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興文
在長期的作文教學中,大家往往認為寫文章是學生的事,改文章則是老師的事。在老師心中,小學生的知識結構還不夠完善,判斷、評價能力也不太強,不肯也不敢放手讓學生改。作為長期在農(nóng)村小學從事教學工作的我就更不敢放手,我一直認為農(nóng)村小學的學生接觸外界較少,每天以教室——食堂——宿舍三點為一線,同時多數(shù)家長的思想還未發(fā)展到為孩子開闊視野而買書的地步。另外,當前學生安全又是學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學校不輕易組織或者干脆不組織學生外出郊游,擴大視野,增長見識。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讓我一天到晚忙于批改作文中,常常是費力不討好,每次辛辛苦苦改了,既下來眉批,又下來總批,可學生拿到作文本看一下等級和評語就擱置一邊,有的連已勾畫出的錯別字都不改正,更不用說根據(jù)評語重新修改了。
在一次閱讀中,我偶然讀到了葉圣陶先生的話。他說“學生作文教師改,跟教師命題學生做一樣,學生都處于被改地位,能不能變一變,讓學生處于主動地位呢?假如著重在培養(yǎng)學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師只給些引導和指點,該怎么改讓學生去考慮決定,學生不就處于主動地位了嗎?養(yǎng)成自己改的能力是終身受用的。”這句話撞擊著我的心靈,讓我眼前一亮,興奮地思考著如何把作文修改權利還給學生。雖然小學生的知識能力還不夠完善,但這并不影響教師培養(yǎng)學生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和習慣,因為他們具有向上心和好奇心。教師只要引導得法,對學生修改作文的過程能恰當?shù)目隙?、鼓勵,善于巧妙地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作文修改中的成功和進步,就能滿足學生的成就感。為了進一步增強自我修改作文的能力,就會努力去修改自己的作文。為此,我在反思以前作文的教學之后,又進行了以下嘗試。
首先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應讓學生明白文章不僅是寫出來的,也是改出來的。如曹雪芹“批閱十載,增刪五次”才成《紅樓夢》。清人唐彪說:“文章不能一作更佳,須頻改之方入秒耳,此意學人必不可不知也?!笨梢?,文章“入妙”須“頻改”,而只有在頻改中才能領悟到文章入妙之法。寫作文是一種潛能,需要老師去喚醒,去挖掘。在嘗試初期,我放手讓十個作文基礎好的學生修改自己的文章。當然這個“放”并不等于老師可以撒手不管,而仍要在老師啟發(fā)引導下,讓學生自己通過反復實踐去把握修改的方法。我啟發(fā)引導的步驟是:
1、自我修改 。①在修改時,讓學生朗讀習作,自我監(jiān)聽。做到初讀改錯漏,重讀改病句;②采用默讀分析的方法,思考是否圍繞中心選材,段落層次是否安排合理,詳略是否得當?shù)取?/p>
2、口頭互評互改。教師先對這十個學生的習作有針對性地選擇幾篇作為例文,先傳閱,再進行口頭評議,在評議時,既要肯定優(yōu)點,又要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和怎樣修改。發(fā)言者必須有理有據(jù),小作者可以解釋反駁,大家互相討論,達成共識。
3、修改符號和標準。統(tǒng)一修改符號是讓學生在自改和互改中能準確運用及修改。統(tǒng)一修改標準是讓學生在修改時作參考,明白修改作文要從哪里入手。這個修改標準主要從擬提題(除命題作文外),卷面,錯別字,語病,標點符號,表達方式,創(chuàng)意以及字數(shù)等方面修改。
4、寫評語。標準制定好了,該寫評語,怎么寫呢?可以大家商量著寫,也可各自寫,然后簽上自己的名字。但有一點硬規(guī)定,不管采取什么方式,寫出來的評語中缺點不能比優(yōu)點多。我這樣規(guī)定有兩個目的:一是這樣寫出來的評語更能令人接受;二是改的同學能將眼光更多的放在別人的優(yōu)點上,無疑會學到更多的東西。當我看到他們的評語時,發(fā)現(xiàn)語氣都比較生硬(如語句通順,字跡工整,恰當?shù)赜昧撕芏嗪迷~好句……)這樣的評語很難引起小作者的注意,也會難以激發(fā)學生寫作的興趣。為此,我和他們平等的位置,擺著互相學習的態(tài)度,用對話的形式去寫,如你的字寫得很工整,我要向你學習;我看了你前面的文章覺得你的寫作能力提高的很快,希望你能繼續(xù)發(fā)揚……
5、再作文。這一階段是學生根據(jù)評語再次修改,修改時引導學生要細心觀察,認真作文,說真話……只有這樣作文才能真正成為學生心靈釋放最好的地方,對自己心境最好的詮釋,是自身完美的挑戰(zhàn)。
通過一段時間的“蹲點”,手把手的教了之后,這十個同學的評改作文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這以后,我把這種方法推廣到全班。把全班同學分為十個小組,每五個成員,由那十個同學擔任組長,效仿我的啟示引導本組成員進行評改。
在經(jīng)過一年的訓練后,大多數(shù)同學在互相評改中積極性非常高,改到好文章便知道自己的不足,改到差的則能指出作文的缺點,評改時又詳細又具體,等于寫了一篇作文。可以說,每個同學在互相評改中,寫作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修改是一個長期鍛煉的過程。我們不要奢求幾次就能見效,要記?。鹤鍪裁词露假F在長期堅持。
(作者單位:河北省隆化縣廟子溝鄉(xiāng)中心小學 068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