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主持專家
龍迪,資深家庭治療師,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系博士。曾參加首屆中德高級心理治療師(家庭治療方向)培訓。目前在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開設“非暴力溝通與家庭生活”等體驗式工作坊。關于這個欄目
成為父母,婚姻不僅關乎兩個人,更是孩子成長的“背景音樂”。所以,鍛造婚姻,成為新手父母不能忽視的重要課題。本欄目由資深家庭治療師龍迪老師主持。每期她將回應一個從讀者中來的小故事,帶領大家從個人、關系、社會多層面反思婚姻困境,探尋建設婚姻的創(chuàng)意可能。
成熟的婚姻,一定能為孩子提供安全而溫暖的成長空間。如果您在婚姻生活中也有著這樣或那樣的困苦,正在為不知怎樣改善夫妻關系而苦惱,請參與到我們的欄目中。
講述您的故事,展開心靈對談,得到最專業(yè)的幫助!欄目郵箱:1330958467@qq.com
在一般人眼里,上進是個褒義詞,是肯定一個人刻苦努力、追求理想,預示他有實現(xiàn)抱負的潛能。然而,當夫妻中的上進一方讓另一方受苦時,我們就應該停下來,循著上進的
方向定睛瞧瞧:為何上進未能澆灌家庭幸??鞓返姆N子?
朋友家最近正經(jīng)歷煩心事。他們前年結婚,現(xiàn)在孩子不滿1歲。夫妻倆的收入都很一般,但也能過著普通人的日子。朋友的老公是個很知道上進的人,原來我很敬佩他,也羨慕朋友找了個這么知道上進的男人。但是最近我越來越困惑,因為朋友的婚姻、生活都快因為這樣的上進崩潰了。朋友生寶寶前,跟我說她老公想去學EMBA,但她不太樂意,因為寶寶馬上要出生,那個時候交十幾萬的學費不合適,等于把家掏空,萬一有什么事,一點備用的錢都沒有。而且除了工作就是上課,她擔心老公根本沒時間顧得上孩子。她所雖然不指望老公在帶孩子上能幫多大忙,但是希望爸爸和孩子有好的親子關系。她老公因為她的不情愿,很是不高興,說她沒遠見。跟她說錢可以再掙,現(xiàn)在苦一點,將來日子就會好!最后,在朋友媽媽和我的勸說下,她還是同意她老公去讀書了。孩子出生后,是朋友和媽媽帶著,日子過得緊巴巴的,連給寶寶買件新衣服,朋友都要思量很久。有次寶寶生病住院,是我陪著去的,交完醫(yī)藥費,朋友的全部家當就只有50塊錢了,哭得跟個淚人兒似的。我趕緊取了5000塊錢給朋友送過去,但被朋友拒絕了。我覺得她有點兒怪我,畢竟說服她同意老公讀書有我一份兒。
有天晚上,朋友帶著寶寶跑到我家,說日子沒法過了,她要離婚。原因是她老公又報了個班,是去學他們業(yè)內(nèi)含金量最高的一種職稱,說特別有前途。而且,錢已經(jīng)交了,2萬多,是和同事借的!朋友說她還沒聽完,就瘋了似的沖出家門。朋友的老公給我打電話,確認這娘倆在我家后放心了些,但馬上也激動起來,說他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她們,沒想到還會這樣。我為難地和朋友轉(zhuǎn)達她老公的話時,朋友嚷道:“我根本沒覺得他在乎我和孩子,我也不在乎將來怎樣!我只在乎現(xiàn)在我的寶寶能吃好穿好。難道讓我對孩子說:‘你穿不到新衣服,是因為爸爸上學用光了咱家所有的錢!你吃不上好的,是因為咱家要還債!”聽了朋友的話,我也迷糊了,人人都說男人求上進是好事,可為什么這個男人的上進快把朋友的生活都毀了呢?(流星,北京)
生活里,家人需要我們在場,我們也需要家人在場。只有都在一個‘場,我們才能相愛,才有可能為對方提供理解和支持。
專家點評
仔細打量一下不難發(fā)現(xiàn),我們認可的上進,絕大多數(shù)都是追尋目前主流文化中外在標準認可的那種功成名就。在比較、競爭文化中長大的我們,特別習慣于按照外在標準“奔跑”,很難心平氣和地享受與家人在一起的平靜與悠閑。當“上進”這個詞與養(yǎng)家糊口聯(lián)系在一起時,人們更是可以堂而皇之地在追求功名利祿的“奔跑”中,逃離家庭和養(yǎng)育的責任。于是,個人功成名就,家庭分崩離析,已不再是極個別的社會現(xiàn)象。
身心不在,怎會有愛?
不要忘記,只有愛,才能澆灌家庭幸福的種子,而不是上進。愛,首先是由理解構成的。培育相互理解的種子,需要家人經(jīng)常有機會身心同在,一起做些事情,才能相互體諒,增加快樂。也就是說,生活里,家人需要我們在場,我們也需要家人在場。只有都在一個“場”,我們才能相愛,才有可能為對方提供理解和支持。如果一方像來信中的那位老公一樣,一直以上進的名義不停地“奔跑”,就很難與家人身心同在。如果我們大多數(shù)的時間不是陪伴家人,而是在應酬,在尋找潛在的成功,即使偶爾在家,也是身在心不在,滿腦子“項目”“生
意”“升職”……這樣的我們,怎能還關注著妻兒老小的感受和需要?!當家庭中的一員因為上進而“不在”的時候,家人總是有苦難言,因為上進是功力社會衡量一個人的標準,可實際上,我們雖然渴望好一點的生活,但似乎理想中的幸福和好的生活,并不是像現(xiàn)在這樣。其實,上進的那方也會痛苦,感覺委屈和不被理解,不能從家人那里得到寬慰和支持。那些因為上進而得到的榮譽、頭銜甚至金錢,似乎總是不能被家人真正認可。就像那位丈夫,怎么也想不通,為什么妻子不把那張高含金量證書當回事。當家庭中的雙方都在這樣痛苦、掙扎時,怎么可能得到真正的幸福?上進,就是一道暗礁,阻隔了親情、理解、愛和幸福。
當下不好,未來怎會好?
來信中提及的丈夫,說學習、上進是為了將來的日子好,為了妻兒好。我們要知道:如果當下不好,就沒有未來的好!所以,“奔跑”的習慣,也腐蝕著我們活在當下的能力。因為我們沒有機會停下來,去聽聽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聲音,去覺察此時此地自己的身心需要,更不善于覺察和理解家人的感受及需要。久而久之,我們以上進的名義逃離了關懷的本能,拒絕去培育與家人相處的智慧,拒絕對家人有情義和慈悲,也失去了享受天倫之樂的機會。
家庭在不同階段,重點也是不一樣的。有了孩子之后的新家庭,也許真該適時放慢上進的腳步,擴展享受一起照顧孩子的快樂和抱著豐富家庭情趣的能力。至少,上進在這個時候,應該和家庭生活同樣重要,需要平衡。如果一個人在他的整個生命過程中,重點都一樣,
或者永遠分不清主次,那他的生活,一定會是一團糟。不僅是家庭關系,我們對生命的理解,也應該是有變化的。個人的生命價值,不只是從工作中產(chǎn)生的成就,還有為人父母的喜悅;
生活的快樂,也不只是來自于感官的享受,還有內(nèi)心的滿足。所以,照顧小嬰兒,與家人一起做家務,一起帶孩子在大自然里看天高云淡的美妙,都能澆灌我們內(nèi)心真正快樂、和平的種子。與家人在一起的時間,是真正屬于自己的時間,并不是在浪費時間。
當幸福的小船駛過上進的暗礁,其實來自于家庭生活的滋養(yǎng),也能讓我們把更多的平和、領悟、智慧帶到工作中去。那時候的工作,也不僅只是謀生的手段,而是可以用來享受喜悅、培育情誼、實現(xiàn)內(nèi)心最深愿望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