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嬌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從誦讀中體會本文磅礴的氣勢
2.了解安塞腰鼓的歷史地域背景
3.體會排比、比喻等修辭對表達文章主題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結合)
導入
展示兩幅圖畫(一幅遼闊草原、生機盎然,一幅黃土高坡、不毛之地)
如果以“生命”為主題來看這兩幅圖,大家會有什么樣的感受?
一個可以給人草肥馬壯的感覺,另一個呢,則是人跡罕至、………………
如果我說第一幅圖能帶給大家一種勃勃生機,策馬狂奔、牛羊成群呼之欲出的話,相信大家一定不會有異議。但是第二幅圖呢?這樣貧瘠、干涸的土地能夠孕育出生命嗎,能夠孕育出什么樣的生命呢?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安塞腰鼓,走近這個刀砍斧鑿般的黃土地上特有的生命形式。
整體感知
這時,有同學可能會疑惑了:腰鼓嘛,誰沒有見過呢?我們家樓下、廣場上、公園里不是經(jīng)常見到那些大媽們在敲打嘛,這有什么好稀奇的?
的確,腰鼓,我們見過;但是安塞腰鼓,那就未必了。接下來我們給大家播放一則視頻資料,讓大家來直觀的感受一下安塞腰鼓。
(播放《黃土地》中安塞腰鼓的場面)
好了,這段關于安塞腰鼓的視頻資料呢,我節(jié)選自電影《黃土地》(得獎情況),和樓下大媽打的腰鼓不一樣吧,好,有同學有話要說了,我當然也是想讓你說說,但是我有個要求:
請同學們以“……的安塞腰鼓”的形式,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一下你所看到的安塞腰鼓。
(學生自由發(fā)揮)
老師總結:這是我們看到的安塞腰鼓,大家竭盡所能的用自己能想到的語言來描述安塞腰鼓,而我也看到有同學仍然有種未能盡述安塞腰鼓風姿的遺憾。
我們接下來來看看劉成章能否彌補這種遺憾,或者說劉成章筆下的安塞腰鼓又是什么樣的?
(學生翻開書,看課文、聽朗誦)提示:邊聽邊把自己認為寫的精彩的地方勾畫出來。
這次看完、聽完,明顯有同學較上次更激動了,如果說上次看完視頻是有話要說,這一次是不吐不快了。這一次同樣是和上次一樣的要求:
請同學們再以“……的安塞腰鼓”的形式,用自己的語言來描繪一下你讀出的劉成章筆下的安塞腰鼓。
(引導學生從文中找到相應語言來描述)
問題研究
引導學生體會兩次描述的不同之處,第一次我們的描述也算準確,但是準確之中又缺乏了感染力與安塞腰鼓本身的魅力,而第二次呢讓我們有一種酣暢淋漓之感,這是為什么呢?
僅僅是因為我們不是作家嗎?
當然不是,我們最缺乏的是對于安塞腰鼓的了解,老師就簡單的介紹一下安塞腰鼓所包含的歷史文化地域因素
安塞腰鼓淵源流長,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據(jù)有關資料記載,遠古時代黃河流域各部落的男性,常用一中空之樹桿包以羊皮,攜于腰間,擊之以驅趕野獸。后來,又用于報警和作戰(zhàn)。到春秋戰(zhàn)國時達到鼎盛,且以秦國為最。安塞腰鼓的形式與發(fā)展,和當?shù)氐臍v史地理環(huán)境及民情習俗是分不開的。安塞位于陜西省延安地區(qū)的北部,地域遼闊,溝壑縱橫,延河在境內蜿蜒流過,屬典型的黃土高原地貌。歷史上就是軍事重鎮(zhèn),素有“上郡咽喉”、“北門鎖鑰”之稱,為抵御外族入侵的邊防要塞之一。當?shù)厝罕妭髡f,早在秦、漢時期,腰鼓就被駐防將士視同刀槍、弓箭一樣不可少的裝備。遇到敵人突襲,就擊鼓報警,傳遞訊息;兩軍對陣交鋒,以擊鼓助威;征戰(zhàn)取得勝利,士卒又擊鼓慶賀。以后各代多用刁:邊塞守衛(wèi),擊之以報警號令和助戰(zhàn)。到了宋代,多用于邊關。
隨著時間的流逝,腰鼓從軍事用途逐漸發(fā)展成為當?shù)孛癖娖砬笊耢`、祝愿豐收、歡度春節(jié)時的一種民俗性舞蹈,從而使腰鼓具有更大的群眾性,但在擊鼓的風格和表演上,繼續(xù)保留著某些秦漢將士的勃勃英姿。
我們看不到不了解的,劉成章大概看到了,才能將安塞腰鼓的氣吞山河的魅力用文字表現(xiàn)出來。那么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文章從哪些方面來描寫了安塞腰鼓這種壯美?
擊鼓后生美
( 蓄勢待發(fā)之美、擊鼓之美)
舞蹈場面美
鼓聲美 舞姿美
(引導學生大聲讀出這些部分)
提示學生:這些語言文字能如此生動形象的再現(xiàn)這樣一場氣勢恢弘的場面,有如此強烈的感染力“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讓我們有親身經(jīng)歷的感受,甚至比親身經(jīng)歷還要來得深刻,我們不妨從寫作的角度來分析,這就是我們要學習的一個重點。
接下來,請同學們自己任意在文中找寫得精彩的地方,先大聲朗讀一遍,再評說一下它好在哪里。(提示學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詞、句式、修辭、寫法、結構 )
明確排比句在本文中的作用
句內排比 句子之間的排比 段與段之間的排比
總結: 排比句的大量使用,使語句汪洋恣肆,表現(xiàn)出“安塞腰鼓”氣吞河山的場面和震撼人心的力量,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和感染力。
本文最大的亮點就在于它的形式與內容的和諧統(tǒng)一,本文旨在表現(xiàn)黃土地上原始生命的奔騰,而形式上,本文大量采用排比、短句、反復,一直保持快速的節(jié)奏,一個排比接一個排比,一個高潮接一個高潮,不讓人有半分喘息的機會,就猶如那鋪天蓋地而來的鼓聲一般??旃?jié)奏使得內容表達更熱烈、更激蕩,充分表現(xiàn)生命和力量噴薄而出的神韻。
拓展練習
這是大家現(xiàn)在比較熟悉的黃土地了,請模仿文中的排比句,寫一段話來描繪你心中的黃土地。
推薦欣賞
《琵琶行》(白居易)去品品琵琶女的時而悲凄、時而舒緩、時而心曠神怡、時而又驚魂動魄的琴聲,去聆聽詩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感慨心聲。
《黃土地》影片以故事為外殼,實現(xiàn)土地、民俗文化與人物的三者統(tǒng)一,表現(xiàn)了陜北高原古樸、蒼涼、深厚的民風,表達了創(chuàng)作者對民族特性、農(nóng)民命運的思考。
(作者單位:重慶市西南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