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令權
“那一年,葉圣陶先生已經(jīng)68歲了。當時,他是我國教育部副部長,蜚聲國內(nèi)外文壇的大作家。白天,他有忙不完的工作;晚上,他就在燈光下,一字一句地,認認真真地批改作文。了解了這些,你還覺得這春風僅僅吹到臉上嗎?把你的感受送進去,把那種暖暖的感覺讀出來?!蓖趿嵯胬蠋煹挠H切引導,一如清新的春風拂過,暖暖地潤澤著學生們的心田。在王老師的引領下,學生們一遍遍深情地朗讀,一次次由淺入深地感悟……
一、 在充分自學中長文短教
簡約,是教學的大智慧?!赌瞧G綠的爬山虎》一課相對于四年級孩子來說,是一篇長文。王老師充分信任學生,在課前通過“自學單”布置了預習任務,一是自學理解本課生字新詞;二是概括本課寫了哪兩件事,每一件事中“我”的感受是怎樣的。讓學生在課前自讀自學中,整體感知文本,把長長的課文內(nèi)容概括為兩件事,分別體會“我”的感受。
“文章主要寫了哪兩件事?請簡要概括,不多于15個字。”明確字數(shù),也是對學生概括能力提出的一種要求。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王老師進一步把每件事的內(nèi)容概括成四個字的小標題,事情概括為“批改作文”和“請‘我作客”;感受概括為“春風拂面”和“堪稱楷模”。寫在黑板上,簡潔明了,高度凝練出文章的脈絡。
二、 在深入體會中咬文嚼宇
在整體感知文章的基礎上,王老師出示了“共學提示”——任選一件事讀一讀,哪些詞句讓你有暖暖的感覺,圈畫下來。以此來引導學生品詞析句,咬文嚼字。
“大家發(fā)現(xiàn)了嗎?這段話中有兩個含‘融字的詞語。一個‘融洽,一個‘融化。讀一讀這兩個詞語。在字典中,‘融有三個意思,①固體受熱變軟或化為流體。②調(diào)合,和諧。③流通。選一選,‘融洽的‘融是哪個意思?(第②個)這個‘洽也是一個生字。大家看,加水攪和,就是‘洽,漢字就是這么有意思?!谇ⅲ褪钦f,關系很(密切、和諧、親密)。‘融化的‘融,是哪個意思?(第①個)你常見到什么融化?(冰雪融化)哎,這里就不明白了,文章中說‘我小小的心融化了,指的是什么意思呢?”
學生說:“就是說‘我心里感覺暖暖的,‘我的緊張融化了,‘我被感動了?!崩蠋熣f:“理解了‘融化,再來讀讀這段文字。”
抓好詞句教學是小學閱讀教學的根本,王老師讓學生“咬文嚼字”,進而感悟、體驗、理解葉圣陶先生對作者的關愛,真正把語言文字的訓練落到了實處。
三、 在比較賞析中揣摩順序
“有人說,學語文要長兩只眼睛,一只眼睛關注寫了什么,還有一只眼睛要關注是怎么寫的。我們來看一看,事情和感受,作者是怎么寫的呢?”王老師又一次出示了“共學提示”:三種表達順序,一、事情在前,感受在后;二、感受在前,事情在后;三、感受在事情敘述的中間。小組討論,你們組最欣賞哪一種順序?為什么?
王老師提示同學們,不僅要關注文章“寫了什么”,還要關注“怎么寫的”,學語文不僅要理解內(nèi)容,更要學習表達。
聽完《那片綠綠的爬山虎》,讓人如沐春風。王玲湘老師一課時完成了兩課時的教學,簡約高效。
(作者單位:鎮(zhèn)江市丹徒區(qū)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