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珍
【片段一】
師:同學們,《識字6》這一課我們已經預習過了,自己再輕聲讀讀詞串,注意要求:看清音節(jié),讀準字音;注意讀詞的時候詞兒連讀,詞語之間要停頓,每行之間也要停頓。(生讀)
師:誰站起來,讀給大家聽?(生讀完后,學生提出意見)
生:你詞語之間停頓了,但是老師說,行與行之間也要停頓呢!
生:那我再讀一遍吧?。ㄉ僮x)
生:輕聲zi,你讀成ze了,老師經常強調的。
生:“猴子”。(注意“子”字輕聲)
生:這一次對了!
師:大家輕輕地放下書,眼睛看著老師,(出示“老虎”)你看這個詞中兩個字都是第三聲,自己讀讀,有什么變化?
生:兩個第三聲的字在一起,第一個字要變成第二聲。
師:對!請你讀讀。(生讀)再領著大家讀讀。同學們可以拿出右手,邊讀邊畫畫聲調。
【評析】 上面學生提出的“詞兒連讀”“詞語之間要有停頓”,以及“變調”“輕聲”等問題,學生能聽出來,并提出來,很不簡單。這些問題看來很小,但不可忽視。為了達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必須從這些細微的地方做起。
【片段二】
師:同學們,昨天預習課文時,你了解了哪些不熟悉的動物?下面請拿出資料卡,把你了解到的跟同桌說說。你可以說說它的樣子、特點,也可以說說它的本領。待會兒請你在全班交流。
生:麋鹿的面像馬,角像鹿,蹄像牛,尾巴像驢,脖子像駱駝。
師:你找的這個資料真全,就請你當小老師,向大家介紹。
生:(出示圖片)麋鹿是我國非常稀少的珍稀動物。麋鹿又被稱為“四不像”。因為它的角像——鹿,又不是鹿;面像——馬,又不是馬;蹄像——牛,又不是牛;尾巴像——驢,又不是驢。
師:大家謝謝這位小老師。
【評析】 課前預習時,教師布置學生們學習搜集相關的資料。課堂上再讓他們上臺介紹分享,學生很樂意做這種事。這種搜集的過程,不僅理解了相關的詞語,而且大大激發(fā)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
【片段三】
師:同學們,這一課的詞串我們都理解了,現在我們一起來練習朗讀。請大家拿起課本,看著課文,作為詞串,應該怎么朗讀呀?
(學生七嘴八舌:“詞兒連讀”“要注意停頓”……)
師:你們說得都對!先請你們自己小聲地讀,而后我們全班來一個比賽,看誰讀得最好。(生讀略)
師:同學們,你們發(fā)現這篇詞串,從整體上看就像一篇散文,把我們帶到了一個動物園,讓我們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動物,多有趣呀!現在我們一起來誦讀??纱蠹乙⒁?,誦讀與朗讀可不同哦!大家看看課文,課文共有四行,每行就像文章的一個小節(jié),我們要注意停頓,要有節(jié)奏地讀,你們聽老師讀——(師范讀)
師:我們要一邊讀著這些動物的名字,一邊想著它們的樣子。大家注意:第一、第二、第四行還押韻呢!你們自己先輕聲地讀讀,體味體味,而后我們大家一起誦讀。(生讀)
師:(高興地做著暫停的手勢)你們讀的時候,老師發(fā)現,有許多小朋友都已經會背了。那就請大家放下書,讓我們一起來背誦——
【評析】 詞串教學必須重視讀的訓練。讀必須規(guī)范,首先發(fā)揮漢字漢語拼音的作用,清楚響亮地讀準字音;第二必須注意讀好詞,這些都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的基礎。同時學習詞串,必須引導學生動手動腦,學習搜集相關資料,課上交流分享,這是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學最后階段的誦讀有其特殊的作用,它可以讓課文回歸整體。這樣,那可愛的動物形象和相應的詞語,會鮮活地保留在學生的記憶中。
(作者單位:南京市紅山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