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琴芳
照例打開牛津小學英語教材備課,不經意間發(fā)現(xiàn)教材插圖中的人物都露著燦爛的笑臉,難道是一種巧合嗎?我又瀏覽了教材中的其他插圖,發(fā)現(xiàn)除了一些人物表情由于課文內容而特殊外,大部分人物表情都是以笑臉相迎,教材編者如此的設計和編排是不是在暗示我們什么?英語教學的任務難道僅僅是教語言知識嗎?教材插圖作為一種同樣重要的教學資源,我們可曾受到無形的啟迪呢?因此,英語課堂離不開孩子們天真可愛的笑臉和燦爛幸福的笑容。
一、挖掘生活化的素材,讓孩子們在笑聲中表達語言
教材是生活的提煉和掃描,生活是教材的起點和源泉,教材和生活二者所結下的不解之緣是廣大英語教師有目共睹的。細細觀察一番,我們很容易就發(fā)現(xiàn)牛津小學英語教材每個單元所編排的內容都源于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因此,我們教學時必須將教材回歸生活,還原現(xiàn)實,努力發(fā)現(xiàn)教材和生活的聯(lián)系,挖掘生活化的教育素材,創(chuàng)造生活化的教學內容,鼓勵孩子們大膽地開口說英語,讓英語成為他們日常交際的一種工具和一種需要。
教學“Its late”,為了鞏固和操練句型“Whats the time?Its…”和“What time do you…?I …at…”我讓學生以同桌為單位,根據自己和家人的實際情況,利用所學句型編演對話,注意對話內容前后的連貫性和合理性,我則重點做好巡視指導工作,這樣讓孩子們以生活為原型,真實地表達英語,快樂地訓練語言,保證了學習的效果。
二、設計趣味化的活動,讓孩子們在笑聲中活用語言
英語課堂離不開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活動是構成英語課堂最為活躍的元素和最為精彩的單元,尤其是對于小學英語課堂而言,由于學習對象都是一個個活潑好動的兒童,如果沒有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支撐,那么必然難以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和學習語言的興趣,也難以保證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因此,一名成功的英語教師,總是善于設計一些充滿情趣的英語活動來吸引和調動孩子,讓孩子們在活動中說英語、唱英語、讀英語、演英語、用英語,讓孩子們在笑聲中充分感受到學習英語的快樂。
教學數(shù)字類單詞“1~20”,我設計了多樣化的活動來鞏固單詞,如,找鄰居、找規(guī)律、速記門牌號、巧記電話號碼、口算大闖關等,孩子們在這些活動中不僅很好地掌握了單詞的發(fā)音、拼寫等,還激活了他們的思維,讓他們切實感受到學習英語是一件多么快樂的事情,從而為以后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激活兒童化的思維,讓孩子們在笑聲中拓展語言
兒童的思維世界與成人有著本質的不同,那就是兒童思維世界的深度或許不及成人那般成熟和現(xiàn)實,但兒童思維世界的廣度卻是任何成人所無法比擬的,作為英語教師,有責任更有義務為孩子們打開廣闊的思維空間,將孩子們的想象延伸到極點,也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孩子們生命中所蘊藏的潛力,把英語課堂精彩演繹到極致。那么,我們在英語課堂上又該如何激活兒童化的獨特思維呢?筆者認為,關鍵在于“投入”二字,即創(chuàng)設有利的語言教學情境,將學生引入語言交際之中,樂于發(fā)揮自由的想象,生成富有新意的語言,給人以靈魂深處的欣喜和震撼。
教學“現(xiàn)在進行時”這一時態(tài),學生的訓練用語大多停留于課本,即使是源于課堂的語言也顯得十分有限和匱乏,于是我靈機一動,提供了這樣一個句式:I hope Im…now. 學生可以匯報的答案一下子豐富多了,語言也一下子精彩多了,有些答案甚至令人啼笑皆非。可見,學生語言的拓展關鍵在于教師是否提供了有利的平臺。
四、給予人性化的評價,讓孩子們在笑聲中掌握語言
孩子的心靈猶如一塊田地,等待著“夸獎”雨露的滋潤。作為教師,又豈能吝嗇我們口中的贊語呢?適時適機、恰到好處的評價能夠幫助學生及時、正確地認識自己,找準今后努力的方向,更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樂觀地面對今后的學習生涯。英語評價應以尊重生命為基點,以發(fā)展兒童為原則,以人性關照為宗旨,既要能夠讓學生明確自己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又要能夠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上進心,讓學生欣然接受并悄然改之,此乃評價的一大藝術和魅力所在。
教“he和she”時,盡管我強調了多次,但依然有不少學生將she寫成he,我讓他們拼讀she這個單詞,并問:“S.H.E是誰???男的還是女的???”孩子們哄堂大笑,似乎笑我孤陋寡聞,我言歸正傳:“既然大家都知道S.H.E是臺灣著名的女組合,為何又she和he不分呢?小心S.H.E投訴你們?!焙⒆觽冇质且魂嚭逍?,終于明白了我的良苦用心。
“笑容”應當成為兒童學習英語的一種生命狀態(tài),“笑聲”應當時刻回蕩在英語課堂的上空,唯有如此,學生才能徜徉于學習英語的幸福體驗中。
[作者單位:江蘇南通市通州區(qū)東社中學(小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