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水稻紋枯病發(fā)病癥狀與防治

      2013-04-29 19:27:52李林山
      農民致富之友 2013年7期
      關鍵詞:菌源井岡菌核

      李林山

      水稻紋枯病又稱云紋病,俗名花足稈、爛腳瘟、眉目斑。是由立枯絲核菌感染得病,多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發(fā)生,是當前水稻生產上的主要病害之一。該病使水稻不能抽穗,或抽穗的秕谷較多,粒重下降。由于發(fā)生面積廣、流行頻率高,其所致損失往往超過稻瘟病。苗期至穗期都可發(fā)病。

      一、發(fā)病癥狀

      苗期至穗期都可發(fā)病。葉鞘染病在近水面處產生暗綠色水浸狀邊緣模糊小斑,后漸擴大呈橢圓形或云紋形,中部呈灰綠或灰褐色,濕度低時中部呈淡黃或灰白色,中部組織破壞呈半透明狀,邊緣暗褐。濕度大時,病部長出白色網狀菌絲,后匯聚成白色菌絲團,形成菌核,菌核深褐色,易脫落。高溫條件下病斑上產生一層白色粉霉層即病菌的擔子和擔孢子。發(fā)病嚴重時數個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規(guī)則狀云紋斑,常致葉片發(fā)黃枯死。葉片染病病斑也呈云紋狀,邊緣褪黃,發(fā)病快時病斑呈污綠色,葉片很快腐爛,莖稈受害癥狀似葉片,后期呈黃褐色,易折。穗頸部受害初為污綠色,后變灰褐,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較多,千粒重下降。

      二、發(fā)病條件

      水稻紋枯病適宜在高溫、高濕條件下發(fā)生和流行。生長前期雨日多、濕度大、氣溫偏低,病情擴展緩慢,中后期濕度大、氣溫高,病情迅速擴展,后期高溫干燥抑制了病情。氣溫20℃以上,相對濕度大于90%,紋枯病開始發(fā)生,氣溫在28-32℃,遇連續(xù)降雨,病害發(fā)展迅速。氣溫降至20℃以下,田間相對濕度小于85%,發(fā)病遲緩或停止發(fā)病。長期深灌,偏施、遲施氮肥,水稻郁閉,徒長促進紋枯病發(fā)生和蔓延。菌核數量是引起發(fā)病的主要原因。每667平方米有6萬粒以上菌核,遇適宜條件就可引發(fā)紋枯病流行。高溫高濕是發(fā)病的另一主要因素。氣溫18-34℃都可發(fā)生,以22-28℃最適。發(fā)病相對濕度70%-96%,90%以上最適。菌絲生長溫限10-38℃,菌核在12-40℃都能形成,菌核形成最適溫度28-32℃。相對濕度95%以上時,菌核就可萌發(fā)形成菌絲。

      三、防治方法

      1、降低菌源

      水稻紋枯應引起高度重視,加大防治宣傳,并從品種篩選、耕作制度改進及先進栽培技術應用等方面,進行綜合防治。菌源基數的多少與稻田初期發(fā)病程度密切相關;因此,在生產中要有效降低菌源基數、減少初侵染源。

      1.1原來已發(fā)過病的稻田,其稻草不能直接還田,只能燃燒或墊廄;若需做肥料時,須經充分腐熟后才可施用。

      1.2打澇菌核。在秧田或大田灌水耕耙時,因大多數菌核浮在水面上,混在“浪渣”中,可用篩網、簸箕等工具,打澇“浪渣”并帶到田外燒毀或深埋,以減少菌源、減輕前期發(fā)病。

      2、密植

      水稻紋枯病發(fā)生的程度與水稻群體的大小關系密切;群體越大,發(fā)病越重。因此,適當稀植可降低田間群體密度、提高植株間的通透性、降低田間濕度,從而達到有效減輕病害發(fā)生及防止倒伏的目的。

      3、肥水管理

      根據水稻的生育時期和氣候狀況,合理排灌,改變長期深水、高溫環(huán)境,是以水控病的有效方法;尤其在水稻分蘗末期至拔節(jié)期前,適時擱田,后期采用干干濕濕的排灌管理,降低株間濕度,促進稻株健壯生長,能有效抑菌防病。在施肥上,應堅持有機與無機結合;氮、磷、鉀配合;并貫徹和力求做到配方施肥。切忌偏施氮肥和中后期大量施用氮肥。在施肥比例和時期上,提倡“施足基肥、控制蘗肥、增施穗肥”原則。

      4、藥劑防治

      藥劑防治,應掌握“初病早治”原則;一般在水稻分蘗末期、發(fā)病率達5%或拔節(jié)至孕穗期、發(fā)病率達10-15%時,就需要及時進行藥劑噴治。一般水稻紋枯病的防治藥劑。井岡霉素是目前生產上防治水稻紋枯病的主要藥種,經多年使用,紋枯病菌對井岡霉素的抗藥性并沒有增強多少,抓住擱田復水后和發(fā)病初期等關鍵時間用藥,必要時適當增加用藥量,仍能取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在紋枯病發(fā)生重的年份,因地制宜地選用一些持效期較長的藥劑進行防治,有利于減少用藥次數,提高病害防治效果。井岡霉素與枯草芽孢桿菌或蠟質芽孢桿菌的復配劑如紋曲寧等藥劑,持效期比井岡霉素長,可以選用。烯唑醇、丙環(huán)唑等唑類殺菌劑對水稻體內的赤霉素形成有影響,能抑制水稻莖節(jié)拔長。這類藥劑特別適合在水稻拔節(jié)前或拔節(jié)初期使用,在防治紋枯病的同時,還有抑制基部節(jié)間拔長,防止倒伏的作用。但這些殺菌農藥在水稻(特別是有輕微包頸現象的粳稻品種)上部3個拔長節(jié)間拔長期使用,特別是超量使用,可能影響這些節(jié)間的拔長,嚴重的可造成水稻抽穗不良,出現包頸現象(不同水稻品種、不同藥劑以及不同的用藥量條件下,所造成的影響不一樣),其中烯唑醇等藥制的抑制作用更為明顯。丙環(huán)唑、烯唑醇、己唑醇等部分唑類殺菌劑對紋枯病防治效果好,持效期較長,也可以選用。

      (作者單位:155802黑龍江省友誼農場第二管理區(qū))

      猜你喜歡
      菌源井岡菌核
      菌源同工酶分析揭示菌源DPP4同工酶是潛在的抗2型糖尿病靶點
      遺傳(2023年8期)2023-08-25 06:59:00
      井岡的山泉水
      心聲歌刊(2022年2期)2022-06-06 05:14:26
      羊肚菌菌核人工栽培實驗研究*
      貴州科學(2021年3期)2021-07-09 12:19:28
      向日葵核盤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菌核菌絲型萌發(fā)特性
      不同營養(yǎng)條件對羊肚菌菌核形成的影響*
      中國食用菌(2021年1期)2021-03-12 06:33:30
      紅五軍井岡突圍
      井岡客家山歌
      心聲歌刊(2019年2期)2019-05-09 03:06:28
      來安縣2018年小麥赤霉病發(fā)生特點與防效分析
      小麥赤霉病發(fā)生與菌源?氣象因子量關系分析
      一株產菌核曲霉的分離鑒定及生物學特性研究
      海盐县| 克什克腾旗| 土默特右旗| 高阳县| 晋中市| 荣成市| 长葛市| 二连浩特市| 会东县| 阳新县| 临桂县| 子洲县| 三原县| 佛坪县| 巴马| 柘城县| 长沙市| 蓬莱市| 崇仁县| 新沂市| 庆安县| 瓦房店市| 巴林右旗| 徐水县| 吉隆县| 禹州市| 永济市| 安国市| 龙岩市| 涞水县| 武平县| 海南省| 万载县| 阜康市| 乐安县| 翁源县| 阜城县| 旺苍县| 汪清县| 重庆市| 嵩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