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鳳
自主學習是指學生自我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的一種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和積極狀態(tài),它既是一種學習方式,也是一種教學方法。那么,如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下面就結合課堂教學,談談我的幾點做法:
一、重視以趣導學,激發(fā)學習興趣
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兒童是有主動性的人,他們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動必須以某種興趣做先決條件?!爆F(xiàn)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學的目的不在于教師講授多少知識,而在于能夠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全過程中來,通過自己的思維活動和動手操作獲得知識。所以學生一旦有了學習的興趣,他們就會主動、積極執(zhí)著地去探究,使學習獲得明顯的成效。教師要根據(jù)學生和教材的特點,運用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如講授《背影》時,針對現(xiàn)在的孩子多為獨生子女,和母親關系很好,卻對父親多怨言,而難以理解課文中的父親對孩子的一片深情這一情況,我先讓學生自由訴說自己對父親的不滿,然后向學生講述了我的父親疼愛我的小故事。這樣,學生很快明白,父親的愛是深沉的,在表面上往往看不出來。在我的引導下,學生們紛紛發(fā)言講述自己和父親的故事。通過聯(lián)系生活,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把握就更全面更深刻了。我在教學中注意抓住學生感興趣的事情,把它們引入新課中,提供學生參與的機會,使學生享受到成功的歡樂,漸漸地學生對語文產生了興趣,從而產生了主動學習的愿望。
二、注重以情感人,激起學習欲望
以情感人是語文課的重要特點。誠然,教學要講究邏輯力量,但邏輯力量有時并不能“征服”學生,而教師那負載著濃郁熾烈情感的形象性描述卻讓他們往往很難“抗拒”。只有抱著掏心挖肺的心態(tài),帶著懇切無比的語氣朗讀才能體會到《出師表》中諸葛亮“鞠躬盡瘁,死
而后已”的良苦用心。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情感對于學生來說,是導體,是火種,教師需要善于將自己對教材的感受及情感體驗傳導給學生,這叫做以情動情。因此,語文教師應盡可能從本學科的特點出發(fā),融知識的豐富性、生動性、靈活性于教學,用妙趣橫生的語言,輕松自然的情調,清除學生的畏難心理,培養(yǎng)學生的愉悅情緒,激起學生對語文的學習欲望。
三、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鼓勵樂于探究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人的內心里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總想感到自己是一個發(fā)現(xiàn)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庇纱丝梢姡骄啃詫W習方式是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要方式。學起于思,思源于疑,問題是思維的起點,又是思維的動力,作為一種學習方式,探究性學習重點要引導學生在學習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鼓勵學生樂于探究,進行探究性學習,讓學生自悟自讀,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自己解決問題。教師還應重視問題的形成過程,讓學生有獨立思考的時間。教師還應提示、引導學生分析問題的形成過程,當學生的思路阻滯時給予疏導,認識模糊時給予點撥,表達不暢時給予幫助。鼓勵學生敢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在教師講課時敢于“插嘴”,敢于對老師說“不”。例如教學《黔之驢》,這是一篇寓言,對其主題思想,我在教學中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可以從多個角度來概括本文主題。多數(shù)學生從驢身上概括出本領的重要性,而有個學生在閱讀后提出兇猛的老虎不是作為兇狠的代表,而是一個不怕困難,敢于嘗試的勝利者。這個學生能從老虎的身上概括出不同的主題,我充分肯定他的回答。通過這些問題的創(chuàng)設,學生們個個都會積極投入到探究解題活動中,思維顯得非?;钴S,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學生在學習中得到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獲。
四、加強師生互動,引導自主探究
德國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不好的教師傳授真理,好的教師讓學生發(fā)現(xiàn)真理。”課堂教學中,需要教師轉換角色,放棄權威,以師生平等的心態(tài)實施教學,給學生營造一個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氛圍,營造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都有充分的心理安全與自由度,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學生思維的潛能,自主探究,使他們做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主人。如教學《春》一文,在拓展延伸課文的訓練時設置三道練習題:1.寫出有關春天的成語、俗語、對聯(lián)、詩詞等,寫得越多越好;2.從春花、夏雨、秋風、冬雪中選自己感興趣的專題寫一段話;3.根據(jù)文中的某段描寫,畫一幅描繪春天的畫。要求學生從中任選一題,教師也要從中完成一題。這種設計充分體現(xiàn)師生互動、交流合作,同時也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給學生自由發(fā)揮的空間,讓學生在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將學習由課內向課外延伸。這不僅豐富了學生知識,培養(yǎng)他們全面的素養(yǎng),并且在展示作品的過程中,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五、引導學以致用,完善自主學習
學生做到了樂于自主探究以后,教師還應該引導學生把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踐中。學以致用,以用促學,就是要在實踐中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進一步理解、領悟所學的理論,從而反過來促進學習的深入。閱讀和寫作是語文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語文知識的綜合展現(xiàn),學生語文基礎知識掌握好了,并不等于他的閱讀和寫作水平也提高了,針對這一點,教師應引導學生學以致用。如學完朱自清的《背影》這篇課文,學生在深刻地領會了文章的主題后,我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再舉出一篇表現(xiàn)父母親對子女無私的愛的文章。大多數(shù)學生的回答是初一學過的《小巷深處》(林莉),然后我讓他們思考這兩篇文章的異同。通過這樣的方法讓學生從比較閱讀中悟出新的知識,從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實踐證明,學生通過自主學習,感受到了學習語文的樂趣。這樣既提高了教學質量,又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自覺學習的精神,同時還讓學生發(fā)展認識了自己,塑造出了優(yōu)良品格。
(責任編輯韋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