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通訊中敘事人稱探究

      2013-04-29 02:33:05彭立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13年10期
      關(guān)鍵詞:通訊

      摘 要: 通訊是新聞報道中常見的文體,其本質(zhì)是“敘事”——敘述真實發(fā)生的事件。作為敘事情景之一的敘事人稱在通訊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一般表現(xiàn)為第一人稱(敘述人在場)和第三人稱(敘述人離場),二者的實質(zhì)區(qū)別在于敘述人與文本構(gòu)造的世界的距離不同。而具體的使用又可分為恒定型和變動型兩種。通過對敘述人離場和在場的選擇,作者表達出了自己的價值取向,也使讀者產(chǎn)生了不同的閱讀體驗。

      關(guān)鍵詞: 通訊 敘事人稱 敘述人在場 敘述人離場

      通訊是一種詳細、生動的新聞報道體裁。從文體特征角度看,它比消息的展現(xiàn)力更強,細節(jié)更加豐富,表現(xiàn)出較強的寫作主體意識,且行文結(jié)構(gòu)相對自由。從敘事學(xué)角度看,通訊實際上就是在講述符合通訊行文規(guī)范的“故事”。但與文學(xué)作品不同,通訊強調(diào)的是所述之事的絕對真實。既然通訊實質(zhì)上是一種敘事,那么作為敘事情景的組成成分——敘事人稱自然在通訊敘事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假如通訊文本中沒有了敘事人稱,那么也就意味著通訊沒有了形象,沒有了人物,沒有了中心。所以對通訊中敘事人稱的研究就顯得很重要。

      一、通訊中敘事人稱的作用

      敘事人稱可分為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兩種。這兩種敘事人稱的實質(zhì)性區(qū)別在于二者與通訊文本所塑造的“非虛構(gòu)”世界的距離不盡相同。第一人稱的敘述者是這個文本世界中的一個人物,敘述者與被敘述事件的行動者完全統(tǒng)一,敘述者與通訊文本所構(gòu)造的世界的距離基本為零。而第三人稱敘述者往往置身于文本世界之外,敘事人離文本世界越遠,敘事自由度越高,最后可以達到全知全能的視角。也正是由于二者與文本世界的距離不同,造成了敘述動機的差異。第一人稱的敘述動機是切身的、強烈的,而第三人稱的敘事動機相對較弱。但在很多通訊中不會只出現(xiàn)一種敘事人稱,敘事人稱的轉(zhuǎn)換往往是作者刻意為之,通過對敘事人稱的選擇,作者可以達到他預(yù)想的表達效果。

      通訊的表達效果是通過作者對于敘述者與文本世界距離的調(diào)節(jié)來達到的,具體的操作手法就是對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敘事人的選擇和使用。在此,以敘述者有沒有在敘事現(xiàn)場為依據(jù),可將敘述者分為兩類:在場的和離場的。所謂在場的是指敘述者作為被敘述事件中的一個人物,通過他的所見所聞所想來體現(xiàn)通訊的主題和價值取向,如“我”“我們”,或者以虛擬形式出現(xiàn)的“記者觀察到”“筆者注意到”等。而離場的就是敘述者在文本敘述中不表明自己的身份,這一種方式相比前者顯得更加客觀和公正,但這并不是說第二種方式比第一種高明,只是二者的作用不一樣而已。選擇在場有利于作者個人感情的流露并能使讀者身臨其境,而選擇不在場則有利于事件的客觀敘述。

      二、通訊中敘事人的使用

      在通訊文本中,作者對在場和不在場的敘事人的選擇和使用基本可分為兩個大類:恒定型敘事人和變動型敘事人。

      (一)恒定型敘事人

      恒定型敘事人是作者不調(diào)節(jié)敘事距離,只選用一個敘述者敘事。具體可分為“在場型敘事人”和“離場型敘事人”。

      在場型敘事人是作者選擇第一人稱進行敘事,屬于第一人稱內(nèi)視角,敘述者親自參與了事件。如新華社記者解國記在1991年1月22日的《經(jīng)濟參考消息》中發(fā)表的通訊《尋覓“吵架”記》,全文采用第一人稱內(nèi)視角來進行敘事。為了完成兒子以社會上常見的吵架為觀察對象寫文章的作業(yè),作者帶著兒子跑了一天去尋找“模特”,卻空手而回。作者使用第一人稱敘事,通過自己的眼睛將一個大家沒有注意到的百姓安居樂業(yè)、風(fēng)氣良好的社會展現(xiàn)給讀者,給人很強的體驗感。

      離場型敘事人是作者采用第三人稱作為敘述者,敘述者置身于文本世界之外進行敘事,而此類又可根據(jù)敘事視角的差異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全知全能型的敘事人。全知全能型敘事人是敘述者完全脫離文本事件的一種狀態(tài),是敘述者與被敘述事件所構(gòu)成的世界的距離無限擴大的結(jié)果。全知全能的敘事視角賦予了作者極大的敘事權(quán)力。如《解放軍報》1997年7月1日的一篇通訊《神圣的時刻》就采用了全知全能的敘事視角,開頭介紹了事件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等信息:

      1997年6月30日21點

      香港。添馬艦軍營(又名威爾斯親王軍營)。

      這時,時鐘的每一次滴答,都激動著中華兒女的心。

      中英雙方防務(wù)事務(wù)交接儀式將在這里舉行。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最神圣、最自豪的時刻。

      接著按照時間順序作者具體描寫了這場儀式的過程,最后作者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并用全知全能視角賦予的洞悉人物內(nèi)心的敘事權(quán)利表達出了自己的感想:

      此時此刻,那高高飄揚在港島上空的五星紅旗獵獵作響,似乎是在替所有的軍人們回答:人民解放軍駐香港部隊用行動告訴您,您的遺愿今天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他們將履行自己的職責(zé),讓香港這顆東方之珠更加燦爛、輝煌。

      第二種是第三人稱外視角的敘事人。在這種敘事視角下,敘述者知曉的信息比人物少。在文本中我們找不出作者直接對事件的看法和感想,這是與全知全能視角最大的不同。作者運用“用事實說話”這種新聞表現(xiàn)手法,使得通訊看起來更加客觀。如《杭州日報·下午版》1998年5月4日的一篇新聞通訊《小葉濤的一天》,具體描述了特困生葉濤的一天,但作者只是對其一天的行為作了客觀的報道,既不涉及人物內(nèi)心的想法,也沒有直接表達自己的情感。

      (二)變動型敘事人

      這一類相比于恒定型敘事人顯得要復(fù)雜些,作者運用敘事人“離場”“在場”的不斷變化來表現(xiàn)文本的價值,通過對視角的轉(zhuǎn)變使得讀者的閱讀焦點也隨之轉(zhuǎn)移,產(chǎn)生出多元的閱讀感受。具體可分為三種類型:

      1.從在場到離場的敘事人

      這一類型中敘事人稱先是第一人稱而后轉(zhuǎn)換為第三人稱。這類通訊報道往往是記者與采訪人物共同完成對事件的敘述。作者先用第一人稱敘事可以使讀者馬上進入文本敘述的世界,獲得一種身臨其境的閱讀感受,接著作者轉(zhuǎn)換了敘事人稱,變成了第三人稱敘事,讓文中的人物說話或者從外視角來描寫事件。如《廣州日報》1996年4月8日的人物通訊《下輩子,我們還當母子》文章開頭有一段記者的話,介紹了此次參訪的時間、地點和人物,并表示這是一次感人的采訪,記者是流著淚記錄下的。而正文部分,記者離場了,由作為事件親歷者的許美云(母親)講述兒子患絕癥后的故事,母親(文本中的人物)成為了敘述者,完成了事件的敘述。

      2.從離場到在場的敘事人

      在這一類型中敘事人稱先是第三人稱而后轉(zhuǎn)換為第一人稱。在這種類型的通訊中作者有兩個身份,一個是事件外的敘述者,另一個是事件中的人物。作者先用第三人稱敘事,對整個事件進行概括介紹,讓讀者了解大概情況。而后為了凸顯人物和細節(jié),作者變換為第一人稱敘事,用親身經(jīng)歷的事件和鮮活的材料拉近與讀者的距離。如2013年3月25日《人民日報》的通訊《討債十余年·討回一堆公章》。首先,作者使用第三人稱敘事,簡單介紹了事件的人物以及村民向政府討債的原因(敘述者離場)。接著作者使用第一人稱敘事,敘述者直接作為事件的參與者和村民一起去討債(敘述者在場),并通過與村民的談話將這件事情的來龍去脈敘述完整,而后敘述者又和村民一起去鎮(zhèn)政府、縣人民政府詢問緣由。最后縣政府做出立即償還3萬元借款并盡快還清剩余欠款的承諾。這則通訊收到了很好的社會反響,在通訊發(fā)布兩個多月后,討債的村民就收到了政府償還的所有欠款和利息。

      3.復(fù)合型的敘事人

      作者將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交替使用,由作為事件外的敘述者和作為人物之一的敘述者以及其他人物共同完成對事件的敘述。敘事視角不斷發(fā)生著變化,讀者也會隨著敘述人視角的轉(zhuǎn)換而改變自己的閱讀焦點,從而產(chǎn)生跌宕起伏的閱讀感受。如《人民日報》1995年7月1日刊登的通訊《走進平型關(guān)》。作者先以第一人稱介紹了此次采訪的時間和地點:1995年5月15日日落時分,我翻越古長城的要隘平型關(guān),進入晉東北靈丘縣的白崖臺合鄉(xiāng)地界。接著作者與鄉(xiāng)長王建民相遇。作者無法僅靠自己就將事件敘述完整,于是他離場,敘事人轉(zhuǎn)換為鄉(xiāng)長:“當時的總指揮部就設(shè)在那里。那邊是老爺廟,咱們傷亡最多的地方?!苯又髡邅淼搅似叫完P(guān)戰(zhàn)役紀念館,敘事視角轉(zhuǎn)換成第一人稱,作者又在場了。然后作者又來到了白牙臺村,此時敘述者又轉(zhuǎn)變?yōu)榇迕?,作者又離場了?!澳菚r對干部沒意見吧?”鄉(xiāng)長笑著問。“有什么意見?盡跟上共產(chǎn)黨沾光呢?!睆埵馗徽f?!艾F(xiàn)在呢?”“現(xiàn)在也沒意見,頓頓大米白面,活了一輩子,數(shù)現(xiàn)在安穩(wěn)。”而后視角又轉(zhuǎn)回作者本人,通過對侵華戰(zhàn)爭中日軍暴行的譴責(zé)和對平型關(guān)人民苦難的同情表達出作者的真實情感。在這則通訊中,敘事人稱不斷變化,作者在場與不在場交替出現(xiàn)。

      通訊人稱在通訊文本中的具體分類主要有以上幾種。通過對敘事人稱的選擇和更改,作者構(gòu)造了一個相對復(fù)雜的話語系統(tǒng),而敘事人稱的轉(zhuǎn)變使得話輪的轉(zhuǎn)換更加自然。讀者在閱讀文本時總會不自覺地站在敘事人的角度看待通訊所報道的事件和人物,于是作者便可以通過對敘事人稱的選擇來達到其敘事效果。因此,我們可以認為敘事人稱是溝通作者與讀者的一座橋梁。

      參考文獻:

      [1] 劉明華主編.新聞寫作教程[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xué)出版社,2002.

      [2] 羅鋼.敘事學(xué)導(dǎo)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

      [3] 王菊麗.敘事視角的文體功能[J].外語與外語教學(xué),2004(10).

      [4] 郭赫男.新聞通訊中的敘事聚焦[J].新聞愛好者,2008(10).

      作 者:彭立,長春理工大學(xué)文學(xué)院 2012屆研究生。

      編 輯:杜碧媛 E?鄄mail:dubiyuan@163.com

      猜你喜歡
      通訊
      《茶葉通訊》簡介
      茶葉通訊(2022年2期)2022-11-15 08:53:56
      《茶葉通訊》簡介
      茶葉通訊(2022年3期)2022-11-11 08:43:50
      通訊報道
      《茶葉通訊》簡介
      茶葉通訊(2021年4期)2021-12-18 04:55:00
      《茶葉通訊》簡介
      茶葉通訊(2021年3期)2021-08-30 05:35:14
      關(guān)于加注“通訊作者”的要求
      科技與通訊
      本期通訊之星:郭雨薇
      本期通訊之星:王寧
      通訊簡史
      六安市| 长沙县| 丽江市| 西林县| 曲麻莱县| 阿拉善盟| 招远市| 和硕县| 吉木萨尔县| 务川| 汾阳市| 云龙县| 盐山县| 佛山市| 古丈县| 光泽县| 象山县| 绥阳县| 西和县| 遂川县| 乌海市| 南木林县| 永泰县| 成都市| 平邑县| 涟水县| 苏尼特左旗| 东莞市| 四子王旗| 黔西| 若羌县| 浮山县| 新闻| 安阳县| 绿春县| 木里| 石城县| 浑源县| 山西省| 屏山县| 金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