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增天
在作文教學中,學生互批互改,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又可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同時還能減輕教師的勞動負擔,充分體現了“因勢利導”的原則,易于操作。筆者自認為有益,寫下來與同行商榷,也求得指教。
一、操作步驟
第一步,提出明確要求。學生作文寫好交上來后,教師有目的有重點地瀏覽部分作文,了解作文的成敗之處,聯系布置作文時的指導與要求,寫出明確的批改要求。每次側重于評價作文的某一方面,如如何寫好作文開頭,通過閱讀作文材料,簡述作文材料,順勢推出中心論點;如何圍繞一個中心詳略恰當地選材;如何首尾照應地安排結構,聯系首句概括法的應用;如果是寫人的記敘文,人物性格描寫中如何真實生動地突出細節(jié)描寫,敘述事件如何興波瀾生變化(制造懸念、巧設伏筆、設計巧合、鋪陳誤會等)。這樣要求明確的作文,學生易于把握,尤其適合剛剛學習批改作文的學生,以后根據學生能力的提高可以逐漸增加要求,達到綜合化。
第二步,分組評改作文。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組選一個組長,四人一組為宜。教師講明批改要求后,布置學生閱讀作文,先從微觀入手,即注重文章的文字、詞句、段落、標點、修辭,再從宏觀把握,即注重文章的立意、選材、布局謀篇。根據評改要求和自己的理解,在作文本上改出錯字病句,畫出優(yōu)秀的字句段,刪去啰嗦不恰當的字句,寫出相應的旁批、行批,提出肯定或修改的意見,在草紙上寫出相應的修改評語、分數、等級。再由小組成員輪流批閱,組內討論,小組長綜合組員的觀點意見,寫出評語,以備發(fā)言。這里需強調的是,在批改作文前,要指導學生學習評分標準,對評分標準里的具體字句要給學生解釋清楚,學生要會操作。評判一篇作文的等級,尤其是基礎等級分的類別,要以立意、內容、結構、語言、文體為重點,全面衡量,綜合考慮。每篇作文的“基礎等級分”與“發(fā)展等級分”之間,基礎等級分中的“內容分”與“表達分”之間,通常具有一致性。
第三步,小組評改討論。組長相繼發(fā)言,或綜合或舉例,指出文章的優(yōu)缺點。有時時間緊迫,可指定某幾組學生就自己批閱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評述分析。學生發(fā)言最好能舉例說明,從立意、內容、結構、語言及書寫方面分條評述,或者側重某一方面的評述,總之要有理有據。教師要善于捕捉具有代表性、實質性的觀點或意見,板書在黑板上,為學生下一步書寫評語自改作文打下基礎,成為學生互批互改作文的重要依據。對學生評語中言之有理、言之有序的地方,教師要及時肯定,對不當之處要及時糾正,這是因勢利導原則中的“利導”環(huán)節(jié)。
第四步,組長或組員書寫評語。根據學生的評改討論和教師的點撥評判,學生對作文有了全面深刻的理解認識后,在作文本上寫出恰當的有針對性的評語,亮明分數等級。分數等級要明確,如內容20分共計四等:一等(20~16分),二等(15~11分),三等(10~6分),四等(5~0分)。該作文是什么等級學生要明確標明,還有表達和特征的得分等級也都要一一明確標明。此后將作文本返還給學生,允許學生對評改提出意見、疑義,在作者、改者、教師的相互討論中解決評改中遺留下來的問題。
第五步,組長推優(yōu)查漏。寫完評語后,推薦優(yōu)秀作文,教師當堂落實欣賞,有時讓學生談談寫作經驗或感受,教師表揚,鼓勵激發(fā)學生的寫作熱情。課后收齊學生作文,抽查部分學生批改的情況,表揚好的,督促差的,防止敷衍塞責、流于形式。第四、第五步是因勢利導原則中的“提高”環(huán)節(jié),學生通過閱讀批改、討論比較,明確自己作文存在的優(yōu)劣,反省思考后就明確了努力的方向。
二、意義說明
1.激發(fā)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主動性,使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學生互批互改改變了以前教師以個人觀點決定文章優(yōu)劣的局面,學生用自己的眼光、自己的品味去審視他人的文章,會下意識地把他人的文章與自己的文章作比較,自然地分清高下,自覺地學習他人的長處,通過同學的討論、教師的點撥,自覺地縮短自己作文中的差距。而教師批改評講,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從而使學生產生惰性,扼殺了學生的積極性,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2.在參與中培養(yǎng)興趣,學會方法,發(fā)展能力,鍛煉思維。素質教育認為學生要學習知識,但更重要的是發(fā)展學生的能力。在作文互批互改中,在習作者與修改者面對面的討論評判中,能培養(yǎng)學生分辨是非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討論中學生直接表示自己對別人的評判接受與否,使他們的發(fā)散思維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以開發(fā),從而開闊了視野。3.注重實際,突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互批互改的過程中,文章的立意、布局、謀篇、煉字、煉句等寫作能力都可以在反復修改和不斷實踐中得到提高,真正發(fā)揮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性。4.改變了教學觀念,樹立了語文素質教育思想,節(jié)省了教師的勞動時間。
筆者在作文教學中長期堅持這種互批互改的方法,使學生的閱讀分析能力和寫作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實踐證明,這是一種行之有效的作文教學方法。
(責任編輯 陳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