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論行政調解中的權力制約

      2013-04-29 00:44:03黃夢笛馬澤
      今日湖北·下旬刊 2013年6期
      關鍵詞:權力制約范圍完善

      黃夢笛 馬澤

      摘 要 行政調解制度是行政機構解決當事人爭議糾紛的一種非訴訟救濟途徑,在解決群眾糾紛、緩和社會矛盾、構建和諧社會方面起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因各種原因,在我國的發(fā)展不甚成熟,存在著許多問題和不足,最突出的就是在行政調解中行政權力并沒有得到很好的制約,本文從行政調解的主體著手,分析了行政調解的概念、條件及優(yōu)點,指出了其當前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加以完善的對策。

      關鍵詞 行政調解 自愿原則 范圍 權力制約 完善

      行政調解作為一種解決糾紛,緩和矛盾的方法,在我國有著很廣闊的適用范圍,但是由于多種原因,目前發(fā)展的還不是很完善,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行政調解中行政調解主體的權力并沒有得到有效的制約,以致出現(xiàn)了很多偏差和問題。

      一、行政調解的概念

      “調解”作為一種傳統(tǒng)的解決爭議的方法,因具有省時、省力的優(yōu)點,并且易得到當事人認同且加以遵守而流傳開來。在市場經(jīng)濟飛速發(fā)展的今天,中國,作為一個新興的發(fā)展中國家,面臨著許多新問題、新挑戰(zhàn),而僅僅通過訴訟等手段加以解決,顯然不符合經(jīng)濟行政的原則,也易引起敗訴一方的不滿,致使出現(xiàn)“執(zhí)行難”等問題,而行政調解卻可以較好地避免這些問題的產(chǎn)生。

      一般而言,行政調解是指由國家行政機關主持,以爭議雙方自愿為原則,經(jīng)過行政機關的調解、斡旋等活動,促成爭議雙方當事人互讓以達成協(xié)議,從而解決爭議的行政活動和方式。豍也有人認為,行政調解是介于人民調解和司法調解之間的一種調解制度,一般是指由國家行政機關出面主持,以國家法律和政策為依據(jù),以自愿為原則,通過說服、教育等方法,促使雙方當事人平等協(xié)商、互讓互諒,達成協(xié)議,消除糾紛的訴訟外活動。豎綜上,行政調解是指在行政主體的主持下,以爭議雙方當事人在合法范圍互讓以達成協(xié)議并自覺履行,從而解決爭議的行政活動和方式。

      二、行政調解中的問題

      行政調解中的行政權猶如一把雙刃劍。如果我們只重視依賴行政權推進爭端的調解,而不重視規(guī)范和制約行政權,就可能在調解過程中產(chǎn)生行政權力的擴張,行政資源的濫用等一系列弊端,并最終導致行政調解體制的混亂。具體來說,現(xiàn)階段的行政調解中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一)自愿原則的根基有所動搖

      行政調解的基本原則是雙方自愿,行政調解應在堅持自愿、合法原則的基礎上,說服當事人互諒互讓,行政調解的啟動有兩種方式,一種是當事人主動申請,如《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4條規(guī)定,對交通事故損害賠償?shù)臓幾h,當事人可以請求交通管理部門調解;另一種是行政主體進行調解,當事人自愿接受,如《治安管理處罰法》第9條規(guī)定,對于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jié)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jīng)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xié)議的,不予處罰。但在實踐中,這一原則并沒有被認真遵守,特別是在欠發(fā)達地區(qū),行政調解違反自愿、合法原則的情形比較普遍。例如,未經(jīng)各方當事人同意,只是一方申請調解,便啟動行政調解程序,或行政機關單方面啟動調解、強制調解、越權調解、壓迫調解(如以行政處罰為威脅)、違法調解,調解內容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久調不決,故意拖延,使當事人失去索賠的機會;剝奪當事人的訴權;有意偏袒一方當事人,甚至收受賄賂,等等。行政調解協(xié)議不具有法律效力或許能緩解違反自愿、合法原則的調解所帶來的弊端,但由于中國行政機關的絕對權威、當事人法律意識的欠缺、服從行政機關的傳統(tǒng)觀念、接近司法的障礙大量存在等種種因素,許多當事人實際上會被動和無奈地服從行政調解協(xié)議,部分行政調解開始帶有強制性色彩,這就與自愿這一初衷背道而馳,在這之中,由于行政調解缺乏有效的監(jiān)督和制約,行政主體極易由于利益誘惑、個人因素等而濫用手中的行政權力和資源,造成調而未解,實質上則是浪費了國家資源,又損傷了人民對于政府的信任度。目前影響行政調解存在的障礙性因素一是行政主體可能對糾紛雙方當事人施加壓力,使糾紛雙方當事人不是出于自愿接受調解;二也是最常見的就是可能存在行政主體與一方當事人惡意串通損害另一方利益的情況,權力在此時就被輕而易舉的濫用了。所以在合意調解糾紛的過程中,設置一個享有監(jiān)督權的監(jiān)督機關作為第三方很有必要。

      (二)行政機關的調解行為經(jīng)常過界,調解范圍沒有明確界定

      目前,實踐中行政調解的范圍一般局限于民事糾紛、輕微違法行為、權屬爭議及行政賠償和補償?shù)臄?shù)額爭議這幾個方面,在我國,至今仍沒有一部專門關于行政調解的法律頒布,這就為行政主體在具體進行行政調解的過程中出了道不小的難題,由于沒有權威的法律依據(jù)來予以界定,在調解對象的確定上,總是會出現(xiàn)不同的行政調解主體的不同理解,在調解中就缺乏統(tǒng)一的行為依據(jù),便會顯得雜亂無章。

      (三)行政調解程序混亂,調解協(xié)議效力不明確

      許多行政機關在進行行政調解時,并不注重程序的重要性,往往會在無形中侵犯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使當事人的程序利益受到侵犯而不自知。我國目前的法律法規(guī)中關于調解程序的規(guī)定較少,僅在《合同爭議行政調解辦法》中有了較為詳細的規(guī)定,而《辦法》也只規(guī)定了申請—受理—調解—終結—歸檔五個簡單的程序,缺少了行政調解中最基本的應當聽取當事人陳述和申辯、聽證等方面的規(guī)定。調解雖然靈活,但也要有一定程序,如果沒有程序的適當規(guī)制,缺乏最低限度要求的正當程序的保障,當事人也難以達到完全自由的合意的理想狀態(tài),就不可能有公正與合法的調解結果。

      根據(jù)現(xiàn)行法律,行政調解協(xié)議不具有法律拘束力,其效用只能通過當事人自愿遵守協(xié)議而實現(xiàn)。如果一方當事人不履行協(xié)議,另一方當事人無法請求行政機關或法院強制執(zhí)行,而只能就爭議向法院提起訴訟。行政調解協(xié)議效力的欠缺,導致糾紛難以及時有效地解決、行政調解效用降低以及行政資源浪費,制約了行政機關調解的積極性,影響了爭議當事人對行政調解的信任度,抑制了行政調解制度的適用。

      (四)對于行政調解中的權力濫用,缺少監(jiān)督與制約

      一些行政機關為追逐一種“和諧”的畫面或者變相提高辦事效率,敷衍了事甚至強迫當事人接受調解結果,以不合理的“行政機關”形象自居,運用公權力干預調解事項,不尊重當事人的合意,其解決糾紛的宗旨并沒有著眼于糾紛本身,而更多程度體現(xiàn)在灌輸管理思路,導致調解的成功率降低,加大了解決糾紛的成本,極大損傷了公民參與調解的熱情,降低了行政主體的威信。再者,一些調解工作人員收取一方當事人的賄賂,在調解中偏袒一方,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公開,極大地違背了依法行政的原則,導致了行政權力的濫用。

      三、完善行政調解的對策和建議

      通過以上的分析論證,我們可以看出在完善行政調解制度的過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就是權力制約。孟德斯鳩說過:權力導致腐敗,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地腐敗。這就要求我們不斷完善和強化權力制約機制,以促使行政調解向著更加理性、更加良性的方向發(fā)展。

      (一)堅持自愿原則

      1、程序啟動自愿。在調解程序的啟動上,必須經(jīng)各方當事人的同意,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否則,即使勉強達成調解協(xié)議,在事后的執(zhí)行上也極有很可能面臨執(zhí)行難的后果。

      2、調解過程自愿。調解過程中,行政機關應當保持中立,平等的對待各方,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在當事人的同意下,促成雙方互諒互讓,依法達成調解協(xié)議,解決糾紛。

      3、協(xié)議執(zhí)行自愿。調解協(xié)議達成后,行政調解主體應該監(jiān)督調解協(xié)議的執(zhí)行,在執(zhí)行出現(xiàn)反復與困難時,可以在法律規(guī)定的范圍內予以適當?shù)膸椭遣荒艹霈F(xiàn)偏袒一方的情況,更不能動用公權力強制執(zhí)行。

      (二)明確界定行政調解的范圍

      行政調解的范圍應包括:

      1、與行政管理有關的民事糾紛?,F(xiàn)代社會中,有關權利和利益的各種民事性質的糾紛日益增多,當法律有明確規(guī)定時,又因為行政調解具有便捷性、高效性,由行政主體去調解這些糾紛能夠及時迅速地化解矛盾,維護社會秩序和穩(wěn)定。比如說,《治安管理處罰法》第9條規(guī)定:對于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jié)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

      2、部分行政糾紛。其實,在現(xiàn)實生活中行政糾紛納入行政調解符合人們心理需求,有助于問題的解決,可納入行政調解范圍的行政糾紛一般包括,關于行政賠償、補償數(shù)額的爭議及行政主體自由裁量權范圍內的行政糾紛。所以,出臺專門的法律法規(guī),健全法律體系,完善法律法規(guī),統(tǒng)一法律依據(jù),對于行政調解的權力制約工作是極具建設性的一項措施。

      我國的法律體系中,有關行政調解的實體法尚無統(tǒng)一的法典,規(guī)定也較為分散,現(xiàn)有的有關調解的法律文件,也僅有司法部于1990年4月19日發(fā)布的《民間糾紛處理辦法》、《人民調解法》等,較為零散。然而挪威、美國都先后制定了《糾紛解決法》,歐盟和聯(lián)合國也正在著手起草倡導適用調解手段解決社會矛盾、糾紛的法律文件??梢?,行政調解是現(xiàn)代法律制度發(fā)展的一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我國應該適應社會的變革要求,盡早修訂相關法律,以填補相關法律空白。在條件成熟時,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應考慮制定統(tǒng)一的《行政調解法》,在《行政調解法》中,明確界定各種制度化調解機構的權限、效力、人員構成及資質條件,確定國家和各級政府對不同的調解所應承擔的資源投入、管理、監(jiān)督、保障的職責和權限范圍;解決調解以及其他糾紛解決程序與正式的司法程序之間的沖突,減少各種機制之間的沖突和重復,使包括司法在內的糾紛解決機制整體運行更為合理和有效;建立對調解的司法審查與救濟程序,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和社會公正。豏此外,賦予行政調解書一定的法律效力,對于行政調解權威性和執(zhí)行力的提高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完善行政機關調解的程序,強化調解協(xié)議效力

      1、申請和受理。在申請和受理階段,行政調解必須經(jīng)過當事人主動申請或同意,才能夠予以受理,進入調解程序,不能夠違背當事人的真實意愿,強行予以調解。

      2、引入監(jiān)督程序。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才能夠有效的預防腐敗。這一點可以借鑒行政處罰和行政許可中的聽證程序,使無利害關系的第三方參與到行政調解的過程中,作為整個流程的監(jiān)督者。

      3、回避的規(guī)定。回避是訴訟活動中普遍確立的一項保證裁判公正的原則。為了保證行政調解的公正,確保調解人員的公正無私,應當規(guī)定與一方當事人有利害關系的調解人員實行回避,對方當事人發(fā)現(xiàn)調解人員與另一方有利害關系的,也可向調解機關申請回避。

      4、強化調解協(xié)議效力。若一方當事人違反行政調解效力,另一方當事人不能從已達成的行政調解協(xié)議中獲得任何利益,只能重新尋找保護權利的途徑,這顯然不利于節(jié)約司法資源、不利于相對人權益的保護。要改變上述不利情況,只能強化行政調解的效力,實踐中,可以將其效力等同于合法有效的民事協(xié)議,當有一方反悔時,另一方可持協(xié)議直接要求法院進行確認。若經(jīng)法院審查,該協(xié)議合法、自愿,即應確認其效力,若一方不履行,則法院或者相關行政機關可以強制執(zhí)行。

      行政調解制度是糾紛當事人尋求行政救濟、解決社會糾紛的一種有效方式,但因在我國目前狀況下,發(fā)展并不是很成熟,還沒有充分發(fā)揮其解決社會糾紛,緩和社會矛盾,節(jié)約公共資源,促進社會穩(wěn)定的積極作用。因此,需要加以完善。

      注釋:

      豍張樹義.糾紛的行政解決機制研究—以行政裁決為中心[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177.

      豎崔卓蘭.行政法學[M].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210-211.

      豏崔春,袁峰.“我國行政調解制度的不足與完善探析”[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09(1):76.

      參考文獻:

      [1]張樹義.糾紛的行政解決機制研究—以行政裁決為中心[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

      [2]崔卓蘭.行政法學[M].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3]劉華,姚燕.簡述行政制度”[J].行政法學研究,2006(2).

      [4]白雪飛.“淺析行政調解制度的幾個問題[J].河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7(1).

      [5]日]棚瀨孝雄:《糾紛的解決與審判制度[M].王亞新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

      [6]李浩.“調解的比較優(yōu)勢與法院調解制度的改革”[J].南京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4).

      [7]張文顯.馬克思主義法理學—理論與方法論[M].吉林大學出版社,1993.

      [8]王名揚.法國行政法[M].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

      [9]崔春,袁峰.“我國行政調解制度的不足與完善探析”[J].現(xiàn)代商貿工業(yè),2009(1).

      作者信息:黃夢笛(1990年5月-),女,漢族,安徽宿州人,華東政法大學2011級憲法學與行政法學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馬 澤(1988年12月-),男,漢族,江蘇淮安人,華東政法大學2011級法制史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外國法制史。

      猜你喜歡
      權力制約范圍完善
      政府信息公開范圍研究
      翻譯條件與翻譯標準之間的關系
      青春歲月(2016年20期)2016-12-21 12:30:05
      我國當前主要醫(yī)療旅游糾紛的法律分析及對策
      權力再建構:解讀村委會與村民關系均衡發(fā)展過程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0:11:12
      論離婚損害賠償制度的不足與完善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57:20
      資本項目開放與完善國內金融市場的探討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11:45
      完善企業(yè)制度管理的幾點意見和建議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3:59:28
      加快發(fā)展現(xiàn)代服務業(yè)研究
      論公共服務政府購買范圍之拓展
      淺析腐敗問題及其相關對策
      智富時代(2015年7期)2015-07-04 04:46:11
      边坝县| 道真| 三江| 虹口区| 海安县| 临猗县| 集安市| 海原县| 华宁县| 上林县| 荆门市| 佛坪县| 台前县| 稻城县| 保德县| 皋兰县| 绍兴县| 盈江县| 沽源县| 满洲里市| 襄城县| 孟津县| 武宁县| 松桃| 乾安县| 陆川县| 丰都县| 武隆县| 眉山市| 莱阳市| 那曲县| 扎赉特旗| 汝城县| 钦州市| 乾安县| 阿合奇县| 抚松县| 南皮县| 大丰市| 灵山县| 来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