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哲 游華玲
生病而導致身體抵抗力變弱時,吃補品提高免疫力;流感肆虐時,吃保健品提高免疫力。在許多人眼中,提高免疫力成為防病治病的一大“良藥”。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呢?
提高免疫力不等于包治百病
“患病要提高免疫力,沒患病時更要提高免疫力?!边@種認識普遍存在,但是否提高免疫力就能防病治病呢?這里存在著一個認識誤區(qū),即把“免疫力”和“免除疾病的能力”兩個概念混淆了。實際上,“免疫力”僅是“免除感染的能力”,是指身體對抗感染性疾病的能力。為了對付細菌和病毒,人體經過長期的進化發(fā)展,形成了專門負責“偵查、抓捕、審訊、判決以及執(zhí)行”等工作的免疫系統(tǒng),防止它們侵入人體,殺滅那些對人體有害的細菌或者病毒。提高免疫力,也許會提高抵御感染性傳染病的能力,但絕不代表能包治百病。
正常人不會免疫力低下
正常人只要注意補充足夠的營養(yǎng)、適時減輕工作壓力、擁有充足的休息和愉快的心情,身體是不會出現(xiàn)免疫力低下的。而正常的免疫系統(tǒng)平時處于一個平衡的狀態(tài),如果隨意通過吃藥來增強免疫力,就會打破這種平衡,影響免疫系統(tǒng)的正常工作。因為在平時,免疫系統(tǒng)為了對付將來不知道什么時候會來襲擊的細菌或者病毒等微生物,需要“儲存”足夠的營養(yǎng)。但一些提高免疫力的補品或藥物往往可能是通過刺激免疫系統(tǒng)而達到所謂“治病防病”的效果,這些刺激會無謂地消耗免疫系統(tǒng)的細胞和能量。等到真正有細菌或病毒入侵時,由于儲備不足,免疫系統(tǒng)反而起不到應起的作用。因此,在身體健康的時候,不需要通過食用補品或者藥物“提高免疫力”,只要保證正常作息和營養(yǎng)供給就可以了。
免疫力是“雙刃劍”
隨意增強免疫力還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嚴重的還可能導致一些自身免疫疾病。免疫力除了抵御外來的細菌或者病毒等微生物入侵,還可能發(fā)生“判斷錯誤”。比如,當“風”和“濕”等損害我們的身體、引起發(fā)炎的時候,身體的免疫系統(tǒng)有可能誤認為是細菌或者病毒的侵襲,進而開始運作,但由于這些病毒和細菌并不存在,所以會誤把組織或者細胞當做細菌或者病毒加以攻擊,人就會得自身免疫性疾病。許多人之所以患上類風濕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紅斑狼瘡、皮肌炎等風濕免疫病,就是因為其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太強了。
而對于正在用免疫抑制劑治療的風濕免疫患者,用所謂“提高免疫力的藥物”時更要小心。風濕免疫病患者用的藥物大多數(shù)都是免疫抑制劑,使得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下降,這樣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就不會那么猛烈地攻擊體內的細胞或者組織,但免疫力降低了也會有引起感染的風險。因此,需要醫(yī)生拿捏好用藥的種類和劑量,既能控制風濕免疫疾病,又不至于引起感染。如果盲目服用藥物“增強免疫力”,可能會干擾醫(yī)生的治療,產生意想不到的后果。由于免疫制劑的應用有比較大的風險,所以患者應在醫(yī)生的監(jiān)控和指導之下應用。
(青蘋果摘自《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