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鳳池
我們對生活的滿意與否主要受人際關系的狀態(tài)影響,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溝通狀態(tài)。作為妻子和母親的你,平時說的話能算是溝通嗎?
什么樣的溝通是有效的溝通?
怎樣才能通過溝通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想對這些問題了如指掌,不妨先看這兩段話。
第一段
妻子:今晚吃餃子?。。ㄍㄖ恼Z氣)
這時候,丈夫即使心里不愿意吃餃子、特別想吃面條,可能也沒有表達的愿望。因為妻子像傳達上級指示一樣告訴丈夫晚飯吃什么,她的說話方式里就隱含了這樣一個意思:今晚吃餃子,已經(jīng)決定了,你也別多嘴,就等著吃吧。
第二段
妻子:今晚吃餃子?(征求意見的語氣)
丈夫:不太想吃,要不吃面條吧?
妻子:昨晚才吃過面條,今天換換口味?(商量的語氣)
丈夫:行,那就吃餃子。
兩段話最后得到的結果都是吃餃子,但對比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第二段里的丈夫是心甘情愿吃餃子的,而第一段里的丈夫卻是在無可奈何地接受命令。這位丈夫在吃餃子的時候,肯定吃不香。他會覺得自己的意愿沒有得到尊重,甚至根本沒機會說出口。不滿的情緒難免就會暗暗滋長。類似的不滿一次次堆積,長此以往就會出現(xiàn)問題。因此,與家人相處,我們要學會有效的溝通。
如何才能做到有效的溝通呢?
四個環(huán)節(jié)少不了:傾聽、理解、表達、商討。
四者當中,傾聽是相當重要的一環(huán)。無論是教育孩子、夫妻交流還是與老人溝通,傾聽都比表達更重要。真誠的傾聽會讓對方感覺到自己的意志得到了尊重。比如,晚飯自己想做餃子,但又拿不準丈夫的心思,就該問他,而不是直接命令。這樣才能夠給傾聽留出空間,不然上來就堵死了路,讓對方?jīng)]有選擇的余地,話都說不出來,更談不上帶著理解地傾聽對方了。
好的傾聽才能產(chǎn)生正確的理解,表達和商討也很有學問?!白蛲聿懦赃^面條”其實暗示是不愿意吃面條,但是用商量的形式來表達想法,之后對方才會在理解的前提下同意吃餃子。
良好的溝通,它的結果能體現(xiàn)每個人的意志,而不是一種強加于人的東西。糟糕的溝通則是一根筋似的單線條:我就是這么想的,你也應該這么想。這對于他人的人格與自由是壓迫,是無視,更是不尊重。尤其在夫妻的共同生活里,理解是雙方平等互動的一種狀態(tài),如果其中一個長期覺得自己被迫怎么樣,就遲早會出現(xiàn)問題。
商量容易達成“真”一致,命令容易達成“偽”一致。善于有效地溝通,自然而然能夠避免生活中很多的矛盾與爭執(zhí)。
(摘自中華書局出版的《幸?!靶摹睅椭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