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大學肩負社會歷史使命,作為傳承、批判、創(chuàng)新知識的重要場所,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在教育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過對大學理念的特點和之與校園文化建設的關系探討,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問題所在并且思考改進辦法。本文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關鍵詞] 大學理念;校園文化;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一方面作為一種精神文化形態(tài),對學校教育活動、全體教職工和全體學生都產(chǎn)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另一方面,校園文化作為一種物質文化形態(tài),即校園環(huán)境,為廣大師生的成長發(fā)展起到良好的熏陶作用,有利于師生身心健康發(fā)展、教育活動的有效突破和學校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因此,研究校園文化、建設校園文化很有意義,首先從討論大學理念特點開始。
一、大學理念的特點
1、前瞻性與導向性
前瞻性與導向性是指大學理念作為大學的理性認識,在指導辦學實踐時不僅應先于辦學實踐,并且能指明大學的發(fā)展方向,并起引領作用。如果說大學精神是學校在辦學歷史中沉淀下來的文化底蘊,是學校運轉的精神力量的話,那么大學理念則是指明了這個精神力量的方向和對大學教育理想思維的闡釋。因此,大學理念具有前瞻性和導向性。
2、實踐性特點
理念作為精神層面上的東西,要使它轉化為對學習、生產(chǎn)和生活真正具有指導意義的東西,就必須轉化到實際的行動中來。理念如果不想變成空洞的說教,就必須經(jīng)過實踐的環(huán)節(jié),指導人們的行為。要達到這個目的,它只有通過具體化為制度和行為規(guī)范讓師生員工踐行才能產(chǎn)生效果。正確的信念,只有人們用它來指導自己的實踐活動,才能發(fā)揮作用。
3、鮮明個性特點
不同的大學,在自身發(fā)展過程中會形成不同的傳統(tǒng),并代代相傳,形成具有特色的院校精髓,其大學理念也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個性。大學理念上個性和共性是相統(tǒng)一的,其共性的內容是:促進人類、族類文明與文化的傳承、積累、揚棄與發(fā)展;培植社會資本和文化資本,引導社會良性健康發(fā)展;培育具有反思性和批判性的公眾分子與健全的國民。但是更強調鮮明的個性特點。
二、大學理念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重要性
大學理念是關于大學的理性認識,是關于大學本質、大學的辦學規(guī)律、教育規(guī)律、大學精神等等的理性認識。它包含了大學精神、大學本質、大學宗旨、大學辦學目標等等內容。這正是大學文化中精神層面的內容。所以我們通常說的大學理念即指大學的精神文化。而在大學校園文化的三個層面中精神文化是核心,是靈魂。對大學文化發(fā)展影響特別重大。因此大學理念在整個校園文化建設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
1、大學理念對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作用
理念既是關于學校的理性認識,那么這個認識正確與否就會影響學校的定位、目標、辦學方向等,因此可以說大學理念引領著大學精神文化建設。先進的大學理念,可以形成不同的校園精神,也培養(yǎng)了工作風格和個人性格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的師生員工。
2、大學理念對校園制度文化建設的作用
大學理念對校園制度文化的指導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對制度文化重要性的認識和設計兩方面。首先正確認識到制度文化建設對精神文化建設的重要性。其次是對制度的設計的認識,有什么樣的理念指導,就有什么樣的制度來加強和保障。
3、大學理念對校園物質文化建設的作用
大學理念引領著校園物質文化的建設,反過來校園物質文化建設能直觀地體現(xiàn)大學理念,對大學理念的延展和強化起到的重要作用,并對師生員工起到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所以需要重視物質文化的建設。
三、當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第一,割裂校園文化三個層面的辨證關系。從上面論述可以知道,校園文化的三個層面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不可能割裂開來進行建設。但在實際的建設中,由于認識的偏差,人們常常割裂它們的辨證關系,使校園文化建設走入誤區(qū)。第二,辦學理念存在的誤區(qū)。首先,在辦學規(guī)模和層次上脫離客觀實際,一味“求高求大”。這些大學只在擴大辦學規(guī)模和提高辦學層次上做文章,絲毫觸及不到大學理念的實質,這是辦學理念存在的誤區(qū)之一。其次,聲勢浩大的教學改革,收效甚微,沒有實質性的改變。最后,市場化的傾向太重忽視了大學的人文氣質,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必然帶來功利主義的蔓延。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對大學理念缺乏完整科學的理解,在認識上存在膚淺化、單一化的傾向,沒有用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辦學理念,同時也有社會消極因素影響的客觀原因。第三,忽視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部分學校對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文化建設基本都由工會、學生社團負責,嚴重的邊緣化了。校園文化自身的特點決定了我們必須對之重視起來,校園文化的多樣性和與時俱進的先進性,決定了必須對校園文化加以控制,而不是任其散漫地發(fā)展。否則,校園文化不能發(fā)揮有利作用,影響的將不僅僅是學校、學生和教師,很可能會引發(fā)劇烈的變動,甚至沖擊社會,后果很嚴重。因此,校園文化的特點決定了它必須建設,必須得到我們重視。
四、創(chuàng)新大學理念,建設校園文化
1、統(tǒng)一校園文化三個層面,建設和諧的校園文化
首先,精神文化建設方面,各學校需要根據(jù)學校定位、歷史沿革,尋找自己的特色理念,從創(chuàng)新自己大學理念入手,這樣才有助于更好地建設校園文化。其次,在校園制度與行為文化建設方面,將高度概括的理念具體化為制度和行為規(guī)范,教師學生共同努力,共同構建校園文化。最后,要對校園物質文化有清晰的認識,校園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的物質載體,要學會利用一切有效的物質載體傳播先進理念,真正做到讓每一堵墻都能說話,都能起到熏陶的作用。
總之,校園文化的三個組成部分是辨證統(tǒng)一的整體,缺一不可,在建設校園文化的過程中絕對不能片面化和單一化的認為建設好其中一方面就萬事大吉了,一定要共同著手,三方面配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糾正辦學理念上存在的誤區(qū)
辦學理念上的誤區(qū)是由于對自身辦學條件、辦學歷史、辦學定位等認識出現(xiàn)誤差導致。因此我們要學會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事實求是,開拓創(chuàng)新,根據(jù)自身辦學宗旨特色等確立合適的高水平的辦學理念。
3、重視校園文化建設
要重視校園文化建設不能將之邊緣化。一方面,把校園文化建設納入高校發(fā)展的總體規(guī)劃,并作為重點予以特別重視。校園文化建設需要艱苦努力長期奮斗才能收到一定成效;另一方面,校園文化的建設在學校里面應該全員共建,只有樹立校園文化全員共建意識,使“大學人”都能充分認識到自己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應負有的責任,那么校園文化建設才能從整體上擺脫目前的這種狀況。
4、將創(chuàng)新精神引入校園文化建設
二十一世紀全球競爭,國民素質與國民創(chuàng)造精神、創(chuàng)新能力的競爭尤為重要。由于在教育觀念上的片面性導致教育方法等的片面,教師習慣以自己為中心,可是現(xiàn)在我們不需要這樣的教學文化,現(xiàn)在需要的是討論式引導,開拓學生思維,為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做準備。因此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一定要貫徹創(chuàng)新這樣的理念。
恩格斯曾經(jīng)說過,一個民族想要站在科學的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沒有理論思維。當人們審視現(xiàn)代大學出現(xiàn)的種種問題甚至危機時,發(fā)現(xiàn)其主要根源之一在于理念的缺失和危機。大學理念的轉變和創(chuàng)新將意味著人們以新的眼光審視和認識大學教育,以新的范型重新構建高等教育體系。高等教育的改革與進步必須以理念的突破為先導。同時以大學理念來引導校園文化建設,以期獲得更大突破。
參考文獻:
[1]張建國.大學精神視角下的校園文化建設[J].教育研究,2010,(3).
[2]朱京鳳.目前大學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J].中國成人教育,2010,(2).
[3]劉華鋼.大學理念與大學功能再思考[J].高教論壇,2007,(8).
[4]王卓君.現(xiàn)代大學理念的反思與大學使命[J].學術界,2011,(7).
[5]劉德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問題及對策[J].思想教育研究,2011,(8).
作者簡介:鄧莉莎(1986—),女,漢族,貴州貴陽,貴州師范大學數(shù)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學歷:碩士研究生,職稱: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