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江紅
一、課題提出
“同分異構”是《有機化學基礎》模塊重要的知識組成部分,既要求學生必須掌握和運用所學知識,同時又能考查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迅速計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同分異構體的知識可以說是起點低、思維容量大、綜合性強,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較高。因此,本節(jié)課的重點任務就是讓學生探討、總結、掌握限定條件下同分異構體的書寫方法,并在此過程中提高自己的化學思維能力。那么,如何提高這節(jié)課的效率,讓學生既掌握方法又提高有序、嚴謹的思維品質,筆者的設計如下。
二、設計思路
學生驚嘆。
師:所以我們往往只研究符合一定條件的同分異構體,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限制條件下同分異構體的書寫。
設計意圖:驚人的數字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學生也明白了學習限制條件下同分異構體的書寫意義,也就是“為什么學”。首先,同分異構體就在我們的身邊,對我們的生產生活有很重要的意義。其次,對于大部分有機物其同分異構體數目龐大,所以我們往往只需要研究符合我們條件的同分異構體,這就是我們?yōu)槭裁匆獙W會書寫“限定條件下”的同分異構體,而不是僅僅因為高考要考。這樣的引入相對于之前的設計,更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內驅力,課堂氣氛也開始慢慢活躍起來。
(二)課的主體
1.簡單同分異構體的書寫
(1)分子式為C4H10的一氯代物同分異構體共有 種。
師:在拿到這道題時,解題步驟如何?該如何書寫?
生1:看分子式。
生2:看不飽和度。
……
【方法小結】在書寫同分異構時一般遵循如下順序:
研究分式或結構簡式(碳數、氧數等)→計算不飽和度→確定基本基團→組裝基團
設計意圖:知道了“為什么學”,緊接著就通過師生互動的方式總結出“怎么寫”。而學生在書寫同分異構體時邏輯混亂,缺乏有序思維,容易寫錯寫漏。而所謂有序思維是指分析和解決問題時遵循一定的順序,按照一定的過程和特定的思維線索步步向前推進,直到有效地實現目標。所以筆者從這道較簡單的題目出發(fā),設計層層問題,啟發(fā)學生,總結出限制條件下同分異構體書寫的基本思路與方法,進一步抓住問題的本質,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提高學生對問題的分析與歸納能力。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寫出思維流程圖。
(2)分子式為C4H10O的醚共有 種。
(3)分子式為C4H8O2的酯共有 種。
(4)C7H8O的同分異構體中含有苯環(huán)的有 種。
【投影】展示學生的思維流程圖,如第(2)小題:
4個C 1個O不飽和度=0→4個飽和碳原子一個-O-→C-O-C3(丙基有兩種)C2-O-C2共3種
設計意圖:展示思維流程圖,一方面老師可以了解學生的思維,另一方面學生在書寫、解說自己思維的同時可以使自己的思維更加清晰。在點評過程中強調書寫過程的有序性。
【練習拓展】寫出滿足下列條件的同分異構體結構簡式:
(1)分子式為C4H10的一氯代物同分異構體。(條件:其中水解后的產物能氧化生成醛)
(2)分子式為C4H10O的醚。(條件:核磁共振氫譜中出現兩組峰)
(3)分子式為C4H8O2的酯。(條件:水解后,其中一種產物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4)C7H8O的同分異構體中含有苯環(huán)。(條件: ,結構簡式: )
設計意圖:部分學生在思維的靈活變通性方面存在缺陷,逆向思維比正向思維明顯薄弱。設計本環(huán)節(jié)時筆者又增加了一部分內容,先讓學生熟悉一些常見的限制條件,總結出一般從性質、結構上限制條件的規(guī)律,再讓學生自己書寫限制條件,這樣可以從正向、逆向兩方面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
【過渡】我們已經基本掌握了較簡單條件下
書寫同分異構體的基本思路,現在我們挑戰(zhàn)一下條件復雜一點的同分異構體的書寫。
2.多條件下同分異構體的書寫
【例】 (2009·江蘇)寫出滿足下列條件的D的一種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①苯的衍生物,且苯環(huán)上的一取代產物只有兩種;②與Na2CO3溶液反應放出CO2氣體;③水解后的產物才能與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
【學生活動】在小組內進行討論交流。
【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按照基本思路一步步分析,畫出思維流程圖,展示成果。
設計意圖:以上述高考題為例題,通過對“限制性條件”的解讀,可以加深學生對江蘇高考考試說明的理解;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充分發(fā)揮“兵教兵、兵練兵”的作用,讓學生在交流與合作中學會學習,提高學習的效率。
【過渡】在大家努力合作的基礎上我們完成了這道題,下面我們每個人獨立思考,完成這道自我診斷題,檢查一下自己是否真正掌握了限制條件下同分異構體書寫的基本方法。
【自我診斷】寫出符合下列條件的C的一種同分異構體的結構簡式。
①屬于芳香族化合物;②分子中有四種不同環(huán)境的氫原子;
③能和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④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設計意圖:自我診斷,自我小結。
【小結】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掌握了限制條件下同分異構體的書寫方法。當我們拿到這類題時,我們要先研究分子式或結構簡式,再計算不飽和度,根據條件確定基本基團,最后再根據條件組裝基團。當然解答同分異構體書寫的方法有很多,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希望同學們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能總結出更多、更有效的解題方法
四、教學反思
1.本節(jié)課的設計意圖就是要讓每一位學生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得到發(fā)展,發(fā)展的不僅是知識和技能,更主要是思維方法、思維品質。現在所學的化學知識可能在將來會被遺忘,但思維品質的提升將影響學生的一生。因為只有具有靈活思維的人,才有較強的遷移能力。本節(jié)課的設計,不僅關注要掌握哪部分知識,更注重用什么策略來掌握這部分知識、用什么策略最有優(yōu)勢。同分異構體書寫方法很多,哪種方法最適合“限定條件下”的同分異構體,本堂課要讓學生在實踐中去體驗。因此,這節(jié)課設計出層層推進的幾個重點環(huán)節(jié),促進學生積極生成新的知識體系,讓學生在寬松的氛圍中充分暴露真實問題。教師深入學生當中,與學生進行對話,共同解決這些問題,最終學生掌握了新的方法,思維能力獲得發(fā)展。本節(jié)課的教學設計把知識的有序性和教學方法的有序性進行了結合。
2.賞識效應:馬斯洛的需要層次論告訴我們,人都有被認同、被賞識的心理需求,學生普遍具有渴望被同伴和老師肯定、表揚的強烈愿望。這節(jié)課上,教師時常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很好地順應了學生的這一心理趨向。學生積極參與問題的發(fā)現與解決過程,在合作與對話中彼此分享智慧,感受尊重,體驗學習的樂趣、發(fā)現的驚喜、成功的快意。
3.這節(jié)課教師以習題為主線,通過配合恰到好處的點撥,引導學生一起學習、總結知識,相信大多數基礎好、自覺性好、反應快的學生都可以實現課堂效益最大化;但也可能使少數基礎差、性格內向、不善于交流的學生會跟不上,對這部分學生教師還要多加關注。
(責任編輯 羅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