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晨
上課鈴響了,我剛剛走進教室,突然從教室的東北角傳來一聲尖銳的口哨聲,同學們齊刷刷地看向坐在東北角的王同學。王同學是班級里出名的“壞學生”,成績不好,不守紀律,專門和老師作對。此刻,他坐在那里,若無其事的樣子。四目以對,我看得出他眼里的得意,同學們和我都能確定,就是他吹的口哨,而他卻從容地說“不是我”。同學們轉(zhuǎn)向我,目光里充滿了疑惑、期待。此刻,我該怎么辦?
如果我是執(zhí)教者——眾說應(yīng)急處理之法
泰來縣四里五中心學校 吳鳳友:我靜靜地盯了“王同學”幾秒鐘,跟他進行了一次“心理戰(zhàn)”,卻不讓他洞察出我的真實想法。我仔細觀察他的表情變化,揣摩他的心理活動,卻不去具體處理這件事。課堂時間是寶貴的,不能因小失大。
泰來縣四里五中心學校 張亞琴:遇到這樣的情形,生氣歸生氣,但一定要壓制住心中的怒火,否則,會讓這名同學“壞”的氣勢更強。此時應(yīng)變被動為主動:“這聲口哨是在提示我們應(yīng)該認真上課了,大家說對不對???”這樣不但可以把同學們的注意力轉(zhuǎn)移到課堂上來,還能對吹口哨的同學的自尊心給予最大的保護,盡可能地打壓他的囂張氣焰。之后利用課余時間,找其談心,探其究竟,我想這樣解決效果會更好。
泰來縣四里五中心學校 張軍:我微微一笑,說道:“同學們,我們中國有著悠久的民間文化,有很多的民間藝人,如泥人張、孫叔遠、還有擅長表演口技的藝人,他們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成就了自己的作品,受到稱贊。下面我們用掌聲歡迎剛剛吹口哨的同學為大家表演一下好嗎?”如果該生站出來,我會對他給予鼓勵,讓他表演,用微笑面對他。如果該生不站出來,我會說:“可能這位同學認為自己的表演不夠成熟,歡迎他以后再為我們表演,現(xiàn)在開始上課?!?/p>
泰來縣六三學校 徐娟:我會口氣和藹地說:“同學們,吹口哨其實是一門藝術(shù)。希望這位擅長口技的同學發(fā)揮長處,沿著這條路走下去,爭取走上‘星光大道!但是,吹口哨時要注意場合!”
泰來縣四里五中心學校 張成:對于這樣和老師“叫板”的學生,我會說:“剛才的口哨聲,我們都聽到了,我現(xiàn)在想知道大家的看法。我們來做個民意測驗:反對這種做法的同學,請舉手!”反對的同學一定會占大多數(shù),用這種方法可以促進“王同學”的自我教育。
克東縣第四中學 王海玲:教師的語言和態(tài)度很重要,我會說:“聽到這聲口哨,老師想起自己小時候就想學吹口哨, 可惜直到現(xiàn)在都沒學會,老師真誠地希望這位同學能在課下教教我。也希望同學們能借助這聲口哨吹響我們今天向知識進軍的號角。”然后組織上課。寬容和良性的因勢利導(dǎo)是處理突發(fā)事件的關(guān)鍵,如果我將這件事情刨根到底, 可能不會有結(jié)果,反倒影響整個課堂的計劃,也會使這種矛盾激化。
克東縣第四中學 孫宜生:我不動聲色地說:“同學們,剛剛那聲口哨讓我不由得想起一位與口哨結(jié)緣的人——田柏學。一個在第37屆世界口哨大賽上贏得男子才藝冠軍的年輕人。課后我會把他的故事講給你們聽?,F(xiàn)在,我們上課?!?/p>
他山之石——探究具體解決之道
案例1:調(diào)試課堂上不和諧的音符(富裕縣職教中心學校 管靜)
我的課堂也出現(xiàn)過類似的口哨聲。那次,我剛邁進教室的門,就聽到幾個搗蛋鬼正在直播口哨比賽,十多個男生興致勃勃地分享著,其中有3個同學的口哨聲婉轉(zhuǎn)悠長,煞是好聽,我臨時轉(zhuǎn)換了一下授課內(nèi)容:談?wù)効诩肌?/p>
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討論開了,有人說起聽過的好聽的口哨,有人說起在電視中看過的口技表演,有的同學用手機搜來口技表演的視頻,問我可不可以放出來,讓大家聽聽?!胺虐桑 边@情形若不允許多掃興啊。同學們驚嘆于口技藝術(shù),我也不由得想起《口技》中的一段文字:“‘火起,夫起大呼……”有學生接上:“于是賓客無不變色離席……”還配上了動作,滑稽可愛,大家都笑了。
我隨即又說起發(fā)音部位與發(fā)音方法:口腔、咽喉、胸腔;音色、音準、音高、音強……把自己知道的底子抖落了一番,還即興模仿了一段電影《追捕》中的經(jīng)典對白:“杜丘,你看,多么藍的天哪!”“一直朝前走,不要向兩邊看,你就會融化在藍天里!”同學們聽得很專注,但我馬上意識到他們并不熟悉電影《追捕》,于是我又變成了一只灰太狼:“喜羊羊,等我抓到了你,我第一個就吃了你!”“老婆,你就等我的好消息吧!”有個搗蛋鬼說道:“要說這個,我在行!‘別看我只是一只狼,狼兒的聰明難以想象,要嫁就嫁灰太狼。”搗蛋鬼們也紛紛笑嘻嘻地模仿著。一時間,唐老鴨、大力水手、藍精靈、孫悟空都到了,教室成了兒童樂園。這時下課鈴響了,搗蛋鬼們說:“你們得感謝我們的口哨!”我笑了,說:“要不,下節(jié)課你們接著吹?”“誰吹它呀,太小兒科,我們以后改模仿配音了……”
原來,課堂上不和諧的音符,也可以這樣調(diào)試。
【評析】給“搗蛋鬼”一個出彩的機會(浙江省龍游縣第二高級中學 段云成):面對課堂沖突,管老師充分運用其教育智慧,抓住教育契機,化沖突為有效教育資源,讓人嘆為觀止!
宜疏不宜堵。面對學生“紀律意識淡漠”吹口哨,“不務(wù)正業(yè)”齊欣賞,管老師沒有采取訓斥和懲罰的常規(guī)手段,而是順勢引導(dǎo),以此為主題,課上出新意。
旁觀不如參與。管老師并沒有高高在上,而是走近學生,運用相關(guān)知識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被老師淵博的知識、卓越的能力和寬廣的胸懷所折服。
走進學生生活。從即興模仿《追捕》里的臺詞到轉(zhuǎn)為模仿《喜羊羊與灰太狼》的經(jīng)典對白,這個智慧的轉(zhuǎn)變體現(xiàn)了管老師能抓住學生的真實生活,使學生有所感受,并能夠參與進來。
以生為本。管老師這節(jié)課沒有“上”,但它在為以后高效課堂奠定良好基礎(chǔ)的同時,又讓學生在快樂中獲取了知識,重新認識自我,并懂得了學習的內(nèi)涵。
【評析】不能一味迎合學生(江西省泰和縣第三中學 賴建斌):不可取之一:改變教學目標無目的性。課堂的教學時間是寶貴的,面對口哨聲,我們可以調(diào)整教學,但不能把教學內(nèi)容調(diào)整為無效教學。學生們一節(jié)課都在模仿動畫片的配音,這樣的教學只不過是把個別不和諧的口哨聲調(diào)適為集體的吵鬧聲。不可取之二:導(dǎo)向?qū)σ?guī)范教學秩序不利。我們注意到,調(diào)適的結(jié)果是這種反應(yīng):“下節(jié)課接著吹”。也就是說,由于教師導(dǎo)向錯誤,學生們不僅在本堂課堂而皇之地借口哨鬧騰,還準備在下節(jié)課繼續(xù)進行。長此以往,課堂必然失控。不可取之三:“和諧”中的不合理。少數(shù)同學的違規(guī)之舉,被老師調(diào)適為全班的集體無意識行為。這種和諧方式是以犧牲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利益為代價的,是以混淆學生課堂秩序觀念為代價的,是不合理的。
對課堂上不和諧的事件不能一味地以迎合少數(shù)學生的心理進行調(diào)適,調(diào)適必須有理、有法、有效。
案例2:給你改錯的機會(重慶市巫山縣南峰小學 譚發(fā)禮)
在我板書的時候,不知是誰,吹響了口哨。這種搗亂的行為,除了一飄而過的聲音外,不會留下任何痕跡。
我轉(zhuǎn)過身,孩子們已經(jīng)齊刷刷地把目光投向了森。我尚未開口,森卻開始辯白:“不是我!”瞬時,孩子們好奇的目光齊刷刷地轉(zhuǎn)向我。
“看來!大家都聽見了!”我頓了頓,“我也聽見了!感謝吹口哨的那位同學,他用獨特的方式提示大家要集中注意力!”我微微一笑,接著說,“沒想到,效果還真好!大家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到了一個相同的地方!真不簡單!”我的話讓孩子們都笑了,我發(fā)現(xiàn),森也笑了,但笑得十分勉強,僵局被打破,我沒繼續(xù)糾纏“哨音”,而是繼續(xù)上課。
課堂進入自由朗讀環(huán)節(jié)時,我利用巡視的機會,給森遞了一張小紙條:“并無惡意的哨音,很美,卻驚擾了課堂。你有敏銳的觀察力,請幫我留意哨音來自何處!好嗎?”
下午,森向我舉報,說兩個同學曾經(jīng)有過上課吹口哨的行為。我表揚了他,同時告訴他,只有自己行得端坐得正,給他人提意見或建議時才能做到理直氣壯!他頻頻點頭,若有所思,又若有所悟!
第二天大課間,森在操場悠閑自得地吹著口哨,見到我時,森停下哨音,嘿嘿笑著,很不自然。我拍了拍他的肩膀:“你的口哨吹得不錯!如果利用課余時間多練習,可以參加學校藝術(shù)節(jié)表演呢!”“真的?”他反問時明顯帶著質(zhì)疑?!爱斎皇钦娴?!吹口哨可是一門藝術(shù)呢!”說完,我也試著吹了幾聲。他樂了,說:“沒想到,您也會吹口哨!您的哨音還很好聽呢!”我們都笑了,笑得很開心。
放學途中,我與森邊走邊聊?!袄蠋煟∧娴牟恢雷蛱焐险n吹口哨的是誰嗎?”“當然知道!”“那您為什么不批評我呢?”“你認為批評好?還是給你改錯的機會好呢?”“吹口哨并沒有錯,錯在沒有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和方式。批評也是一樣,如果我胡亂批評,說不定會影響一位藝術(shù)家的成長呢……”我的話讓森笑了,笑得很甜……
【評析】“無痕”的教育(泰來縣第三中學 丁偉):面對森的“挑釁”,譚老師并沒有采取疾風暴雨式的批評教育,而是用幽默詼諧的語言巧妙“埋”謊;紙條傳“情”,期待學生反思“謊”;師生對話,教師機智破“謊”;最后學生主動認錯。整個過程,如高山流水般巧妙、自然,彰顯了譚老師的育人智慧?!盁o痕”式的潤物細無聲教育,是最好的教育!
【評析】教育因和諧而精彩(湖北省棗陽市新市鎮(zhèn)肖莊學校 趙俊濤):面臨課堂的“節(jié)外生枝”,老師沒有深究哨音的來源,而是巧妙地解讀了哨音的作用,打破僵局、緩和了課堂的尷尬氣氛,營造出和諧的氛圍,形成了精彩、動態(tài)生成的課堂。面對森的“否認”,老師既沒有深究其責,也沒有置之不理,而是在尊重的前提下,委以重任——請該生幫忙留意哨音的來源。在和諧的賞識、信任中,學生激發(fā)了自我教育的意識。生活處處皆教育。老師抓住表揚學生的契機,提出建議:在看到別人缺點的同時,也要深省自身的不足。當知錯的學生與老師探討時,睿智的反問使得學生自我反省。而真正撥動孩子心弦的是一句反思式的批評“吹口哨并沒有錯……”
案例3:“導(dǎo)”出來的精彩(泰來縣四里五中心學校 胡淑榮)
又要給“淘氣包”的班級上歷史課了,不知道他又會弄出什么花樣。帶著些許不安,我走進了教室?!袄蠋熀茫 睂W生的問候聲比較齊,只是有一個懶懶的、怪異的聲音夾雜其中。這個熟悉的聲音,一定是“淘氣包”發(fā)出的!雖然我心中不悅,但對于他的“挑釁”,我已經(jīng)“習以為?!绷恕N以啻闻u,可他承諾多,做到少。看來這次也只能等待時機了。于是,我便開始授課。
“同學們,你們對最繁盛時期的皇帝唐玄宗有哪些了解?”我的話音剛落,“淘氣包”以搶答的速度,“唰”地一下站了起來,舉起一只手,大聲喊道:“老師,我不知道唐玄宗,我就知道唐玄奘,他上西天取經(jīng)去了,哈哈哈……”說完一屁股坐下了,教室里的同學頓時哄堂大笑。我一時間不知所措,想發(fā)火,可是轉(zhuǎn)念一想,這樣做,豈不“中計”了?如果置之不理,以后的課堂教學該怎么進行?手足無措間,我下意識地低了一下頭,想理清一下“對付”他的思路,隨意翻了一頁書,正好看到下節(jié)課的內(nèi)容,一個想法馬上冒了出來!我又冷靜了幾秒鐘,心里默念:淡定,淡定!然后微笑著說:“你說得對,在唐朝不僅有皇帝——唐玄宗,也有享譽中外的高僧——唐玄奘。既然你知道唐玄奘,說明你一定很喜歡看《西游記》了,那好,下一節(jié)課我們講《唐朝文化》,到時候請你給大家講一講唐玄奘西天取經(jīng)的故事,好吧?”
不知道是讓老師生氣的目的沒有達到,還是正在醞釀下節(jié)課要講的故事,這節(jié)課,“淘氣包”出奇地“安靜”,沒有再發(fā)起新的“進攻”。
當我講《唐朝文化》時,“淘氣包”果然用他的“故事”博得了同學們的陣陣掌聲!課堂氣氛活躍,那節(jié)課,“淘氣包”也顯得格外聚精會神。不知不覺下課了,我終于在這個班體驗到了成就感。在這以后的課堂上,“淘氣包”不但沒有再次“發(fā)難”,反而興趣越來越濃。
通過這件事,我深深地體會到,作為教師,面對個性不同的學生,要找準切入點,以靜制動,巧妙應(yīng)對。
【評析】注重解決問題的“巧”字(泰來縣六三學校 王永靖):“淘氣包”的行為無疑是想表現(xiàn)自己,引起別人的注意。胡老師的處理方法很機智:沒有當眾批評,而是巧妙地就著“淘氣包”所說,把兩節(jié)課的教學內(nèi)容聯(lián)系起來,瓦解了“淘氣包”的搗亂企圖,緩解了矛盾,使課堂教學能夠得以正常進行。也正因為如此,原本不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變得和諧了。
【評析】恰當?shù)恼故臼谴偈箤W生轉(zhuǎn)化的良方(富??h職教中心學校 管靜):胡老師為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臺,激發(fā)了“淘氣包”的求知欲與表現(xiàn)欲,攪局的“淘氣包”成為下節(jié)課的“故事大王”了,這使他一下子找到久違的成就感。再頑劣的學生也渴望成功,渴望被賞識、被贊美。胡老師正是利用學生的這個心理特點制訂的教育方略。在這過程中,胡老師也體驗到了“久違”的成就感。學生展示,師生雙贏,何樂而不為??!
真實情景再現(xiàn):為自己和學生巧設(shè)“臺階”(泰來縣四里五中心學校 胡志強)
面對當時的情景,我稍有幾秒的遲疑:沒有確定當事人,當堂解決浪費時間,而且還不知道結(jié)果會如何?他可是專門與老師做對??!想到這兒,我若無其事地微笑著對同學們說:“有同學用悅耳的口哨聲提醒大家——上課了。那么,我們現(xiàn)在就集中精力學習新課!”最后一句話我提高了嗓音。目光所至,同學們都會意地微笑了,王同學也強作微笑,不自然地低下頭。于是,課堂教學順利進行。
下課后,我很自然地叫了3名同學,當然了,其中包括王同學,“安排”他們隨我一起去辦公室取作業(yè)本、練習冊。途中,我微笑著對本已不安的王同學說了一句:“你——唱歌——也一定很好聽吧?”他怔了一下:“還…還行”。突然,他叫住了我,說:“老師,我錯了,今天您給我留面子了,您放心,以后我上課絕不搗亂!”我會意地微笑著拍了拍他的肩,就說了一個字——“行”。從那以后,他上課果然一改從前。
當事者感言:教師應(yīng)機智處理突發(fā)事件
這類課堂突發(fā)事件是一種特殊的矛盾,不可預(yù)知。如果處理不當,不僅會影響正常的課堂教學秩序,而且會加大師生矛盾,乃致影響以后的教學。所以,遇到類似的突發(fā)事件,我們先想辦法使課堂教學正常進行,然后再“尋機、尋方法”具體解決,“以絕后患”。
像王同學這樣故意調(diào)皮的“壞”學生,他們聽到的經(jīng)常是批評,遇到的多是不信任,因此常常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而做出一些“調(diào)皮搗蛋”的事來。其實他們更愛面子,自尊心更強,如果在課堂上與之理論,硬逼他們承認錯誤,會促使他們產(chǎn)生逆反心理,與老師對立,那樣,不但教學無法進行,恐怕事態(tài)更不好收場。因此,教師要巧妙地給自己和當事人設(shè)置“臺階”,使矛盾得到緩解,為正常進行課堂教學創(chuàng)造條件。課后也要設(shè)置“臺階”,刻意“尋機”,“借事”讓當事學生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使學生真正發(fā)自內(nèi)心地改過自新。
下期互動話題:舉手不為答問題,這樣的學生怎么教?
小李是個調(diào)皮的孩子,一天,課堂上,我提問了一個問題,有很多同學舉手,包括小李。我當時非常高興,心想,看來小李知道學習了,于是我便讓他站起來回答問題。沒想到他站起來卻說:“我要上廁所!”班級里笑聲一片,遇到這種事情我該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