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保孜
朱德除了打球,還喜歡下象棋,無論走到哪里,他的警衛(wèi)員的軍用挎包里總是少不了象棋,一有時間就擺上一盤。他長期的對手是彭德懷。
只要一上棋壇,大家的官兵身份就消失了,下象棋有時更像是打“群架”,“戰(zhàn)場”早已超越了兩人世界,變成兩個群體的集體戰(zhàn)爭。朱德性情溫和,大家敢隨便替他當家,碰到朱德總司令下錯一步,身邊的人會異口同聲喊“臭棋”,甚至警衛(wèi)戰(zhàn)士會把手伸進棋盤,替棋主走一步,如果是絕妙的棋步,朱德會很開心,雙手像摩挲健身球那樣摩挲著繳來的棋子,用得意的眼神看著彭德懷,意思是說,繳械投降吧!彭德懷這時一聲不吭,緊鎖眉頭想轍。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身后“高參們”已經(jīng)找到一條死里逃生的路子,膽大的就趕緊替彭總走出棋子,可這只多事的手會立即遭到彭德懷的重擊:“拿開,我早就看出來,不要你多事!”彭德懷邊說邊把棋子放回原處,然后自己重新走,盡管這一步還是別人剛才幫著走的那步棋,但他就是要親自走,而不讓其他人包辦。
如果是有人替朱老總走了一步臭棋,更多的手會將這個棋子擺回原處,這時高聲叫的該是彭德懷了——放下,不許悔棋!
……
隨著歲月的推移,他們的棋盤從戰(zhàn)場的山坡上擺到和平年代的方桌上。就連彭德懷從朝鮮戰(zhàn)場幾次有限的回京時間里,都忘不了和朱德對弈一把。
有時朱德去爬山也忘不了約上幾個下棋的老戰(zhàn)友同行,爬山前,幾家警衛(wèi)們會不約而同地準備了行軍床和象棋。他們經(jīng)常是爬一路下一路,而且是不服輸爭論了一路。如果爬山者中間有彭德懷,有鄧小平,那山可就爬出特色了。爬山爬到半山腰,大家漸漸放慢腳步,心照不宣地坐了下來,警衛(wèi)們也不需要首長吩咐,知道他們要“擺戰(zhàn)場”了,就支起行軍床,拿出馬扎,擺好棋盤,一場“鏖戰(zhàn)”在高山密林中拉開了序幕……這張照片(侯波攝)就是朝鮮戰(zhàn)爭結束不久的1953年秋天,在北京十三陵,朱德(左二)和彭德懷二人在行軍床上對弈的場景。照片中,二帥相持不下,而一旁的鄧小平等則細觀不語。
如果朱德和彭德懷這對老棋友出現(xiàn)爭執(zhí)不下的情況時,站在一邊觀戰(zhàn)的鄧小平就會出來當裁判,主持公道。對于鄧小平的裁定,朱德一般比較服氣,不過彭老總卻要剜“裁判”一眼,給自己找個臺階:“小平同志,看你面上,讓他?!?/p>
朱德與彭德懷在這特殊的戰(zhàn)場上,常常是從上午鏖戰(zhàn)到黃昏日落,才收攤下山。
他們相識相知了幾十年,好像有一盤永遠沒有下完的棋,永遠沒有開始,始終沒有輸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