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廣西特級教師黃蔚玲主持的“蔚然”特級教師工作坊開展了“在讀寫結合中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研究,旨在通過在高中語文教學中以讀寫結合方式開展教學,加強學生參與課堂教學的意識,轉變學生的語文學習方式,提高語文教學效率。老師們通過參與課題研究與實踐,更新了教育教學理念,豐富了教學方法,同時也引發(fā)了語文教學方式的轉變,即由傳統(tǒng)的“教師為主”的教學轉變?yōu)橐浴皫熒p主體互動”與“學生間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
轉變學生學習語文的方式,是高中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而實施讀寫結合教學是實現(xiàn)這一理念的有效路徑。《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規(guī)定必修課程通過“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的方式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探究等綜合能力??梢?,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語文教學凸顯其學科特點的需要,也是提升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
一、讀寫結合教學的實踐
(一)利用課堂教學開展語文讀寫結合訓練
高中語文必修課程節(jié)選了很多優(yōu)秀的文學作品,這些文學作品是開展讀寫結合教學很好的資源。比如,學習《竇娥冤》一文,可以這樣設計讀寫結合的教學:先讓學生熟讀課文,了解元雜劇的特點,同時以書面表達的形式分析文中人物的性格特點及人物悲劇的典型意義。在學生展示學習結果后,師生共同討論,并結合課后練習題進行分析,重點探討教學目標“浪漫主義手法的運用”,讓學生感受浪漫主義創(chuàng)作手法的藝術魅力。兩節(jié)課有讀有寫,讀寫結合,學生通過“讀”走進文本,感受文本,通過“寫”表達對竇娥這個人物形象性格特點的認識及其悲劇意義的理解,加深對元雜劇這種文體的認識。整個教學過程師生互為主體,雙邊活動自然展開。學生在探究思考中還提出了較有價值的議題,如竇娥在“滾繡球”一曲中,先是對天地進行強烈的控訴和否定,之后卻在發(fā)三樁誓言時又確信自己的冤情足以感天動地,表達了對天地的“公正性”的期許。利用讀寫結合開展教學,可以激發(fā)并維持學生積極的學習與探索狀態(tài),使學生在學會表達交流的同時,鍛煉寫作能力。
(二)利用課外閱讀開展語文讀寫結合訓練
除了有計劃地教學語文必修課程,教師還可以每周安排一節(jié)課讓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并指導學生養(yǎng)成寫讀后感的習慣。筆者實踐一年多,教學效果明顯:學生寫出的文章文筆優(yōu)美,見解獨到,可讀性強。
(三)利用寫作課開展語文讀寫結合訓練
1.寫前讀,讀有所取,讀有所悟。教學作文指導課,只要不是寫考試作文,教師都可以讓學生在寫作文前翻閱手頭上的資料。比如,閱讀與寫作內容類似的優(yōu)秀作文,或與寫作內容相關的精美文章,或擷取可用于寫作的典型材料,等等。有一次,筆者把一個學生的作文當作范文來品讀時,學生一致認為文章除了富有文采,結構嚴謹外,最突出的亮點是材料豐富。寫這篇作文的學生在談到如何積累作文素材時說,平時閱讀課外書時發(fā)現(xiàn)有好的材料就摘抄下來,寫作前瀏覽一遍,發(fā)現(xiàn)有合適的就用到作文當中。
2.寫后讀,讀出亮點,讀出不足。學生寫完作文之后,教師可以請學生找一找類似的文章來讀一讀,通過對比分析,發(fā)現(xiàn)不足,提高寫作水平。也可以在講評課結束之后,讓學生細讀自己的作文,或拿比自己寫得好的同學的作文來讀,在對比和總結中修改并完善自己的作文,提升寫作能力。一個學生寫完一篇新材料作文《自立者強》后,借了班上寫作能力較強的同學的作文來看,同時結合老師在評講課中的評點,發(fā)現(xiàn)自己的作文存在以敘代議、缺乏分析論證的毛病。于是她壓縮例子,多加闡述、分析,修改后的文章變得出色了。
二、讀寫結合教學的反思
(一)教師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是實現(xiàn)讀寫結合教學的前提
讀寫結合的語文教學方式需要我們重新審視以往的教育教學方法,重新思考語文教學課內與課外的有機結合,重新定位師生在語文學習中的地位,即變傳統(tǒng)的“教師為主”的教學為“師生雙主體互動”與“學生間合作學習”的教學,而教師則應在讀寫結合的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主體意識、問題意識、能力意識與合作意識。
(二)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實現(xiàn)讀寫結合教學的關鍵
讀寫結合教學引發(fā)的“師生雙主體互動”與“學生間合作學習”的語文學習方式的轉變,讓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成為了學習活動的參與者與合作伙伴,閱讀、寫作、討論,成了學生內在的需求,并能主動參與到課內與課外的語文學習當中。當學生由被動學習轉為主動學習時,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濃,也就越能感受到讀寫結合教學帶來的愉悅感和成就感。
(三)創(chuàng)新活動方式是實現(xiàn)讀寫結合教學的有效途徑
創(chuàng)新活動方式是實現(xiàn)讀寫結合教學的有效途徑,它要求學生不斷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使課余生活變得更富有意義,比如舉辦名著欣賞、作文競賽、朗讀比賽等活動。此外,要讓學生在活動中樹立大語文觀,自覺地把讀寫結合的語文學習方式轉化為積極主動的學習行為。
(責編 歐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