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寶治
摘 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讓學生愛上作文,快樂作文,這好像是一個老大難問題,一直以來都困擾著眾多的學生、教師和家長,都覺得提高寫作的能力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就此談了認識。
關鍵詞:小學作文教學;寫作能力;想象力
一、激發(fā)興趣,培養(yǎng)寫作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常利用課前幾分鐘讓學生把自己耳聞目睹的新鮮事物表達出來。讓學生說一段話或講述一件小事,對口頭表達能力、語言組織能力以及歸納概括能力來說,無疑都是一個鍛煉、提高的過程。起初,學生羞紅著臉小聲說或不敢說,教師就帶頭示范。他們漸漸懂得觀察周圍的事物,從而感受到其中的樂趣。后來,他們都爭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爭先恐后地將觀察到的有意義的事物表述出來。
二、巧妙引導,適時緊逼
在日常作文教學中,巧妙地引導學生學會利用移步換景法、說明介紹法、環(huán)境襯托法、彩筆描繪法、遠近結(jié)合法、時序變換法、突出重點法、對照比較法等手段對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社會生活的人生百態(tài)和發(fā)生在身邊的大小事件進行思考,多記錄,勤練筆,活學活用。
俗話說:“毛驢沒人騎不行,寫文章沒人逼不行?!痹诮虒W中我也常適時緊逼。我采用小練筆的方法,堅持隨課文內(nèi)容仿寫小作文,每周至少一文,定時交流,選出好的展示在“學習園地”上。還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進行文學講座,郊游寫作,寫日記。
三、發(fā)揮想象力,挖掘潛能
寫作時,課堂上常發(fā)生這樣的情況:有的學生文思枯竭,三言兩語就把要說的傾倒完了,干干癟癟;有的學生卻思緒綿綿,腦子里如有活水,或潺潺流淌,或波瀾起伏,下筆千言、洋洋灑灑。究其原因,固然與寫作材料充足與否有密切關系,然而,不容忽視的另一重要因素是想象力發(fā)揮得如何。根據(jù)近代對腦生理的研究,人的大腦可分為四個功能部位,即感受部位、判斷部位、儲存部位和想象部位。就多數(shù)人而言,前三個部位注意開發(fā),想象部位比較忽視。據(jù)研究測試,一般人只用了自身想象力的15%,潛力很大。開展想象應選擇不定向的、跳躍式的、自由自在的方式,也就是浮想聯(lián)翩,不受限制地思考。一般的說,人們思考問題常常是按一定的常規(guī)、一定的角度進行,思維的范圍比較窄,而想象卻不是按部就班地思考,是不受任何拘束放開來想,思維充分發(fā)散。思維發(fā)散,頭腦中就能形成許多從來沒見過的事物形象,創(chuàng)造出前所未有的新形象。這樣,就能拓展開獨一無二的空間,提煉出與眾不同的觀點。
作文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日常教學中,我們應時時注意積累,引導學生主動地去閱讀、觀察、練筆,適時地穿插在作文習作中,提高其認識水平和語言表達能力,不斷探索,努力攀登習作之峰。
(作者單位 福建省泉州市安溪縣西坪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