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芹
隨著課改的深入,教師在素質教育推進過程中不斷地研究教材教法,不斷把國內外一些先進的教育理論運用到教學活動中來,特別是將建構主義、任務型教學理論運用到綜合實踐活動中。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能促使其積極地把所學知識運用出來,并且在活動中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探究水平以及與人溝通的能力。
一、遵循綜合實踐程序,思考活動有效開展
新時期的小學英語教學要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與方法,如,改變以往教授學生單詞、語法以及篇章的授課方式,要在注重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和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英語綜合實踐活動要讓學生實行新的教學方式,讓他們保持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因此,要注意綜合實踐活動的程序,讓學生逐漸適應并喜歡這種英語學習的活動。
1.活動主題要有吸引力
小學生興趣愛好是廣泛的。我們要根據他們不同年齡段的特點組織活動。如,在小學三年級,可以組織學生認識家庭成員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知道如何用英語稱呼家長等簡單的活動。四年級開學初,我們可以組織學生到動物園去觀看動物,讓他們用學到的一些句型,如,What's this,what is that等句型,或者讓學生用英語說出自己喜歡或討厭哪些動物的理由。
2.組建小組合作交流提高
我們在主題的引領下,合理地組建學習小組,可以在老師的指導下,讓每個活動小組的組員根據主題活動制定好綜合實踐活動的方案與計劃,并調動他們相互協(xié)作的積極性,并在活動中根據他們的開展情況,對他們的活動方案合理性進行糾正、調整。
3.有效評價總結促成高效
綜合實踐要達到什么目標,老師和學生都要有足夠的認識。如果在低年級,我們老師可以給學生以中肯的評價;而到了小學高年級,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總結和評價,并能夠說出本小組活動的成果,得出活動中需要完善的地方。如此,提高他們的活動能力與英語學習內容的運用水平。
綜合實踐為學生提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學習機會,使學生潛意識將課堂學習任務與課外延伸拓展相結合,從而提高學生主動探究能力和主動學習意識的發(fā)展。讓學生在自我實踐中,加強交際與運用,使得對英語這門運用語言學習更有興趣。
二、突出活動選題原則,凸顯綜合實踐價值
在開展英語綜合實踐活動時,要注意活動的程序,必須要注意選題的原則。不能只是將課堂教學換一種方式繼續(xù)開展。
首先,在選題時,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做到學與用相結合。但是更要注意開放性原則,即綜合實踐不只拘泥于教材,應更關注學生的生活實際。如,在牛津小學英語3B shopping學完之后,可以在綜合實踐中讓學生進行“購物”活動。當時,我們可以提前告訴學生可能用到的其他一些常見物品的名稱和句型。那么,學生實踐活動就會更有興趣和效果。
其次,活動要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參與興趣。學生因為對新鮮事物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他們渴望表現自我。因此,我們要指導、激勵他們自己策劃、設計活動方案,讓他們動腦、動手、動口、動耳的主動進行實踐,并能在將自己的生活經驗與所學知識結合,從而主動地在實踐中學習、提高。
最后,要發(fā)揮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學習的能力。綜合實踐活動是寓教于樂的一種活動。因此,綜合實踐活動就要讓學生想說,敢說到會說的一種活動,如,我們在學習節(jié)日內容之后,讓學生收集一些西方國家的節(jié)日及習俗進行綜合實踐活動。不但豐富了學生的知識和開闊了他們的視野,還能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
三、關注活動預設與生成,探尋綜合實踐長效
綜合實踐活動中會遇到一些問題。如,在不同國家飲食英語及文化異同的主題活動中,有些學生不怎么感興趣,我們就要進行適當的調整,用“what do people eat in different countries?”進行引導,讓每個學生說說自己喜歡吃的事物等,不斷地調動他們的參與興趣,從而讓預設不斷向生成過渡。當然,我們也可以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進行不同的活動。如,在五年級活動中,根據學生不同的興趣可以在一次活動中揉進系列的小活動:學會辨認物品的所有者;學會根據場景詢問物品的所屬以及英語中對應的表達法;學會如何寫尋物啟事和失物招領等等。讓不同學習能力和層次的學生都能積極參與進來。如此,學生才能在實踐活動中有所收獲和提高。
實踐活動要展多層次、綜合性的開展,讓學生在個體充分發(fā)展的空間中,發(fā)揮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并能有意識地去承擔合作探究的責任,如此不僅能夠全面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方法的效果,而且能夠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形成全面發(fā)展的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洪澤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