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生 周永隆
小時候我們老太太最愛支使我:“生,去把火籠上。生,去把缸里的水挑滿了。生,去買趟肉去,要肥著點兒的?!痹谶@個家里,我最小,老兒子,可我真沒享受過老小的待遇。我純屬一個小菜碟兒。到現(xiàn)在,我都56了,哥哥姐姐們還叫著我的小名:“生?!蔽以谒麄冄劾镉肋h(yuǎn)是小兄弟,長不大了。就連我二大爺家的二姐,她的兒子按說管我叫舅舅,但從來沒叫過,都叫我“生”。我沒脾氣。
我隨北京一起長大,56年了,北京變化太大了??杀本┤说奈兜涝絹碓缴倭?。外地人占北京人數(shù)的90%。跟北京人見一面的機(jī)會都少了。這話說的不玄。當(dāng)然,也分地區(qū),北京人多的地方就甭說了。
我想談一點有關(guān)稱呼禮節(jié)的看法。就這個“您”字,算是北京人特有的吧!真正的北京人說話,多會兒都是“您”了“我”了的稱呼,絕對不會稱“你你你”的,絕對不會。
過年,百節(jié)年為首??!都到我三姐家聚齊,中國人的傳統(tǒng)文化,貼春聯(lián),掛桃符,磕頭拜年還都有,十分熱鬧。我姐那個外孫女,管我叫小姥爺了。她拜年磕頭說:“給你拜年了。”
我這個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不是事兒多,打小家里大人就是這么教育的——對比自己大的人,不管是誰,都稱“您”,不許稱“你”。“別野腔狐調(diào)的,讓人說,這孩子沒家教?!奔掖笕擞X得寒磣,什么孩子呀?自然,大過年的,外孫女稱呼“你”,我肯定要說兩句。
我說:“濱濱,小姥爺說你了,你對大人說話,要稱‘您,不能稱‘你。過去北京的小孩兒可懂禮貌了。哪兒有跟大人說話,你你你的?讓人說這孩子沒家教,不懂禮貌。”
“我跟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都說‘你,哼!怎么啦?”她噘著個小嘴兒。
“我不管你爺爺奶奶是怎么教育你的,我告訴你,我小時候要是跟大人說話帶個‘你字,就要挨揍了。那不禮貌,人家不喜歡。你千萬要改這個毛病,小孩子要有禮貌,懂事,你愿意做個叫人討厭的小孩兒嗎?”
“不愿意?!?/p>
“不愿意就改。往后跟大人、長輩說話都要稱‘您,聽見沒有?”
這是一。我小時候過年過節(jié),家里來客人了,一到吃飯的時候就自己到外面玩去了。不許上桌,等人家吃完了,我們才能回來吃飯。要不,在別的屋,母親把飯盛來,自己吃。哪照現(xiàn)在呀!一說吃飯,孩子就先吃上了。小孩兒都是爺,都是姑奶奶。在我眼里都沒了規(guī)矩,沒有老小尊貴的禮節(jié)。
我喜歡孩子,過年了,跟外孫女下五子棋。有一招棋一子治命,她就急了,說:“我說大哥,你干嗎呢?都死了,也不說一聲!”我這個外孫女,她要拔招還有理了。
等我反應(yīng)過來,我樂了,管我叫大哥了,好孩子了你。
這就是現(xiàn)在“當(dāng)下”的時尚生活。
北京是天子腳下,過去那會兒規(guī)矩多多呀!滿族人的禮節(jié),行動坐臥都是有規(guī)矩的。你我他三的,絕對不允許。那會兒的孩子,大人瞅一眼,他就知道自己哪兒做錯了。我不多說了,時代不同了,人都在變,觀念也在變,變到哪一步?物極必反,人間的主旨是善良和美好,越變應(yīng)該越好。
(編輯·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