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如靜
摘 要:報紙和雜志是兩種相對獨立的傳播媒介。在我國近代新聞史上,報紙和雜志的界線甚為模糊,沒有明顯的特征把報和刊區(qū)分開來。改革開放30多年來,報紙的經(jīng)營理念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新聞業(yè)務取得了極大的創(chuàng)新。與此同時,媒體市場的商品化所帶來的媒體競爭,也極大推動了新聞業(yè)務的創(chuàng)新,表現(xiàn)為主體意識、展示意識以及推銷意識的增強。
關鍵詞:平面媒體;報紙;雜志
一、平面媒體中報紙和雜志的共同特性
1.平面媒體內容權威性較高
平面媒體信息具有深入性和思想性,因此權威性較強。深度是平面媒體最大的特征和優(yōu)勢,深度新聞報道能夠體現(xiàn)新聞的核心價值和終極追求。有深度的信息需要深入地思考、調查、研究、實驗、論證,這樣的信息只有通過“精耕細作”才能獲得,也只有較長運作周期的平面媒體才能夠與這樣的傳播時限匹配起來。
平面媒體最重要的特點是它不可替代的思想性。平面媒體的思想深度主要體現(xiàn)在時評和言論上,平面媒體的輿論導向尤有分量。在“視覺文化”的媒介時代,當人們將認識真相的權利轉交于媒體時,會丟失判斷和思考的能力,此時媒體的權威性就變得非常重要。人們需要“主導性”的思想和文字帶來意識上的認同。平面媒體不會過多注重視覺性,也不會轉瞬即逝、難以考證,權威性及公信力是平面媒體的立身之本。同時,平面媒體的權威性還體現(xiàn)在與其他媒介的關系上,主流平面媒介通過為其他媒介設置議程以產(chǎn)生“共鳴效果”。
2.平面媒體信息的保有性和留存的永久性
平面媒體信息的保有性,實際就是對媒體所載信息的占有和控制。平面媒體這種有形的存在和被占有,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可以提供一種形式化的精神體驗。比如雜志,有形的書本無疑是閱讀體驗的一部分,它具備在線閱讀或有形電子書所不能具備的讀者感受。這樣的保有性,也使得信息載體的獲得并不一定與信息的獲得同步,就像我們購買一本圖書,并不用立即去閱讀,同時不用擔心這樣的信息之后就無法尋找了。
平面媒體消息具有留存的永久性。平面媒體以一種穿透時空的力量,充分發(fā)揮了其特有的保存價值優(yōu)勢,讓歷史真正指引未來。
3.平面媒體信息的閱讀性
閱讀性是一種要求較高的文化訴求,也就是說,平面媒體的信息內容是更具備閱讀特質的。表面上,文字具有文學性,具有美感,具有“錘煉”后的形式感;內質上,也更具備思想性、邏輯性和體系化的特征。如果說深度是平面媒體的信息內質,那么閱讀性就是平面媒體的信息外顯。無論文學作品,還是議題論述,對于語言掌控能力的要求都是很高的,文學性與邏輯性是最明顯的訴求。同時,文字的美感還可以通過“詩性”表現(xiàn)出來,那種跳躍的、間斷的、異化的思想表達是詩歌的特殊質感。同時,平面媒體對于圖片的美學要求也是更高的,精致的、獨特的圖片也是平面媒體的品質體現(xiàn)。
二、報紙和雜志的區(qū)別分析
1.報紙和雜志的內容設計
(1)報紙的內容設計:外觀設計欠佳,且質感較差。
(2)雜志的內容設計:外觀設計精美,較受大眾歡迎。
2.報紙和雜志的傳播方式
報紙的傳播方式是非常及時的,可以在第一時間將消息傳達給受眾,時效性非常強。而雜志的傳播方式并不及時,往往要一到兩個星期才會出一期,并不是即時消息。報紙和雜志是兩種相對獨立的傳播媒介。報紙是“一種以刊載新聞為主的定期連續(xù)向大眾發(fā)行的出版物”,它的特征在于出版周期短、時效性強、信息量大。而雜志是“有固定刊名,以期、卷、號或年、月為序,定期或不定期的連續(xù)出版物”,它的操作模式是將所提供的內容模塊化,分類清楚,標簽明白。與報紙相比,雜志的特點體現(xiàn)在:第一,雖不及報紙迅速及時,但對現(xiàn)實的反映更加深刻;第二,雜志對生活的反映更加系統(tǒng)、更加全面;第三,在內容方面,報紙以提供新聞為主,而雜志則以提供觀點和知識為主。
三、關于平面媒體中報紙和雜志的未來
紙質媒體仍然應該是報紙、雜志的主要物質形態(tài)?,F(xiàn)在有些地方過分強調辦電子報刊、報社,并且把過多精力分散到辦電子報刊上,這導致了報紙水平的下降。電子報刊有很多不足,它的發(fā)展還受制于一個重要因素——家用電腦聯(lián)網(wǎng)率。就目前來看,并不是所有家庭都能上網(wǎng),并不是所有家庭都會接受并閱讀電子報刊,電子報刊的潛在受眾非常有限。與其將大量人力、物力投入到電子報刊上,還不如以紙質媒體為基礎,進一步提高報紙水平。
我們要牢牢把握住報道新聞這一報紙的基本職能,切實改進報道方式,轉變新聞觀念。具體來說,有兩種報道值得重視:一是獨家新聞。只要有高質量的獨家新聞,報紙就會在新聞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二是深度報道。電子媒介的報道是迅速、及時的,這成為它的優(yōu)點,同時也是它的缺點,因為這樣的報道是簡括、平面的,難以揭示新聞背后的東西。而報紙的長處就是能夠提供深度的報道。本世紀以來,西方報紙發(fā)展歷程表明,獨家新聞與深度報道是報紙與電子媒介競爭的有效武器。雜志則應充分發(fā)揮其權威性及公信力的優(yōu)勢,深刻全面地反應現(xiàn)實生活,向讀者提供具有思想性和知識性的文章,這也是平面媒體的立身之本。
參考文獻:
[1]李良榮.新聞學導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2]陳仁鳳.現(xiàn)代雜志編輯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