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
摘 要: 地方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是教學科研的根本保障和文化建設的關鍵。作者分析了地方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與利用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并結合自身在圖書館的工作經驗,提出了幾點建設性意見。
關鍵詞: 地方高校圖書館 數字資源建設 成效評估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地方高校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發(fā)生了改變。各高校圖書館不再單純以館藏面積、人均藏書冊數為衡量標準,而是以資源特色、服務特色、技術手段綜合評價。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地方高校圖書館的館藏資源雖然還是以紙質館藏為主,但是數字館藏的比重明顯加大。據統計,目前各高校圖書館都購買或自建了一些數字資源,如何把握購買的數量?如何提高數字資源的利用率?如何發(fā)展才能體現本館特色?如何實現數字資源區(qū)域共建共享?這是新世紀、新環(huán)境下地方高校圖書館面臨的重要課題。
1.地方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與利用現狀
縱觀圖書館自動化的發(fā)展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1]:第一階段為初級階段,即圖書館自動化管理集成系統發(fā)展階段;第二階段為過渡階段,即圖書館通過網絡進行全球化、整體化的電子文獻信息服務階段;第三階段為高級發(fā)展階段,即數字圖書館階段。目前,地方高校圖書館的建設基本上處于向數字圖書館過渡的階段。調查統計分析發(fā)現,地方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按照購買方式可分為三個部分:購買的數據庫、自建的數據庫和試用數據庫,其中以購買數據庫為主。按照使用語言可以分為:中文數據庫和外文數據庫。按照數據類型可以分為:文摘數據庫、全文數據庫和影音數據庫等。以湖南省為例,根據對湖南省31所高等院校圖書館的數字資源的統計,結果在中文資源方面:CNKI系列數據庫、萬方數字化期刊數據庫、維普期刊數據庫、超星數字圖書館、讀秀知識庫、湖南高校數字圖書館中文資源這六種資源每個高校都購買了,其次是人大復印資料、英語學習數據庫。在外文資源這塊:排在第一名的是EBSCDHost外文數據庫,第二名的是Special Scidbs外文數據庫,接下來是Emerald全文期刊數據庫、Cambridge Journals回溯數據庫、Springer外文期刊全文數據庫、Gale Academic onefile數據庫、ACS全文電子期刊數據庫、AIP/APS全文期刊數據庫。從數量上看各高校所購電子圖書、期刊論文、碩博士學位論文最多,各種標準、法規(guī)相對較少,自建數據庫比例不高,統計結果顯示:31所高校自建數據庫的有12所,不足40%,其中排名第一的有9個自建數據庫。雖然部分高校自建了數據庫,但不少為隨書光盤庫、學士學位論文庫、各種考試資料庫,缺乏民族區(qū)域特色或者本校館藏特色。近幾年,地方高校在硬件建設、軟件服務、數據庫建設等方面都進行了不同程度的調整與完善,逐步實現圖書管理資料自動化、一體化,但數字文獻信息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2.地方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與利用的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高校數字化校園建設的迅猛發(fā)展,地方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建設取得了很大進展,但依然存在薄弱環(huán)節(jié),在發(fā)展進程中還存在許多需要克服和解決的問題。
2.1資金不足的問題。
資金不足是阻礙地方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主要因素。無論是硬件購置、軟件更新,還是信息資源的建設、人員的培訓、館藏資源的數字化都需要充足的資金。地方高校圖書館屬于教輔部門,分配到圖書館的經費本身就不多,還要用于圖書館的日常運作,不可能完全投入數字資源的建設中,因此資金不足使高校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建設舉步維艱。
2.2數字資源質與量的問題。
在網絡信息時代,任何單一的圖書館都不可能擁有世界上所有的信息資源,也沒有必要將所有的信息資源收集齊全。許多地方高校盲目追求數字資源的數量,造成數字資源大量重復,比較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數據庫可知,兩個數據庫包含的期刊都有8000多種,中國學術期刊全文數據庫主要收錄的是社會科學方面的期刊,兼收部分科技類核心期刊,而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數據庫主要收錄的是科技方面的期刊,兼收部分社會類核心期刊。兩個數據庫收錄的期刊雖各有側重點,但大部分都是重復的。以綜合性院校為例,圖書館若同時購買這兩個數據庫,則勢必重復購買某部分數據。國外著名外文數據庫在資料的新穎性、價值性及數據量上要遠高于中文數據庫,在提高高校科研能力及學術水平上具有不容置疑的優(yōu)勢。地方高校由于其科研能力弱、讀者專業(yè)英語水平有限等自身劣勢,讀者對外文數據庫的需求與高層次學校相比有很大差距,因此,地方院校圖書館在外文數據庫的建設上應根據實際需要選擇,不要盲目攀比。
2.3特色數據庫建設有待進一步完善。
特色數據庫是未來圖書館的重要組成部分,協作收藏是傳統圖書館向數字化轉型的發(fā)展趨勢。因此,地方高校圖書館必須創(chuàng)建特色文獻資源數據庫,在內容選擇和編排上要具有鮮明的資源特色,努力做到“人無我有,人平我優(yōu),人優(yōu)我特”,建設特色圖書館。
2.4數字資源利用率問題。
各地方院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增長迅速,但由于傳統閱讀觀念的偏差,學校對數字資源宣傳力度不夠,數字資源檢索系統的不熟悉,讀者喜好等原因,地方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利用率不高。問卷調查統計結果顯示:以我校為例,3%的學生大學四年沒進過圖書館及圖書館網站,10%的學生根本不知道圖書館有數字資源,60%的學生偶爾利用數字資源,只有30%的學生經常使用圖書館的數字資源。
2.5圖書館館員素質問題。
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時代是“人機結合”的時代[2],涉及圖書情報、計算機科學、通信科學等領域,網絡環(huán)境下的圖書館館員既要精通圖書情報專業(yè)知識,又要具備計算機技術知識,還要具備一定的外語能力和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即復合型人才,而地方高校數字圖書館建設面臨的首要問題是缺乏復合型人才。圖書館歷來被稱為“三后基地”,基本都是安排一些需要解決工作的家屬,圖書館學專業(yè)出身的很少,為滿足發(fā)展的需要,各高校圖書館都在引進專業(yè)人才,但是對于整個圖書館來講,專業(yè)人才所占比例還是很小。
2.6考核評價問題。
伴隨著高校圖書館建設步伐的加快,數字資源已在圖書館的建設過程中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其相關的評價體系應盡快完善。目前地方高校圖書館每年購買數字資源的依據有兩個:一是參照兄弟院?;蛘呤侵攸c院校,二是經驗論,即依據采購員的經驗。這樣地方高校圖書館的數字資源的數量和質量都難以很好地滿足各方面的需求,既很大程度地造成各種資金的浪費,又讓各種數字資源大量閑置。因此,數字資源評估體系的缺乏,是整個數字資源利用過程中的一個重要弊病。
3.地方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與利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的解決對策
在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這項系統性工程中,地方高校圖書館需要優(yōu)化配置、共建共享、體現特色、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服務水平、開展科學合理的考核辦法。
3.1優(yōu)化數字資源配置。
在圖書館資源建設過程中,配置一部分數字資源對于任何一個高校圖書館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地方高校圖書館對數字資源建設經費的投入明顯不足,遠不如“211”、“985”大學,他們既要用足經費,更要用好經費。如湖南某高校圖書館,1年各類文獻資源購置經費約300萬元,其中數字資源投入約100萬元,建設經費缺口很大。因此,地方高校圖書館在數字資源建設上,一方面需要加大經費投入力度,另一方面需要合理選擇數字資源,突出重點學科。即在購置數字資源時一要考慮經費分配問題,二要對欲引進的數字資源進行預購評價。目前廣泛采用以下5個評價指標加以決策:數據庫的內容,檢索系統及功能,數據庫商提供的服務、存檔、價格,經過反復調查、醞釀、選題、試用、評估等,最后再做決策[3]。特別不應盲目攀比外文資源,應根據本校的學科設置、讀者學術水平和科研能力等多方面綜合考察,確立一個最適合本校讀者實際的外文數據庫采購方案。另外,還可采用試用庫的運作方式等達到一定閱讀量以后,得到多數讀者的認可后再正式購買,這樣既可滿足本校讀者對各種數字資源的需要,又不至于因為盲目購買而導致某些數字資源的閑置和資金的浪費。
3.2加強資源合作,開展共建共享。
網絡信息時代,任何圖書館都不可能擁有世界上所有的信息資源,也沒有必要收集齊全所有信息資源。地方高校圖書館應該多加強合作,合理開展資源共建共享。一方面加強同城同系統區(qū)域內資源合作、資源共享,另一方面加強與異地高校圖書館的資源合作。為把數字資源建設納入整個地區(qū)、國家乃至全球的信息網絡體系做好準備,逐步形成共建共享聯盟,提高地方高校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效率與效益,使圖書館成為一個“沒有圍墻的圖書館”。
3.3加強特色數字資源建設。
隨著信息時代和知識經濟的到來,特色數字資源作為信息資源的“精品”,對于高校來講,特色學科是學校發(fā)展的重點,圖書館可以為學校的特色學科創(chuàng)建數據庫,如:中南大學的重點學科導航和有色金屬文摘數據庫、湘潭大學的紅色旅游資源數據庫等。此外,還可以根據學校所在城市的特點開發(fā)特色數字資源,如湘潭大學的毛澤東數字圖書館、吉首大學圖書館的沈從文文獻資料中心等。
3.4加大數字資源的宣傳力度。
為獲得第一手資料,我做了一次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以某高校為例,3%的學生大學四年沒進過圖書館及圖書館網站,10%的學生根本不知道圖書館有數字資源,60%的學生偶爾利用一下數字資源,只有很少的30%的學生經常使用圖書館的數字資源。這足以說明我們在數字資源的宣傳推薦上做得很不到位,這正是造成數字資源利用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圖書館必須采取多種形式積極宣傳推薦各種數字資源。首先,加大宣傳力度,如海報、橫幅、廣播、校內報紙、宣傳材料、講座、電子屏顯、手機推送、郵件推送、網絡公告、網絡課堂等。其次,進行專門的宣傳月活動或大型比賽活動,如開展數字文獻宣傳月活動,全方位地宣傳介紹圖書館的數字資源及其使用方法和技巧,或者定期舉辦數字文獻搜索技能大賽,激發(fā)學生對各種數字文獻使用的熱情和興趣。再次,通過建立學科館員制度進行針對性的宣傳。利用學科館員與具體院系讀者直接見面機會多的優(yōu)勢,有針對性地進行數字資源宣傳活動。然后將文獻信息檢索課納入學校正常教學計劃,使學生的信息素質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高。最后,舉辦各種培訓班,如新生入館教育培訓班、數字資源專題培訓班等。
3.5提升館員的綜合素質,提高信息服務能力。
現代化的圖書館信息服務對館員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加強對館員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培訓,而且要提高館員的洞察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更要加強對館員的文獻信息理論知識、計算機的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yǎng)和考核。在數字化建設過程中,必須培養(yǎng)和引進各種館藏優(yōu)秀人才,給圖書館配備獨立的自動化設計專員和維護人員,成立專門的網絡資源建設機構??傮w而言,現代化、高效、優(yōu)質的人才隊伍是實現圖書館數字資源的建設、維護、管理、利用一體化的關鍵。
3.6構建科學合理的成效評估體系,開展有效監(jiān)督。
成效評估是以圖書館讀者為中心計劃和評估圖書館項目或服務的一種方法[4],這些項目或服務用以解決特定讀者的需求并設計達到改變讀者的目的[5]。圖書館數字資源服務成效評估指標體系包括數字信息資源提供指標體系、服務能力指標體系、服務過程指標體系、讀者評價指標體系。采取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評估指標,即需要對每個具體的評價指標設置加權系數,進行最終的評價。評估者還可根據一定的目的選取適當的指標進行質量評定,對某項工作程序做出改進[6]。例如服務的水平、人員的素質、人員培訓和讀者教育的質量,諸多不確定因素的考量需要在具體評估操作中給予更多關注。構建科學、合理、系統的圖書館數字資源服務成效評估指標體系,并把它作為衡量圖書館管理水平和作用效能的主要標準之一,是現代圖書館進一步提高讀者滿意度及服務質量的必然選擇。
4.結語
完善地方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是信息時代社會發(fā)展的客觀要求,是新世紀、新環(huán)境下地方高校圖書館面臨的一項重要課題。只有在不斷提高地方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保障程度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共建共享聯盟,才能促進地方高校的發(fā)展,并形成數字資源建設保障體系,進而在更大范圍內更合理地實現資源共享。
參考文獻:
[1]馮向春.高校圖書館對校內數字化教學資源的整合研究[J].圖書館,2011(1):100-102.
[2]周慶紅.提高高校數字資源利用率的可行性研究[J].圖書館,2010(5):68-70.
[3]秦波,鄒麗紅.淺談地方高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的構想[J].現代情報,2008(3):99-101.
[4]寧耀莉.圖書館數字資源服務成效評估指標體系研究[J].圖書館學刊,2013(2):78-80.
[5]Rhea Joyce Rubin.Demonstrating results:usingoutcomemea-surement in your library[R].For the PLA(Public LibraryAssociation)spring symposium,2007(3).
[6]張紅霞.圖書館質量評估體系與國際標準[M].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08.
基金項目:湖南城市學院科技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2xj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