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斌 王增成
隨著現代社會生活質量和審美觀念的不斷提高,為了滿足人們生活情趣化的需求,針對現代產品設計提出了精神與物質的完美統(tǒng)一的設計理念,感性產品設計拉近人們之間的距離,并改善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使其達到美化效果。人是有情感的社會群體。現代產品設計發(fā)展至今日已不再是一種單純的物質的形態(tài),不能夠看作是單純的一種物的表象,而應當看作是與人交流的媒介。人們在創(chuàng)造產品功能的同時,也賦予了它一定的形態(tài)。而形態(tài)可以表現出一定的性格,也就如同賦予它以生命力。人們在使用“物”的過程中,會得到種種信息,引起不同的情感,所以設計師應當把產品當作“人”來看待,“推己及人,以人為本”,這里提到的“人”不是泛指的人,而是指產品真正的使用者,依據使用者的體驗進行取舍,因使用者的需求變化而變化,方為設計的最終目的,但是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感性設計論點的出現,讓我們得知,人與物質是可以產生感情的,并可以把這種情感覆蓋在人類的行為活動中,將情感賦予產品,讓產品具有“人的情感”。感性產品設計拉近了人機之間的距離,這就要求設計師要從消費者的心理角度出發(fā)和考慮,在設計上迎合消費者的心理需求,滿足人們的需求。
現代產品設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五世紀開始的文藝復興運動,人性化設計成為設計中很重要的因素得以體現,設計師們提出了“設計以人為本”的口號,開始專注于把人的因素充分融入到設計中去,為工業(yè)社會的形成帶來了適宜的思想和物質土壤。英國的工業(yè)革命,掀起了人類歷史發(fā)展的新紀元,標志著手工業(yè)文明開始進入工業(yè)文明。雖然工業(yè)化的產品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及加快了生活節(jié)奏,但是這種冷漠的人機關系沒有得到良好的處理和解決。工業(yè)產品過于追求標準化的量產,忽略了產品造型裝飾美、形式美的因素,造成了產品缺乏審美情趣與格調品位。這里體現了“匠”這個字在現代設計萌芽期存在的根本問題所在。人們對產品的要求變得更挑剔和苛刻,不僅要求滿足人生理的需求,而且還要滿足人心理的需要?!爱a品自身充滿了情感,而人又是有情感的”,這句話包含了辯證的含義。產品是以物質的形態(tài)存在于人們的生活當中的。如果說在產品開發(fā)設計的過程中,將感性設計因素融入產品中時,那產品就具備了人的情感,不再是冷漠的載體,產品的親和力就會更加的增強,很容易就引起人們的情感共鳴。從而實現以產品形式來達到溝通與情感的交流。這也就是我們提倡的在“感性設計”的理念。人對產品的需求及產品對人的情感是消費者的心理和個性的新需求。這也就是我們提到的“匠心獨妙”的“妙”?!拔牟话垂?,匠心獨妙?!惫湃擞谩拔牟话垂牛承莫毭睢皝硇稳萸擅疃毦咭桓竦乃囆g構思。那么在現代產品的設計過程中如何來把握呢?不可否認的是設計引導和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通過感性產品的設計來拉近人們之間的距離,并改善人們的生活環(huán)境,使其達到美化效果。科技的高速度發(fā)展,為現代產品設計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支持,感性產品有著良好的“親和力”,獨具情感化因素,讓人和產品的交流產生愉悅的心情。事實證明產品給人的第一印象至關重要,應當在和消費者第一眼的親密接觸時,就“心有所屬”,要讓設計的產品具有這樣的效應,就必須讓產品這一物的形態(tài)具有情感,從情感上打動人們,引起人們的購買欲望。
日本的Casio和瑞士的Swatch 突破常規(guī)把感性因素作為設計的重心而大獲成功。對于另個品牌設計定位的訴求不同之處在于Casio卡西歐走的不僅僅是年輕、粗獷形象的路線,而且把功能主義與材料完美結合。在標榜抗震防水的標志性功能外,更是注入多功能原則統(tǒng)一的設計,受到對功能性,技術性有特殊要求的人士的熱捧。腕表不僅僅是記錄時間的工具,它更是一種風格和精神的闡釋,張揚的背光、高科技型材的質感,上山下海,充滿對挑戰(zhàn)的自我標榜,這恰恰是Casio的定位風格。而Swatch確立的消費群體的定位同樣是普通大眾,尤其是充滿活力的年青人,把先進的技術和藝術作品、繽紛的色彩以及炫耀夸張的設計結合起來。品牌的優(yōu)勢定位在價格、品質、創(chuàng)新和時尚的結合上使Swatch表在設計上具有獨特藝術氣息,結構造型也經常出乎意料,讓人不得不贊嘆其構思的巧妙。與Casio品牌理念不同的是Swatch采用五花八門卻又別出心裁的方式來傳遞品牌信息,Swatch在要向世界證明,嚴謹的報時產品也可以色彩繽紛、緊跟潮流。即“年青沖動、興奮活躍、時髦藝術”。這些新款在不同時刻始終如一地傳遞著Swatch的核心品牌信息,時刻把握社會需求的變化可以說消費者的審美觀對現代工業(yè)產品外在形式的設計影響很深。產品功能性已不僅僅是滿足人們使用的需要,而且要滿足人們精神的需要。這些都使得藝術設計產品不但要有與功能相適應的基本形式,還要求在此基礎上進行藝術加工,使得形式既有利功能最大限度的發(fā)揮,又能給人以美的享受。這就要求產品設計師將感性注入產品形態(tài),對產品造型進行性格化夸張,創(chuàng)造出形態(tài)的動態(tài)視覺效果,使人產生強烈的共鳴和震撼。那么如何來實現產品形態(tài)風格的確立?我們來看一個經典的案例:蘋果公司設計的產品可以堪稱是電子產品中的引導時尚科技潮流的風向標,蘋果產品的外觀設計和領先的設計理念絕對可以說是深深吸引著每一個設計人的。任何產品只要打上蘋果的標簽似乎都帶有時尚的氣息。80年代,普通電腦單調的類型形象嚴重的阻礙了計算機進入家庭的腳步,蘋果公司開始確立產品發(fā)展的方將及設計理念和定位。經過充分的準備期后發(fā)展,完全突破常規(guī)的電腦設計概念。于1998年推出的半透明藍色塑料外殼的iMac G3電腦,采用鮮艷的半透明塑料制作,色彩仿佛繽紛的水果糖,半透明的散熱罩和外設精致小巧極具視覺震撼力,打破了電腦原來的刻板、機械的形式,也突破了幾十年來電腦的程式化風格,演繹出時尚與科技完美結合的形象,在市場上大行其道。這個設計立即得到世界各地的認同,變成潮流。隨后蘋果電腦開始出現了高技術、高端的感覺,以及純凈的鈦,鋁等金屬材料色彩,極限主義的設計語匯開始在蘋果新型機型上使用,標志性的白色機身,金屬質感的LOGO,從原來情趣化路線脫離出來。不但色彩改變了,設計造型也改變了,原來那種柔軟、滑潤的造型被直角的、流線型的、極限簡單的風格取代。使得蘋果樹立了品牌的強烈國際形象。
綜上訴述證明了現代產品造型設計,主要強調滿足人和社會的需要,人的感性要更多于理性,從這個角度出發(fā),讓產品這一物質的形態(tài)具有思想性和人的情感。通過感性設計和產品造型的相輔相成,并賦予產品以更多的精神內涵,讓使用者心領神會而倍感親切??傊?,人是有感情的社會群體,產品設計師必須站在人的角度進行設計,學會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謀和人們的消費欲望,讓產品這個物的形態(tài)具有人的“感情”,促進人的交流和溝通,感性產品設計拉近了人機之間的距離,將沒有情感可言的“機械化”產品融入了我們的情感因素,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需求,可以說是感性的產品設計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參考文獻:
[1] 何人可.工業(yè)設計史.2004(07).
[2] 原研哉.設計中的設計.2008.
[3] 王受之.蘋果設計的鋒芒.2007(09).
[4] 張劍.情趣的設計世界.20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