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發(fā)林
摘 要:素質教育是一種長遠戰(zhàn)略,更是一項宏偉目標,它不是全面發(fā)展幾個簡單字的融合,更不能用音體美來機械描述,它的精神內(nèi)涵:一是人的品質修養(yǎng),二是人的技能操練,三是人的個性發(fā)展。對于農(nóng)村學校來說,要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并真正落到實處,應著力解決好五個觀念的轉變。
關鍵詞:家庭觀念;學校觀念;教師觀念;學生觀念;評價觀念
一、家庭支持觀念,開展素質教育的前提
原來的學生手冊是學校與家庭雙邊聯(lián)系的紐帶,在推行素質教育后,學生手冊已被學生素質報告單所取代。原來家長一味地看孩子分數(shù),看操行評語,而如今的學生素質報告單側重點恰恰相反,如此的變化與突然,家長是否理解、是否接受、是否支持,是學校全力開展素質教育的前提。因為,只有家長理解、支持,才會把孩子放心地交給學校,并認同學校的教育成績和教學質量。只有這樣,生源才有保證。有了生源,學校就有了生命力,也只有這樣,才能辦成一所家長放心、社會滿意的學校,素質教育才能得以順利的開展。
二、學校管理觀念,開展素質教育的主旨
素質教育的執(zhí)行者是學校,操作者是教師,受益者是學生,學校的一系列管理體系直接左右著素質教育的開展與落實,所以,學校應從管理制度中去規(guī)范、去約束操作者去執(zhí)行素質教育,通過各種途徑來培養(yǎng)一批骨干教師,使他們擁有精良的業(yè)務能力和過硬的教學水平,能滿足素質教育的需求,同時開足開齊各門功課,取消主副課概念,重視學生的技能訓練與個性發(fā)展,制訂科學合理的教學計劃,并能有一套科學完整的獎勵與評價體系,激勵與督促操作者落實素質教育。這樣,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才會有的放肆,照章遵循,素質教育才能全面啟動和正常開展。
三、教師教育觀念,開展素質教育的中心
素質教育的成敗歸根結底要看教師,特別是教師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手段,直接左右著教育的出發(fā)點與落腳點,只有教師改變原有的傳授式、主角式等教育手段,改變檢查與檢測的側重點,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育方式,以學生為主體,采用參與合作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動手動腦的機會,提供鍛煉技能的平臺,樂中求學,學以致用,把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滲透進去,素質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實處。
四、學生學習觀念,開展素質教育的靈魂
傳統(tǒng)的學生學習觀念簡單來說就是學生聽、記、背、考。結果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不是高分低能,就是書呆子,聽起來頭頭是道,做起來行行不入,要談素質簡直就是一句空話。
傳統(tǒng)的學生理想就是考個好學校,將來有工作,有飯碗,而學校在選擇學生的時候恰恰是分數(shù),這無疑助長了學生對分數(shù)的片面重視,淡化了學生的素質,扼殺了學生個性的發(fā)展,導致素質教育開展起來困難重重。
如今,只有打破被動式、接受式的學習觀念,還給學生學習的主動權,提供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養(yǎng)成學生自覺學習和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與分析問題的能力,素質才能得以發(fā)展和提高。所以,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改變學生學習觀念是落實素質教育的靈魂。
五、上級評價觀念,開展素質教育的保障
在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型的今天,上級主管部門應及時改變對學校、對教師的評價理念與評價體系,這是落實素質教育的保障,只有在評價體制上不以成績論英雄,不以分數(shù)選學生,才能徹底擺脫應試教育,素質教育的鐘聲才能真正敲響,學校才能主管學生素質,教師才能主抓學生素質,學生才能主煉基本技能。
總之,素質教育猶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它不是僅靠政府幾個文件就能實現(xiàn)的,也不是用音、體、美簡單武裝起來的,而是一種教育變革,它體現(xiàn)在學校的教育理念、課程體系和教師的教學手段、教育方法等方面,以拓寬學生科學文化知識為基礎,以培養(yǎng)學生技術能力與創(chuàng)新意識為目的,使每一位學生的個性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正因為它是一種變革,所以,全面推行和落實素質教育就顯得困難而艱巨,任重而道遠,轉變家庭觀念、學校觀念、教師觀念、學生觀念、評價觀念是順利開展素質教育的必由途徑和成功保障。
(作者單位 甘肅省環(huán)縣許家河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