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曉剛
影像的魅力在于可以給人視覺上最直觀的感受,畫面的審美情趣和文化品味是一個影視作品藝術水準的直接體現。在一個成功的影視藝術作品中,小到每一個道具的使用、服裝的選定,大到場景、空間的設計,畫面的色調,每一幅畫面和每一個視覺元素所呈現出來的美感和意境都是一次創(chuàng)作的嘗試、藝術的升華。美術作為影視視覺語言創(chuàng)作的基礎,為動態(tài)影像畫面的構建、色彩的選用、人物造型和場景的設計提供了影像視覺美學的參考依據。
隨著影像技術的發(fā)展,影視作品對于畫面的要求越來越高,觀眾對于視覺的審美需求也越來越高。無論是從宏觀的意境把握,還是從微觀的細節(jié)雕琢來看,美術對電影在畫面的細節(jié)刻畫和美感的處理中起到的推動作用都是不容質疑的。然而在影視廣告宣傳片的創(chuàng)作中,美術的藝術指導價值并沒有被較好的利用。由于傳統(tǒng)宣傳片的創(chuàng)作與攝制有一定的模式可循,使創(chuàng)作者在畫面的設計上偏重于內容的宣傳和介紹,對畫面藝術欣賞的美學效果要求不如其他類型影視作品豐富。然而通過美術理念和手法的運用,可以將影視廣告宣傳片從單一的效用層面上升到美學高度,透過鏡頭傳遞人文關懷,從而為宣傳片的藝術表現和感染力提供無限可能的創(chuàng)造力。我想就自己近些年拍攝的幾部廣告宣傳片作品在美術層面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作一點淺談。
一、影視廣告宣傳片創(chuàng)作的特點
宣傳片是傳播者有目的地選取一定信息,通過現代媒介對受傳者進行說服,從而使其產生影響的影(視)片類型。結合影視技術和藝術創(chuàng)造,宣傳片在公共領域的信息傳播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宣傳片的種類繁多,包括:廣告宣傳片、城市宣傳片、旅游宣傳片、企業(yè)宣傳片等。
不同題材的宣傳片對于拍攝主體的側重有所不同,以城市宣傳片為例,該題材的宣傳片的內容多以體現地方特色、歷史文化和現代化設施為主。影像的構建總是試圖做到全面,對于城市氣質和特色的把握并不明確。鏡頭大多是浮光掠影般的城市景點的平鋪直敘,對于更深層的人文內涵和文化精神的表現過于表面。每一部宣傳片都力求向觀眾展現一個無所不包、無所不能的現代化都市和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同時又兼收并蓄的中國。在保證創(chuàng)意和畫面的前提下,去挖掘人文價值是影視廣告宣傳片創(chuàng)作的一個難題。
此外,根據不同的拍攝主體和內容,宣傳片的長度也長短不一。影視廣告同影視藝術一樣屬于時間和空間的藝術,影視廣告的主要特征是將所要傳達的信息存放在時間流程中,離開了時間因素,信息就無法傳達。因此,在有限時間內,傳遞更多的信息,讓觀眾在欣賞畫面的同時最大化了解到被宣傳的主體是宣傳片創(chuàng)作的核心觀念之一。
二、影視廣告宣傳片創(chuàng)作的美術實現
(一)畫面氣氛的營造
影視廣告宣傳片想要在較短的時間內成功的表現內容或情節(jié),現場氣氛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畫面的質量和主題的表達,而這種氛圍的營造則要通過色彩、光影等美術技法來完成。運用美術原理營造氛圍是表現畫面是影視創(chuàng)作的常用手法。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情緒,有傾向性的、和諧的色調能讓畫面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同時還能讓觀眾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強烈的構圖美感可以有效地對畫面進行主觀分割,烘托出畫面氣氛和意境美,為喚起觀眾的情感共鳴埋下伏筆。
以廣西電視臺系列形象片《山》《水》《海》為例。在拍攝《山篇》中,選擇攝影機機位成為難點,美術需要給出準確的判斷來符合導演意圖;極具地域特色的梯田是整個影片的主體,影調由大塊的綠色構成,遠景渲染成水墨畫用以突出梯田本身獨特的線條美。美術通過大面積放煙餅,讓畫面自然分出層次,形成薄薄的霧氣環(huán)繞著青山、生機盎然的梯田、回眸遠眺的少女、迎風展翅的雄鷹和遙望蒼穹的男孩,光與影交織出寧靜、祥和的氣氛,生生不息的電視臺媒體平臺,畫面回味悠長而又充滿象征意味。在《水》篇中,以桂林山水為依托,通過獨特的人物造型,戲用道具的運用,讓視覺的焦點聚集到出嫁少女的身上。紅色少數民族服裝,紅蓋頭、紅手帕、岸邊的紅紙傘,“萬綠叢中幾點紅”的鮮明對比讓畫面生動而富有表現力。少女手中的手絹從緊握到松開動作倒出了主人公內心情緒的微妙變化,出嫁那一刻放下內心的小愛而寄情于山水天地之間的大愛,表現得含蓄而又動人。同時,體現了電視臺大媒體的無私精神。在《海》篇中,美術提出讓鏡頭簡約中透出力量。影片以藍、白色調為主,白色俠女造型衣袂飄飄,望海觀潮,追波逐浪。畫面動靜結合,張弛有度,以藍色大海為背景襯托出白衣俠女堅韌的精神,用海的遼闊凸顯出了胸襟的寬廣,寓意深遠,耐人尋味,折射出電視媒體在觀眾中的博大胸懷形象。
這套系列片形象片播出后,得到了同行及觀眾的關注,獲國內的“金鷹獎”“星光獎”,同時獲得美國莫比廣告金獎 ,把中國的優(yōu)秀廣告宣傳片帶到了世界。
(二)人物和場景設計
為人物的行為提供典型環(huán)境是美術在影視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體現。在有人物形象塑造的影視廣告宣傳片中,所有的畫面都是對人物的環(huán)境的補充說明。環(huán)境的設計可以交代出時間、地點和特殊的社會背景,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人物的背景信息,表現出主人公一定的興趣、愛好和性格等。人物形象和環(huán)境的和諧統(tǒng)一、精致的細節(jié)處理可以直接影響觀眾對影片的直觀感受,從而形成他們對影片的觀點和接受意向。
以2010上海世博會國家旅游宣傳片(片長:10分鐘)為例,該片的核心故事情節(jié)是三個不同國籍的年輕人相約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辦期間來中國旅游,體驗東方人文地理。影片開頭的場景設計多以交代人物身份為主,點擊不同語言網絡,用不同的景觀和文字來說明三個年輕人來自不同國家的背包客。進入上海之后,畫面聚焦到機場達到廳的門,主人公從門內走出,該場景成功地暗示出旅行即將開始。三個主人公頭頂太陽鏡,身著休閑裝,背上背著登山包,儼然一副“背包客”的形象。這些造型對行頭的細節(jié)處理恰到好處地體現出了西方人熱衷于自助旅行的觀念。通過在中國“東”“西”“南”“北”親身旅游的體驗,在領略中國旅游資源的刻畫上,畫面中多次出現大好河山、獨特的人文自然地理特征和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影片最后的場景設在世博園區(qū),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聚集在一起,手舞世博的宣傳小旗,畫面一片歡樂的景象。該場景的設計在氣氛上為世博會起到了預熱的效果,在內容上也體現出了世博會兼容包并的理念,為上海世博會主辦吸引來自全球的客人來中國起到了積極的可視的形象宣傳作用。
(三)虛擬形象的創(chuàng)造
傳統(tǒng)影視作品對美術的運用多集中在幕后準備。但隨著3G動畫原理的介入,美術通過造型、細節(jié)設計、鏡頭設計把握虛擬空間在影視廣告宣傳片中的表現能力被大大提高。虛擬的三維動畫與真實的人物或場景相結合,打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為宣傳片的創(chuàng)作帶來了全新的突破口。不同于一般藝術表現形式,動畫的制作可以隨創(chuàng)意而變,根據不同的畫面和內容需求而變化出不同的形態(tài)。在充分實現創(chuàng)作者想象力的同時,為觀眾帶來了一種新奇而生動的視覺體驗。3G動畫師需要與美術緊密配合,在總體視覺觀念、鏡頭運動軌跡上表達出導演意圖。
以廣州亞運會會徽宣傳片《紅棉花》篇(60秒)為例,該片采用的是三維動畫與人物實拍相結合的手法。通過后期電腦合成技術的處理,紅棉花的形象被夸張化和動態(tài)化。該片第一個鏡頭直切主題,整個畫面就是一朵巨大的紅棉花,花瓣顏色飽滿,花蕊根根分明,盡情綻放。之后的畫面變成了一系列虛實結合的運動鏡頭。在城市輪廓簡筆速寫的背景下,木棉花瓣散落在地上形成了一片紅色的花海,運動員競技動作進入畫面,隨之花瓣揚起。緊接著,鏡頭在不同類型的運動員之間轉化,花瓣沿著每一個動作的運動軌跡飛舞;體育競技的力量美與木棉花瓣的靈動美交融在一起,在視覺上給人以強烈的對比和沖擊。最后,花瓣尾隨在奔跑的運動員身后而慢慢匯集到一起形成了廣州亞運會的會徽——五羊圣火。運用三維動畫特效來表現現實生活中難以實現的場景,動畫特效的木棉花在該片中的使用不僅是一次視覺上的創(chuàng)新,同時也對人文內涵的一次深度挖掘,也得到亞組委官方的高度贊許。
影視作品畫面的美感和藝術水準是導演的想法和美術指導的二次創(chuàng)作的綜合體現。一個成功的影視作品的創(chuàng)作離不開美術,一個好的影視制作團隊離不開美術指導。運用美術原理指導畫面框架的構建、色彩的運用、人物和場景的設計,創(chuàng)造出高品質的畫面和富有美感的視覺效果是美術指導價值的體現,同時也是影片藝術水準的保障。影視廣告宣傳片的創(chuàng)作應該要加強對美術和美術指導的重視,力求創(chuàng)作出同時具備高品質的畫面和深刻的人文內涵的優(yōu)秀影視作品。
注釋
①美國莫比廣告獎:莫比廣告獎創(chuàng)建于1971年,是全球5項最重要的廣告大獎之一。
參考文獻:
[1] 國玉霞. 吳祥恩. 宣傳片的歷史探源[J]. 新聞愛好者. 2011
[2] 李新穎. 大視野傳播下宣傳片創(chuàng)作的誤區(qū)[J]. 新聞愛好者. 2010
[3] 王志敏. 電影美學分析原理[M]. 中國電影出版社,1993
[4] 呂志昌. 影視美術設計[M]. 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