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映珊
有一天女兒問我,如果人不生病,會怎樣死?當時我以為她要我談及車禍之類的,后來才知道,她不是那樣的意思,她要知道的,就是人不生病,很正常的,怎么會死呢?我知道,她已經(jīng)知道了死亡的含義,她也開始擔心死的時候會不會很痛苦或還有其他更可怕的經(jīng)歷。相信每個父母都會遇到類似的問題,這時我們該如何回答呢?
不恰當?shù)幕卮?/p>
怎么死?老死,被車撞死,各種死法都有可能。
這樣回答的父母,當時的心情一定是糟透了。怎么家里的小屁孩就老愛問這樣的問題呢?煩躁的心情帶來了可怕的答案。死,真的很可怕,這是留在孩子心中的最讓人擔心的回答。一定要如此歹毒地去回答孩子的問題嗎?對生命的探索是他認知世界的第一步,為什么不可以和他一起揭開這些謎底呢?
人生無常啦,不是病死,就是其他死法了,預料不到的。
你的悲觀直接影響了孩子將來的人生觀,凡事他不再是積極和樂觀地面對。死亡其實并不可怕,也就是結束了一段旅程,到另一個地方開展新的旅程,何必灌輸給孩子如此痛苦和無奈的心情呢?
聰明父母的回答
人就像一根蠟燭,點燃的時候,就是他的“機器”在運作的時候。當蠟燭點燃到最后,就不能再燃燒了。人也如蠟燭一樣,燃燒到最后,“機器”老化了,不能再運作的時候,就是他生命終結的時候。
用孩子能明白的事物來進行比喻,會讓他有更真切的認識。其實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經(jīng)之事,用比喻來告訴孩子這是怎樣一回事,而不至于讓孩子常常心存疑惑和恐懼。適當?shù)臅r候,還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討生命的奧秘。
(摘自《小豆丁大問題》 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
編輯 王淑娟 mochouw@yahoo.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