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骨》中利昂與梅森形象分析

      2013-04-29 18:42:52林燊
      文學教育·中旬版 2013年6期
      關鍵詞:刻板印象解構重構

      [摘 要] 本文運用霍爾關于身份的可變性的觀點,通過對《骨》中利昂和梅森的形象分析,展現(xiàn)了伍慧明在解構刻板化描寫、重構華裔美國人形象并證明身份的可變性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同時闡明了她的觀點,即在多文化語境下,華裔美國人具備重建自己身份的能力。

      [關鍵詞] 刻板印象;身份;解構;重構

      早期華人移民美國的歷史是一部辛酸的血淚史。美國主流文化將其歪曲為陰陽怪氣、缺乏男性氣概的弱勢族裔,其中最為典型的刻板形象當數 “黃禍”的化身傅滿洲和“模范族裔”的代言人陳查理。自此,華裔美國人的形象在話語層面被刻板化、固定化、永久化。因此,顛覆主流話語、客觀公正地重建華人形象、確立恰當的文化身份至關重要。這正是《骨》所肩負的一個重要使命。

      一、解構刻板印象

      表面上看,伍慧明耗費大量筆墨所刻畫的“父親”利昂似乎印證了西方對華裔男性的刻板化描寫。他不切實際,“做事從來都是虎頭蛇尾”(伍慧明,10);妻子嫁給他“圖的是方便”(10),婚后卻給他戴了綠帽子;不僅婚姻失敗,苦心經營的洗衣店也破產了。而他應付失敗的對策只有逃避:出海,搬回三藩公寓,或找個人出氣。這些似乎都表明利昂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但細心研讀,我們便不難發(fā)現(xiàn)真實的利昂也有其可愛之處。對媽和三個女兒,他都以自己的方式去愛她們包容她們,即使對繼女萊拉也視同己出?!八麤]命地干活兒,一干就是兩份、三份,白天夜里都不停。沒完沒了地加班”(96),努力工作維持生計。事實上,一旦他真心投入工作時,他也能把事情完成得很好。因此,這一悲劇性人物不僅值得同情,也同樣值得尊敬,其不幸有著更為深層的原因。

      但遺憾的是,美國并不接納他。早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隨著華人移民人數大幅度增加,這些黃皮膚的外來移民越來越受到憎惡和歧視,尤其是1882年美國國會通過了《排華法案》后,華人的處境愈加艱難。“排華法案、反混血法律及設立天使島作為華人移民地‘過濾中心”(單德興,200),不僅將大批華人移民擋在美國大門之外,更體現(xiàn)了當時高漲的反華排華情緒。1906年舊金山的地震和火災將當地的移民記錄毀于一旦,相當多的中國公民借機以美國公民的身份進入美國。利昂就是這樣一個“紙生仔”(paper son)。雖然得以踏進美國,但卻頂著一個虛假的名字和身份,這不僅意味著利昂的真實身份已丟失,也預示著他將不得不面對身份認同的困惑。同時,作為“紙生仔”,利昂將被迫在“以后的一生中永遠不說真話(否則會有被遣返的危險),要終身忍受種族歧視與排斥而緘口不語”(陸薇,220)。

      成功通過天使島的審查,懷著滿滿的希望踏上這片土地,利昂的美國夢卻接二連三被無情地打破了。找工作、找房子,一次又一次被拒之門外。四處碰壁使得他心灰意冷,逐漸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八嬖V梅森他的注意力再也集中不了了,他說他覺得他的大腦和內心之間被什么東西隔開了”(45)。這個他無法言清的“東西”就是美國社會的種族歧視和一再拒絕,使得他從來沒有機會真正去實現(xiàn)他的夢想,也使得他對自己的未來失去信心。他努力地付出,得到的卻是唾棄。雖然身在美國,他卻一直遭到排斥,從未得到主流社會的認同,無法確立自己在美國的文化身份,因此顯得非常的浮躁、不安、憤怒、絕望。

      二、重塑正面形象

      從外表上看,梅森與被主流文化女性化的華人男子形象大為迥異。他長得帥,身體修長挺拔但很結實,像大多數白人男子一樣留著長頭發(fā),“頭發(fā)里總有一股淡淡的金屬味道”(40)。這一形象不僅融合了中西方男子的特點,更突出了梅森的男子氣,向世人展示了一個健康且充滿男子氣概的華人男子形象。

      國文化,摒棄其中的糟粕。他注意到許多中國人沉溺賭博,令他覺得賭博“太中國味兒”(172),他自己堅決不參與。更重要的是,個人主義已經深深植根于他心里。他愛萊拉,同時也明白他們是兩個獨立平等的個體,因此他非常體諒她、尊重她的意見,從不將自己的想法強加于她。即使很想結婚,不滿她一再拖延,他也從不強迫她或指責她,僅僅提醒她不要拖太久。

      三、身份建構

      霍爾提出,身份“持續(xù)不斷地處于改變和轉化的進程當中”,更強調的“與其說是‘我們是誰或‘我們來自何方,不如說是我們可能會成為什么“(霍爾&杜蓋伊,4)也就是說,隨著社會文化背景的變化,身份也是可變的、相對的,而非一成不變的。

      對于利昂來說,他渴望獲得美國社會的認可,一生都在尋求主流社會對其美國身份的認同。但種族歧視和政治壓迫殘酷地將他邊緣化,使他像鬼魂一樣徘徊在美國文化的大門之外。即使身在美國,也無法確立自己在美國文化中的位置。而另一方面,遠離故土多年以及丟失梁爺爺的遺骨又暗示著他客觀上對中國文化的背離。游蕩在中美兩種文化之間,他無法找到切合當前生存狀態(tài)的文化身份,他所遭遇的這種身份的尷尬和困惑正證明了身份的可變性理論,從而推翻了身份是固定不變的謬論。

      同時,身份的可變性理論也為身份重構提供了可能性。“身份鑒識認同永遠不會被完全地和決定地制造;它們被不間斷地重組”(霍爾&杜蓋伊,18)這便意味著被刻板化的華裔男性可以憑借自己的努力,重新構建符合自身情況、真實反映自身處境的身份。因此,在多文化語境中,華裔男子不僅可以擺脫套在他們身上的刻板印象,也有可能且有能力為自己創(chuàng)建新的身份。

      參考文獻:

      [1]單德興.重建美國文學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2]霍爾,斯圖亞特&杜蓋伊,保羅編著,龐璃譯.文化身份問題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10.

      [3]陸薇.走向文化研究的華裔美國文學. 北京:中華書局,2007.

      作者簡介:林燊(1980—),女,廣東省潮州市,韓山師范學院,學歷:本科碩士,職稱:講師,研究方向:英美文學。

      猜你喜歡
      刻板印象解構重構
      長城敘事的重構
      攝影世界(2022年1期)2022-01-21 10:50:14
      還原
      解構“劇本殺”
      金橋(2021年6期)2021-07-23 01:27:14
      北方大陸 重構未來
      于強 保持真實,從生活中解構設計之美
      彭濤形而上的現(xiàn)世解構
      中國周刊(2018年4期)2018-05-15 02:57:58
      北京的重構與再造
      商周刊(2017年6期)2017-08-22 03:42:36
      豪車交通事故報道中媒體刻板心理及對策分析
      今傳媒(2016年12期)2017-01-09 08:29:19
      恢復高考至今圖書館員刻板印象變遷研究
      污名視域下“屠呦呦獲獎事件”解讀
      蛟河市| 收藏| 文山县| 五华县| 襄城县| 仪征市| 库尔勒市| 登封市| 云梦县| 华安县| 宿松县| 湖南省| 民丰县| 抚顺市| 光泽县| 右玉县| 渝中区| 麻江县| 专栏| 永德县| 毕节市| 镇沅| 和田市| 黑山县| 孟州市| 德安县| 大方县| 九龙县| 万全县| 界首市| 浦县| 佛学| 洱源县| 南木林县| 德州市| 湘潭县| 台湾省| 酉阳| 阿拉善左旗| 西畴县| 庄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