī)療器械、理發(fā)工具等成品玩具,制作精美,形象逼真,對小班幼兒具有很強的吸引力,而這些角色游戲玩起來必然就需要幼兒之間的合作與相互協(xié)調,才能正常運作。
2.妙用廢舊材料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廢舊材料,教師做一個有心人收集起來擺放在活動區(qū),再經(jīng)過幼兒的想象,可妙作他用,豐富游戲內容。如,紙牛奶盒,在“娃娃家”中可當茶杯,在“動物園”中可當小狗的狗舍。
三、進行科學指導,提高交往水平
要引導幼兒自主地開展游戲,在各項活動中要讓幼兒充分表現(xiàn),自由交往,協(xié)作創(chuàng)新。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教師的指導是關鍵。
例如,當幼兒對游戲失去興趣時,教師要及時幫助幼兒拓寬思路,深化游戲主題,提高幼兒對做游戲的積極性。如,在小菜場游戲中,單一的買賣活動使幼兒對游戲興趣低落,沒有人想去小菜市場上班了。某教師以“經(jīng)理”的身份和“工作人員”開了個會,引導他們自己動手,制作各種不同的蔬菜,豐富“菜籃子”工程,擴大了經(jīng)營范圍,“工作人員”也不再沒事可干,教室里就像真的菜市場一樣,顧客與賣主友好愉快地交易,游戲又熱火朝天地開展下去了。從中幼兒不僅完全融入角色中,并能友好與同伴交往、交流,體驗到了游戲中的樂趣。
四、解決游戲沖突,增強交往能力
獨生子女普遍存在著缺乏同伙伴交往的能力,他們交往的對象更多的是成人,成人能理解孩子的意圖,滿足他們的要求。久而久之,幼兒容易養(yǎng)成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等行為習慣。因而,在游戲中常常出現(xiàn)各種矛盾和糾紛。具體表現(xiàn)在:角色的分配,材料的使用,角色之間的沖突等矛盾。這時,我們要引導幼兒學習自己解決游戲中的矛盾,加深同伴間的友誼,增加社會交往能力。
每次游戲,我們總要投放一些新玩具,這個新玩具,是他們矛盾的另一個焦點,由于大家都想得到新玩具,于是就搶了起來。結果,往往把玩具搶壞了。這時,教師引導他們一起討論,為什么玩具會壞?玩具壞了大家都不能玩,該怎么做好?幼兒討論的結果是:“要是大家商量一下,輪流用玩具就不會壞了?!蓖@些被破壞的玩具,大家都覺得遺憾,后悔自己剛才真不該與小伙伴搶玩具,導致了玩具被破壞。從而認識到,大家都想玩新玩具,要互相謙讓,互相協(xié)商來解決。
五、重視游戲評價,分享交往快樂
當游戲告一段落時,教師可組織全體幼兒圍坐在一起,給機會讓他們去談論,充分表達他們自己的意愿,以更好地挖掘游戲中蘊含的豐富的教育潛能,實現(xiàn)幼兒的發(fā)展。
總之,教師應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極力在角色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的交往能力,提升他們社會經(jīng)驗,為其適應社會生活奠定良好基礎。讓每個幼兒都能成為活潑、大方、熱情、自信的現(xiàn)代兒童。
參考文獻:
丁海東.學前游戲論[M].遼寧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作者單位 江蘇省興化市昭陽湖幼兒園)
編輯 韓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