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琴 王爭光
摘 要:文學是說明人生、解釋人生的。人們可以在作品設計的境界中了解人生的真正意義,這是文學的必要,而不僅是消遣品。在五彩繽紛的世界里,文學的地位是什么呢?
關鍵詞:紅樓;隨感;讀書
我喜歡看書,看了多年的書。都說讀書使人優(yōu)美,我相信這句話的正確性。
我看史學,總以為文學是歷史的一面鏡子,在陶冶情操的同時,也給人帶來審美的享受、情感的滿足和思維的自由空間。對此,我深信不疑。一部《紅樓夢》不僅僅是寶哥哥和林妹妹的愛情絕唱,更是“賈王史薛”四大家族興盛衰亡的歷史見證。從史學的角度看,這部書更是大清帝國由盛到衰的歷史命運紀實。
在重新欣賞這部書時,我的心緒同樣隨著人物的命運而或起或落。
金蓮多舛的命運,掀開了那個令人迷亂的歷史時期的真實面紗。在令人扼腕痛惜的同時也叫人啞然失語,因為她從小被拐騙,連親爹親娘都不記得了。在“葫蘆村判斷葫蘆案”中,賈雨村也不愿認得她了。如此明了的案情,竟然會有一個離奇的完美結局。一大堆道貌岸然之徒,是那個社會的產物。大清已然走下坡路了,這誰也攔不住,當然也無人敢攔(有識之士沒折)!今天的法律規(guī)定:禁止拐賣婦女幼童。但是仍然有人膽大暴法,逍遙法外,類似事件暗地里還時有發(fā)生!
劉姥姥進大觀園給眾人帶來歡樂,我認為這份歡樂是源自內心的、最純的情愫。因為劉姥姥是個粗人,沒什么心計。難怪外出打工的農民那么受歡迎,他們不但可以給所到的城市帶來廉價的勞動力,還可以通過他們那純潔和高尚的品質、堅韌和剛強的意志、淳樸和謙遜的氣質、美麗和寬廣的胸懷影響并改變著城市——建設、美化、凈化那座城市!難怪彌留之際的鳳姐把巧姐托付給了劉姥姥!這叫人不得不佩服鳳姐的遠見卓識。
隨著翻看《紅樓夢》的頁數(shù)漸次增多,多至結束。原本平靜的心漸漸不平靜、漸漸憤慨、漸趨拍案,又漸至無語。
電影《金陵十三釵》與《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原本無緣,但因機緣巧合,也沾上親緣關系,這不得不佩服張導的技法高超。沖著這個名字,聽眾都想一睹為快,這是一部反映日本侵華的影片,很有看頭,這是后話暫且不提。據(jù)報道:作家劉心武為《紅樓夢》作續(xù)集,可惜我還沒看到呢!對此,我很是期待?!凹t樓”是“枝”,攀上這“枝”,不想成名都很難,更何況本來就是名人,也不稀罕!
走在校園的環(huán)形塑膠跑道上,有時會油然而生一個念頭:這是學校的活動場所——教育的大觀園!學校迎來一撥又一撥的參觀者、考察團,還有什么觀摩團的,很有一種“元妃省親”的味道——快樂并凄涼。上上下下忙乎一通,既達到了資源共享、互通有無的初衷,又實現(xiàn)了炫耀并宣傳自己的最終目標。最后皆大歡喜地慶祝一番,算是完事了結。
區(qū)域聯(lián)盟學校,搞教學觀摩展示,感覺就像《紅樓夢》中逢年過節(jié)慶壽什么的,在園中挑一個開闊場所,搭個臺、唱個戲什么的差不多。參與者均例行“看戲”,縣教育局的領導也直接參加,且煞有介事地組織觀摩、深入討論,最終評出一個大家一致認同的最優(yōu)秀的。暗箱操作固然不太可能,但《紅樓夢》中的有關賽事是可以摻假的,那是要指著你的鼻子笑罵的,其氣氛也是其樂融融的。
林家尤其重視教育,林父為林黛玉從小就請了個家教,林姑娘天資聰穎,接受《四書》《五經(jīng)》《烈女傳》什么的啟蒙教育,自不在話下。照今天的理念,黛玉算是個才女了,只可惜那時沒有今天的一本二本,否則保不準她就上了一本,甚至讀研讀博,說不準還會出國留學深造呢!林姑娘的才情,是在舉手投足之間的自然流露。而今,才氣是可以偽裝的——男性后腦勺懸垂的小辮是藝術家身份的標志,女性褪色的發(fā)髻是思想國際化的象征。
今天不是也有很多家長不辭辛勞地為孩子找家教嗎?我認為:這是現(xiàn)代教育改革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的必然產物之一;說白了:是遺傳!明里暗底搞的,多的去了,其動機酷似林父??上Я指冈缡牛詈罅止媚锶ゾ思疫^日子,不幸也早逝了,均無從對證,也無需對質。所以我有時想,我們的觀念是否應該更新一下:生理健康是立命之本,成才是立身之本,否則學得再多也是枉然。
咬文嚼字堪稱一流的林妹妹,令賈寶玉那廝好像沒少受氣,他們之間的表親故事,以今天的評判法則,可以說是徹徹底底的早戀了。難怪今天一些半大不大的少男少女會誤入情感的沼澤中去,說不準是文學給害的,所以讀的書要有所選擇;讀后也要進行思想的過濾和再凈化并吸收;如果能夠有所創(chuàng)造,那自然是更好——這可是讀書的最高境界了。
參加科舉考試是那個時代的心靈雞湯,灌輸?shù)淖罱K結果:寶哥哥了絕塵緣!項羽與拿破侖的論題鬧出的笑話,好像不只屬于那個年代吧!希望不要成為今人的悲哀!雖然不以文史知識衡量那些“超女”“魔男”的真正水平,但至少面對國人熱切的目光,總不至于顯得盛的水太淺,令那些非中國籍的地球人也覺得好笑吧!“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可理解為:強調讀書的專心一意,從實現(xiàn)短期的學習目標來看,這種做法值得肯定?!帮L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可理解為:不僅僅要專心一意地讀好書,還要關心“窗外”的天下大事,不論長短,還是從長計議的話,都應該仔細揣摩一下!
高爾基先生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還能帶給我們許多重要的好處:多讀書,可以讓你多增加一些課外知識。培根先生說過:“知識就是力量?!辈诲e,多讀書,既可以增長課外知識,也可以讓你感到渾身充滿了一股力量。這種力量可以激勵著你不斷地前進,不斷地成長。從書中,你往往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使你不斷地改正錯誤,擺正自己前進的方向。所以,書也是我們的良師益友。寧、榮二府中的孩子們是要讀書的,這是他們的家規(guī)。讀書,也應該成為當今孩子們健康成長的“規(guī)和矩”之一,這是必須的!
多讀書,可以開闊視野、增長見識、啟迪智慧,也可以使自己在學習中、工作上和生活中有所發(fā)現(xiàn)、有所創(chuàng)造,甚至有所成就;多讀書,可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寶庫,進一步懂得生活,可以提高自己的文采和對藝術的欣賞能力,可以變“下里巴人”為“陽春白雪”,從而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充滿情趣。大觀園里的“詩社”很是風雅。我們在心里這樣想:落魄的曹雪芹,很是不凡!
書籍到處可得,而且價廉物美。我們可以像呼吸空氣中的氧一樣吸收書中的營養(yǎng)。讀書有這樣么多的好處,而書籍又可隨時隨地買到,并且花錢不多。時間,工作之余也是足夠的;精力,二十歲左右的小伙子和姑娘們是充沛的。我常常納悶:剛走上工作崗位的大學畢業(yè)生——很忙:上網(wǎng)、吃零食、聊天、逛街……這種年齡,記憶力旺盛,分析判斷能力也已達到一定程度,且無家室之累,正是集中精力學習知識的黃金時代。中國有句古話:“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边B賈家的子嗣們都明白的道理,為什么“晚輩”就會說、不會做了呢?
難道真的要等到自己在曲折的人生中悟出應該多學本事的道理,想學的時候,由于年齡的增長,記憶力衰退,由于家庭的重負,精力集中不起來,那時想學也學不好了。與其那時悔恨終生,倒不如現(xiàn)在就努力學習。抑或“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蔽铱矗汉煤米x書,在書中汲取工作的精華,還是比較實惠的?!皩W海無涯勤是岸,云程有路志是梯。”“勤奮能點燃智慧的火苗,懶惰是埋葬天才的墳墓?!薄皹I(yè)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背晒Φ南矏?,永遠都是只屬于那些勤奮好學、勇于攀登的人們。
古人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可見,古人對讀書是情有獨鐘的。其實,對于任何人而言,讀書最大的好處在于:它讓求知的人從中獲知,讓無知的人變得有知。我最初讀《紅樓夢》是在初二的那個暑假里,起初的感受猶如攀登高山一樣,云里霧里的、不知所云;讀師范時再讀《紅樓夢》,漸漸頓悟,眼前呈現(xiàn)出仿佛九疊畫屏般的開闊視野。于是,便像李白在詩中所寫到的“廬山秀出南斗旁,屏風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
在書籍的帶領下,我們可以不斷歷練自己的意志,而我們的心靈也將漸漸地走向成熟。
讀書能夠蕩滌浮躁的塵埃污穢,過濾出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靈之氣,甚至還可以營造出一種超凡脫俗的嫻靜氛圍。讀書,何樂而不為呢?
在五彩繽紛的世界里,文學的地位是什么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這是紅樓內外的人物給我們的啟示。
參考文獻:
曹雪芹.紅樓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作者單位 王素琴:江蘇省漣水縣金城外國語學校 王爭光:上海市長興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