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紹芬
1985年11月中旬,我有幸陪同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的習仲勛同志,在江西老區(qū)井岡山、寧岡、遂川、贛州、興國、瑞金等地視察了九天,耳聞目睹了仲勛同志對老區(qū)人民的熱愛之情,切身感受到他為加快老區(qū)建設,改善老區(qū)人民生活那種求真務實的作風和爽朗真誠的性格。
那年6月,我剛當選為中共江西省委書記。當時,在中央領導下,全省上下正在熱氣騰騰地貫徹中共江西省第八次黨代會的精神,為大力促進江西省的改革開放,特別是盡快改變江西老區(qū)的面貌,展開頑強拼搏。8月下旬,在全省老區(qū)工作會議上,省委提出了對老區(qū)實行“減輕、放寬、搞活”的政策,大力發(fā)展生產,發(fā)展橫向經濟聯系,加快老區(qū)建設步伐,全面振興江西經濟。接著,全省組織了1.2萬多名干部奔赴老區(qū)進行調查,展開了解放以后第二次大范圍、大規(guī)模的深入基層調查研究的大舉措。在這樣的時刻,仲勛同志來江西老區(qū)視察,使我們感到不同尋常的振奮和親切。
11月14日,仲勛同志到達南昌。顧不上消除旅途的勞頓,立即看望了楊尚奎、白棟材等老省委書記,然后仔細聽取了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匯報,對不久前召開的全省老區(qū)工作會議情況,以及會議前我去興國、瑞金、石城、廣昌等地調查研究的報告,聽得十分認真,不時提出一些問題。他那神情,似乎已經置身在老區(qū)了。
果然,一聽完匯報,他便急迫地說:“走,明天一早就出發(fā)!”
11月15日早上8時,我們便乘車向井岡山進發(fā)。
盡管已經入冬,江西大地上還是一片綠色,陽光照得車里暖洋洋的。仲勛同志是第一次來江西。他神情貫注地眺望著前方道路兩旁的山山水水、村莊道路,以及在田里冬種的人們,不時側過臉來,向我詢問一些情況。我說:“仲勛同志,昨天你累了一整天,今天又要坐八九個小時汽車。你就在車上小睡一會兒吧?!?/p>
“不,不用??纯赐饷婢吧?,聊聊天,就是很好的休息。”
他依然望著車外,臉上露出深思的神情。沉默了一陣,他說:“紹芬同志,我看你們在省第八次黨代會上確定的老區(qū)建設的方針、目標和措施都很好。不錯,江西搞好老區(qū)建設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江西是毛澤東同志領導創(chuàng)建的革命根據地,是二萬五千里長征的出發(fā)地,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最后奪取全國勝利,是從江西開始的。江西老區(qū)人民為革命作出了重大貢獻和犧牲。你們不是有個統(tǒng)計嗎,在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江西省……”
“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區(qū)是蘇區(qū),人口占全省的二分之一?!蔽艺f,“那時候,黨在江西先后建立了中央蘇區(qū)和6個省蘇區(qū)、110個縣蘇維埃政權。全省有名有姓的烈士就有25萬多人,占全國烈士總數的1/6。不知姓名的烈士就更多了。那時,江西的人口幾乎劇減了一半?!?/p>
“是啊,特殊的重要意義就在這里。江西老區(qū)的經濟搞得好不好、群眾生活狀況如何,對國內國際都有重大影響。你在匯報的時候,有一句話我印象很深?!敝賱淄净剡^頭來望著我,“你說,‘解放30多年了,在埋著烈士忠骨的土地上還存在目前這種貧困狀態(tài)。對此,每個共產黨員、每個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都應當感到不安!”
“這是我們省委一班人的共同認識。”我說,“解放后,江西老區(qū)人民的生活有了明顯的改善,但是由于多種原因,至今還有364個貧困鄉(xiāng)、520多萬貧困人口,其中有50多萬特困戶。想到這點,大家心里都很不安!”
“對,應該感到不安。”仲勛同志輕輕說,聲音里充滿了感情,“要加快老區(qū)建設的步伐,不抓緊改變老區(qū)的貧困落后面貌,我們對不起老百姓啊!”
我們的車子急速地向井岡山奔馳。從南昌到井岡山的公路上,有好幾處路段正在翻修。這些地方,道路變得狹窄泥濘,凹凸不平,車輛行駛不暢,常常發(fā)生堵塞現象。
車子的行速減慢了。在我們前面開道的警車不時鳴響警笛,常常從車上伸出兩面紅旗左右揮動,指揮過往車輛注意讓道。路旁施工的民工和行人、來往車輛上的人,都把目光投向我們這個車隊。
仲勛同志望著這個情景,臉上的神色變得嚴肅起來。
“怎么能這樣呢?”他轉過臉來對我說,“他們拉著警笛,兩面紅旗左右開弓,這樣會嚇著群眾,也可能會把過往的車輛擠到溝里去的。不要因為保證我們趕路,影響老百姓的正常通行。”
我向仲勛同志作解釋。他聽著,眉頭逐漸皺了起來。
“你們往日下鄉(xiāng),也這樣警車開道嗎?”
我笑著說:“我的車是上海牌,神氣不起來?!?/p>
仲勛同志笑了。
“那好。請你告訴前面警車上的同志,他們后面車上坐的不是老爺,不要動輒八面威風。我們是來給老區(qū)百姓辦事的,不能給群眾添麻煩!”
“現在停車,反而會造成堵車?!蔽彝胺角闆r說,“走過這段路,前面就是新干縣城。一到那里,我就跟他們說?!?/p>
他沒有作聲,但我明顯感到他的焦慮和不快。我更是感到局促不安,但當時的通訊還沒有現在這樣發(fā)達,只好叮囑我們車上的司機不要過于占道,影響其他車輛行駛。
過了好一陣子,我們的車子總算在新干縣城停下了。我還沒有來得及下車,仲勛同志便下車快步直向警車走去。我趕緊跟上前去。
“同志,你們不要再像剛才那樣,又鳴笛又揮旗?!彼鷼獾卣f,“你們這樣一弄,來往行人和過往車輛都要趕緊躲避,萬一他們的車翻到溝里去怎么辦?你們保證我的安全,我很感謝,但也要考慮群眾的安全嘛!大路朝天,各走半邊。我們不是老爺啊!”
我上前對警車上的同志說:“請同志們注意一下,往后路程上,盡量不要鳴警笛,也不要揮旗,保證安全,注意影響?!?/p>
警車上的同志接受了意見。
車子又向前開了,果然再沒有出現“鳴鑼開道”的情景。
“這就對了?!敝賱淄灸樕下冻隽藢捨康男θ荨?/p>
“多好的老區(qū)人民??!”
中午,在吉安略事休息,傍晚時分,我們的車子開上了井岡山。晴朗的冬日,天特別的藍,夕陽把蒼翠的山嶺染上了一層金色。車子在郁茂的樹叢間盤山而上,也有一種“躍上蔥蘢四百旋”的氣勢。
土地革命戰(zhàn)爭期間,長期戰(zhàn)斗在陜甘邊革命根據地的仲勛同志,此刻置身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井岡山,顯得特別興奮。和在南昌一樣,他不顧旅途的辛勞,第二天一早便開始瞻仰革命遺址,看望老紅軍和老赤衛(wèi)隊員以及烈士后代,召開座談會調查研究。井岡山革命歷史博物館、紅軍烈士墓、黃洋界哨口、茅坪八角樓、礱市朱毛會師地、三灣改編舊址,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那天,我們陪同他瞻仰大井毛澤東同志舊居。在舊居后面的兩棵樹下,他久久佇立,不舍得離去。
那兩棵樹,一棵是海羅杉,一棵是柞樹。當年,毛澤東和朱德經常在樹下,觀看紅軍官兵操練。1929年1月底,兩棵樹和毛澤東舊居一起被敵人燒毀??墒?,紅軍打回來以后不久,幾場春雨,這兩棵樹奇跡般地萌芽復活了,而且長得枝繁葉茂,四季常青。因此,井岡山上的老百姓稱它們?yōu)椤俺G鄻洹薄?/p>
仲勛同志久久注視著這兩棵常青樹。他摸摸堅實的樹干,望望那青翠的枝葉,無限感慨地說:“真是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p>
“井岡山上的群眾,對這兩棵樹有著特別的感情?!幕蟾锩校@兩棵樹再次被毀,可是‘文化大革命后又復活了?!蔽艺f。
“中國革命能夠勝利,靠的就是群眾。”仲勛同志說,“是他們和無數革命烈士的鮮血,澆灌了革命的常青樹。”
在井岡山上,仲勛同志這種對革命先烈和革命群眾的強烈感情,一直感染著我。
一天,他會見了王佐和袁文才烈士的后代。
“紹芬同志,我們一定要常常把烈士家屬的疾苦放在心上?!彼麌诟牢艺f,“把老紅軍、老赤衛(wèi)隊員和烈士家屬的生活安排好,讓人民放心,讓黨中央放心,讓烈士在天之靈得到安慰?!?/p>
沉默了一會兒,他又說:“王佐和袁文才兩位同志,雖然不是犧牲在國民黨的槍口之下,但他們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建立是有很大功勞的。對待他們的親屬,也要像對待所有的革命烈士親屬一樣!”
在走訪井岡山老赤衛(wèi)隊隊員的時候,我向仲勛同志講了這樣一件事:有一次,吉安地委領導到井岡山了解群眾的生活情況,來到一位老赤衛(wèi)隊員的家門前,卻見房門緊鎖。有人告訴他們,老人聽說上邊領導要來,一早就躲出去了。因為老人家里很窮,怕上邊領導看了心里難過,老人覺得還沒有靠自己雙手擺脫貧困,對不起領導。
“聽了這件事,我心里真是難以平靜?!蔽覍χ賱淄菊f,“解放30多年來,井岡山上有些老百姓還沒有過上好日子,哪里是他們對不起領導,是我們對不起他們??!后來,我在許多場合都說,不能忘記他們啊,忘記他們就是失職!”
仲勛同志聽了說:“對,任何時候都不能忘了他們。多好的老區(qū)人民啊!”
從井岡山上下來,在通往興國縣的路上,小車沿著曲折的山道,從一個個小村莊旁邊駛過。他注視著這些村舍??吹揭恍┬律w的磚瓦房,門前兒童嬉笑奔逐,屋檐下掛著大紅的辣椒串,一片祥和寧靜的景象,他的臉上便浮起了笑容;看到有的小村子房舍破舊、屋場臟亂,他便問這是什么地方,生產狀況如何。
車行幾個小時,我們來到了興國縣城。我向仲勛同志介紹說,當年作為蘇區(qū)中心的興國縣,23萬人口當中,有8萬人參軍參戰(zhàn),有2.3萬多人英勇犧牲,相當于長征路上每一里路就灑下一名烈士的鮮血。這里出了50多名將軍。這些年,興國縣的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雖然有了提高,糧食基本能夠自給了,但是還沒有改變貧窮落后面貌。從1981年到1983年3年的調查統(tǒng)計,每年人均純收入在120元以下。水土流失特別嚴重,《人民日報》曾報道說,興國已經出現了黃土高原現象,如不抓緊治理,興國就要“亡國”,它的鄰縣寧都就要“遷都”。這些年,在中央有關部門支持下,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治山育林,治理水土流失,雖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但難度很大。
仲勛同志說:“你們如實匯報情況,很好。在出發(fā)前,我已經講過,這次下來,希望能夠真實地了解老區(qū)的現狀,一定要堅持實事求是,不回避矛盾,不掩蓋矛盾,有一說一,有二說二,有喜報喜,有憂報憂。只有這樣,才能弄清老區(qū)貧困落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我們在工作中還存在哪些問題。情況明,決心大,辦法也就多,步子才會快?!?/p>
我請仲勛同志放心,我們一定會按照他的要求,讓他了解這里的真實情況。這一點,出發(fā)前我已經叮囑過各地一定不能只報喜,只安排看先進的和好的,必須要將中等的和差的都請仲勛同志視察,絕不能弄虛作假。不料,盡管這樣,也還未能完全達到他的嚴格要求。
這一天,我們一行來到一戶村民家里。戶主是村里的兼職會計,是個黨員,聽說黨中央領導同志來了,十分興奮,把磚瓦屋廳堂打掃得干干凈凈,并按當地接待貴客的習俗,在堂屋桌子上放了四個碟子,裝著土產:一碟薯片,一碟腌生姜、一碟金橘、一碟花生。
我陪著仲勛同志走進了這戶農民家里,一看就明白了,這大概是當地要給我們看的“好中差”里的“好”的典型。
仲勛同志一看這景象,便轉身走了出來。
我和其他陪同的同志都感到奇怪:在別的農戶家里,仲勛同志態(tài)度親切,問長問短,噓寒問暖,有時掀開鍋蓋看看,摸摸被褥厚薄,和老百姓親切交談,只是到這一戶人家,怎么轉身就走了呢?
“這一家我就不看了?!彼呑哌厡ξ覀冋f,“我看這戶早有準備,就不必看了。我早說過,你們事先安排好了讓我看的,我不看!”
事后我了解到,這位會計一家,在村里確實情況比較好。當地干部也確實事先給他打了招呼,所以出現了上述的情景。
幸好,這樣的事后來再也沒有出現。
瑞金,當年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所在地,素有“南京北京,不如瑞金”之說。
在麗日藍天、白云綠樹掩映之下,原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簡樸的大門,顯得異常莊嚴肅穆。
仲勛同志一來到瑞金,便來到這里。他望著大門頂上的大紅五角星,以及兩側那斧頭鐮刀,久久肅立。接著,走進代表大會會址,參觀了當年中央各部每部一間的簡陋辦公室。
隨后,又來到沙坪壩。
沙坪壩有一口很聞名的紅井。當年,毛主席在沙坪壩領導革命工作,發(fā)現這里的老百姓飲水十分困難,常常到許多里以外去挑。他便和當地群眾一道,打了一口井,使鄉(xiāng)親們喝上了清澄的甜水。解放后,沙坪壩人民在井邊立了一塊石碑,表達對共產黨、毛主席的感激之情,“飲水不忘掘井人”。
習仲勛同志來到井邊,先認真看了石碑上的文字,然后仔細看了水井。
他感慨地對周圍的同志說:“老區(qū)人民對我們黨為老百姓做的每一件好事都銘記不忘。這說明,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不是抽象的,而是具體的,體現在一件件大大小小的事情上。毛主席早就為我們做出了榜樣。為老區(qū)人民服務,就是要講實話,辦實事,為民造福?!?/p>
來到葉坪鄉(xiāng),他向著站在他身邊的葉坪鄉(xiāng)黨委書記問道:“你們?yōu)槿~坪的老百姓辦了幾件實事呀?”
“我們已經辦了四件?!蹦贻p的書記回答說。
“哪四件?”
“第一件,帶領群眾打了18口水井,全鄉(xiāng)百姓都喝上了干凈的井水;第二件,領著鄉(xiāng)親們修路,現在村村通了路;第三件,修建了一個集貿市場,現在交易活躍;第四件,利用這里盛產的黃豆、山藥和廣西有關單位技術設備聯營,辦了一個兒童食品加工廠,產品暢銷各地?!?/p>
這位辦實事的鄉(xiāng)黨委書記雖然顯得有點靦腆,卻回答得干脆利落。仲勛同志聽了,滿臉笑容,十分高興。
“干得好??!”他說,“由于時間關系,你們辦的四件事我不能件件都看,現在你帶我去看你們辦的第一件事。”
鄉(xiāng)黨委書記馬上在前頭引路,把仲勛同志和大家領到附近的一口新打的水井前。這時,村里的百姓們聽說中央領導同志來看望大家了,紛紛趕來,圍到井邊,爭著和仲勛同志握手,七嘴八舌談著修建水井的經過和他們的喜悅之情,夸獎鄉(xiāng)里干部為大家辦實事的好作風。
對這次即興式的實地視察和匯報,仲勛同志十分高興。
不過,在視察中,也遇到過使他感到不快的事。
事情是這樣的:瑞金縣縣委書記剛上任不久,正在贛州住院,聽說仲勛同志來瑞金視察,便抱病從贛州趕回縣來,向仲勛同志匯報。他對縣里的工作了解得不大具體,再加上開頭說了一些對仲勛同志表示恭維的話,使得仲勛同志不愿聽下去。
“你這哪里是匯報工作,分明是在吹捧我,給我歌功頌德!你的匯報沒有實際內容,盡說空話,希望你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實際,調查研究,說實話,辦實事!”
縣委書記臉紅了,低下了頭。仲勛同志看看他,放緩了口氣:“據我所知,你們縣實際上已經做了不少有益群眾的實事。為什么不好好總結一下經驗呢?要制定出治窮致富的規(guī)劃和辦法,拿到群眾中去討論。種什么,養(yǎng)什么,搞什么項目,都要讓群眾發(fā)表意見?!彼h(huán)顧與會的同志說:“如何治窮致富,盡快改變老區(qū)的面貌,這方面,你們省委已經提出了許多好的措施,你們好好討論了嗎?”
與會的同志頓時活躍起來,紛紛談開了他們貫徹老區(qū)工作會議的具體辦法。剛才感到發(fā)窘的縣委書記此時也加入了討論,談得也具體生動多了。匯報會形成了一個活潑的討論會。
會后,仲勛同志對我說:“紹芬同志,我是不是越俎代庖了?”
我說:“您今天給大家上了一堂生動的課,對我們非常有教益?!苯又?,又將縣委書記有病住院、剛從贛州趕回來的情況,向他作了說明。
“噢,是這樣!”仲勛同志說,“我不知道他身體不好,剛才可能批評重了一點,不至于加重他的病吧?請你代為安慰幾句,希望他早日把病治好!”
我把這些話轉告了那位縣委書記,正要趕回醫(yī)院去的縣委書記甚為感動。
在江西老區(qū)視察期間,仲勛同志去得最多的地方是貧困農民家里。他走村串戶,看到房屋簡陋、境況不佳的農戶,就徑直走進他們家里,噓寒問暖,和他們促膝談心。
這天,我們來到了曾經是中央蘇區(qū)中心縣之一的遂川縣。這是一個貧困的山區(qū)縣。尚未脫貧的貧困戶和特困戶還相當多,復員軍人曾憲紱一家就是其中比較突出的特困戶之一。他自己身體殘疾,妻子雙目失明,孩子又小,家中缺乏勞動力,日子過得十分艱難。
仲勛同志和我們來到他家那一天,正刮著風,寒風從門窗吹進破舊的小屋,冷氣逼人。屋子里空徒四壁,光線昏暗,孩子們衣服破舊。仲勛同志望望已經歪斜的屋梁、殘缺不全的墻壁,揭開飯桶蓋看看吃的是什么,摸摸床上破舊的被子。
“老鄉(xiāng),”他握住曾憲紱的手說,“你們家的困難我們都看到了?!?/p>
“真對不起啊,首長,我坐著和你說話不禮貌”,曾憲紱未能及時站起來,激動得聲音發(fā)顫。
“首長,您能來看我,我就十分感動了。”這位退伍軍人說話依然還有點軍人的口吻,他挺起身來懇切地說:“雖然我現在有些困難,但日子還過得去,請首長放心。政府已經批給了救濟,我應當體諒國家的困難,搞好生產,自食其力,讓生活好起來。”
“你們看看,”仲勛同志轉過身來,對我們大家說,“他們當年不怕犧牲,支援革命;現在有困難,還這樣體諒政府。我們應該時刻不忘自己應負的責任,盡快把老區(qū)建設好!”
他當即指示我們,要專門研究一下如何幫助曾憲紱這樣一類特困戶發(fā)展生產,盡快脫貧。眼下,要立即幫助曾憲紱家把房屋修一修。
在村口,我們又遇到一位包著舊布頭巾、衣衫襤褸的老人正低著頭,蜷縮著身子默默地坐在墻角下,來了這么多人,他竟然毫無反應。
“老人家,您的身體還好嗎?”仲勛同志關切地走到老人跟前問。
“好什么,只怕過不了這個冬天啦!”這位赤著腳的老人頭也不抬地回答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