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林肯當選總統(tǒng)首次在參議院演說之前,有一位態(tài)度傲慢的參議員站起來說:“林肯先生,在你開始演講之前,我希望你記住,你是一個鞋匠的兒子。”所有參議員都大笑起來,等到大家的笑聲停止,林肯說:“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我的父親。他已經(jīng)過世了,我一定會永遠記住你的忠告,我永遠是鞋匠的兒子,我知道我做總統(tǒng)永遠無法像我父親做鞋匠做得那么好。”參議院陷入一片靜默。林肯轉頭對那個傲慢的參議員說:“就我所知,我父親以前也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腳,我可以幫你改正它。”
@南方人物周刊:一個合群,愛人人、人人也愛他的人,一定能祛病延年。相信自己有前途,珍惜自己的前途,有勇氣面對將來的人,是會長壽的。
——林語堂
@河南日報:一天,幾個人沖進美國總統(tǒng)麥金利的辦公室,向他提一項抗議。為首的是一個議員,他脾氣很大,開口就用難聽的話咒罵總統(tǒng)。而麥金利卻顯得異常平靜,他知道,此刻作任何解釋,都會導致更激烈的爭吵,這對堅持自己的決定很不利。他一言不發(fā),默默地聽這些人叫嚷,任他們發(fā)泄自己的怒氣。直到這些人說得筋疲力盡了,他才用溫和的口氣問:“現(xiàn)在你們覺得好些嗎?”那個議員的臉立刻紅了。后來,總統(tǒng)開始向他解釋自己為什么要做那項決定,為什么不能更改,這位議員并沒完全聽懂,但他在心理上已經(jīng)完全服從總統(tǒng)了。他回去報告交涉結果時,只是說:“伙計們,我忘了總統(tǒng)所說的是些什么了,不過他是對的?!?/p>
@名人傳記:嚴獨鶴,字子材,清咸豐年間翰林嚴辰的侄孫,“獨鶴”是他早年喪偶后所取筆名。自1914年起,嚴在上海主持《新聞報》副刊筆政達三十余年。嚴獨鶴富民族氣節(jié),且有膽識,有正義感??箲?zhàn)時期,汪偽欲借重他在新聞界的聲望,多次拉攏,均遭拒絕。太平洋戰(zhàn)爭爆發(fā)后,上海淪為孤島,嚴獨鶴堅持宣傳抗日,多次接到內(nèi)藏子彈的恐嚇信,親友為之憂慮,嚴泰然處之,照常握筆為文,以至被日本憲兵司令部傳訊。
@名人傳記:胡亞光是紅頂商人胡雪巖的曾孫、大書畫家戴熙的曾外孫。學養(yǎng)深厚,善詩文,中西繪畫皆精,尤擅速寫人物。1919年,樸學大師章太炎赴杭,講學教育會。章太炎的表弟恰好住在胡亞光家中,就邀胡同去聽講。在宴請章太炎的筵席上,胡亞光即席為章太炎速寫一像,著墨不多,神情畢肖,章太炎大喜,提起筆來,以“東亞之光”四字贈予他。
@稗官野記: 楊森,四川廣安人,國民革命軍陸軍二級上將,民間秘密組織袍哥會舵主。他與鄧錫侯、劉湘、劉文輝、王陵基并稱“川軍五行”;他經(jīng)歷了辛亥革命、護國戰(zhàn)爭、軍閥混戰(zhàn)、抗日戰(zhàn)爭等;他討袁護國,炮擊英艦,保護朱德、陳毅、胡志明,又聯(lián)合吳佩孚,追隨蔣介石。最后楊跑到臺灣,九十歲時娶了十七歲的秘書為第十二任老婆。
@稗官野記: 廖耀湘,1936年以第一名畢業(yè)于法國圣西爾軍校??箲?zhàn)時率中國遠征軍新二十二師在緬北戰(zhàn)場屢建功勛,曾攜手孫立人的新三十八師對南京大屠殺元兇之一的日軍第十八師團予以毀滅性打擊。1944年新二十二師擴編為新六軍,成為國軍五大主力之一。遼沈戰(zhàn)役時廖被俘,1961年出獄,1968年“文革”時在一次批斗會上因遭紅衛(wèi)兵羞辱突發(fā)心臟病而死。
@方子強:民國時期北大工資:校長蔡元培月薪六百元,文科學長陳獨秀月薪三百元,文學教授胡適月薪二百元,圖書館主任李大釗月薪一百二十元,圖書館助理員(臨時工)毛澤東月薪八元。
@方子強: 1915年,蔡元培發(fā)表了《不肯再任北大校長的宣言》:我絕不能再做政府任命的校長,半官僚的性質(zhì),便生出許多官僚的關系,天天有一大堆無聊的照例公文,常常派一些一知半解的官員來視察,我絕對不能再做不自由的校長,思想自由是世界大學的通例……世界哪有這種不自由的大學么?
@歷史塵封檔案: 她寫下英文著作《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在世界引起巨大轟動。她是一個人在戰(zhàn)斗,曾受到日本極右勢力的威脅。她因罹患抑郁癥,用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她的遺愿是拍攝一部關于南京大屠殺的電影,這部電影要有世界級水準,類似好萊塢拍攝的《辛德勒的名單》。她長眠于美國加州洛斯阿托斯市。她是中國人,是真正的美女。她叫張純?nèi)?,她的生命永遠停留在三十六歲。
@潦寒:勃列日涅夫謹小慎微,沒有現(xiàn)成的文稿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的翻譯蘇霍德列夫每次都要將翻譯完的文稿交給勃列日涅夫,而且還要標出需要讀的地方。在勃列日涅夫與美國總統(tǒng)卡特會晤時,勃列日涅夫大聲問蘇霍德列夫要不要繼續(xù)讀文稿,結果弄得全場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