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鵬
【摘要】新的高考形勢下,物理處于一個比較尷尬的地位,教學不能占用學生的太多的時間,畢竟先看語、數(shù)、外三門總分,而本科又有B級的等級要求。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提高學生的物理水平,達到基本要求,一直困擾著各位同行。本人從自己幾年的高三教學中得到一點啟發(fā),在此拋磚引玉和大家共同探討如何提高物理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考 物理教學
自從2008年江蘇高考改革以來,物理選修實行等級制,而劃本科線只看語、數(shù)、外三門總分。語、數(shù)、外三門總分是進本科院校的一道坎,而不同本科院校對選修學科又有一定的要求。這就給學校、教師、學生帶來了極大的困惑和矛盾——如何處理好三門主科和兩門選修學科之間的關系。在盡量少用課后時間的情況下如何使選修學科不拖后腿,一直困擾著高三畢業(yè)班的老師們。本人在幾年高三教學中得到一些啟發(fā)和方法,在此和各位探討。
一、對現(xiàn)行物理考綱的認識
最近兩年物理高考要求整體變化不大,較“3+2”時期難度降低了。就2010年而言,在2009年的基礎上有了微調(diào),考點由110個減少到108個,選修3—3、選修3—4和選修3—5已經(jīng)沒有II級要求,意味著這部分要求并不會太高,考試重心進一步前移,力學和電磁學重點地位更加突出。2010年高考中許多考題能在課本上找到“原型”,這就要求老師在高三復習中方法得當、定位準確。
二、如何提高課堂效率
1.用心選題、精心備課,明確例題的目的性。筆者認為可以盡量將知識點附在實際題目中,有時往往一個小小的例題可以加深學生對某個概念更深的理解。例如在講勻變速直線運動規(guī)律的時候我想強調(diào)位移公式s=v0t+1/2at2的矢量習性,我舉了這樣的一例子:從離地面10m的地方以10m/s的速度豎直上拋。問此物體經(jīng)多長時間到達地面?(忽略空氣阻力)很多同學對此物體的運動過程采取了分段的分析方法:向上勻加速到速度為0,再自由落體。其實豎直上拋運動到落地加速度是不變的,因此可以向?qū)W生提供另一方法:取豎直向上為正方向,在使用s=v0t+1/2at2,時v0=10m/s,a=-10m/s2。這樣可以讓學生對s=v0t+1/2at2的矢量性有更深的理解。
2.教師上課要有激情,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國教師教育指南》中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闭n堂是整個教學實施的一個核心部分,老師應該抓住學生的心,在課堂教學中應該充滿激情,充分應用語調(diào)的變化、恰到好處的肢體語言、形象生動的物理情景的模擬和講述,鼓勵學生積極思考,用肯定的眼光去看待每位同學的解題情況。我在教學過程中一向鼓勵學生在我課堂上大膽地提出質(zhì)疑,其實往往爭論過的某知識點學生對它的認識、印象更深刻。
3.課堂上針對訓練必不可少。對于高三的教學工作大家都感覺時間緊、內(nèi)容多,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總感覺時間不夠用,由此產(chǎn)生了一個大的矛盾就是學生對你所教的知識沒有時間去練習鞏固。我個人認為,課堂教學應該包括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教”和“學”。而很多老師走進了一個誤區(qū),只有老師的“教”,沒有學生的“學”。在課堂教學中應多給學生思考的時間,每個例題后面最好立刻給一個針對的練習讓學生當場訓練。這樣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檢驗課堂效果,另一方面可以訓練學生的解題規(guī)范性。
三、抓住基礎知識和基本得分點
1.實驗。這幾年物理實驗考查的內(nèi)容是回歸了課本,基本儀器的使用和讀數(shù)依舊是重點。如: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的讀數(shù),多用表、打點計時器的使用,紙帶的處理,電學實驗中內(nèi)外接法的選擇、滑動變阻器的接法。這些問題都是物理實驗的基礎內(nèi)容,是很多探究性實驗必須用到的基本操作和方法。在平時教學中我們完全可以安排幾個專題加以針對訓練,人人過關,我想一定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些問題。
2.注重選修章節(jié)的學習?,F(xiàn)在考綱中對于選修3-3、3-4、3-5的內(nèi)容都是一級要求,這兩年高考中都涉及24分左右的題目??傮w分析,這部分內(nèi)容以記憶為主,是在學生知道基本知識的前提下進行簡單的運算和分析。如分子動理論、理想氣體三狀態(tài)參量的定性分析(包括等壓、等容、等溫圖象)、油膜法測分子直徑、熱力學定律、光的干涉、簡諧振動、波的圖象、雙份干涉、折射率、全反射,都是考查的重點。而這些內(nèi)容受學生在力學、電學的基礎影響不大,只要教師、學生能夠認識到這一點,注重這塊內(nèi)容的學習,我想對于提高高考物理成績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
3.加強基礎計算題的訓練。在現(xiàn)行高考模式中,計算題第一題完成的情況直接影響到最后的等級。而其難度不會很高,往往考查的是運動學、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偏轉(zhuǎn)、電磁感應中的基本模型和基本物理過程。在此我建議,在高三平時復習中可以加強這類基礎題目的訓練;把這樣的基礎分牢牢地抓在手中。
總之,在新的高考形勢下,作為教師應該注重立足基礎,多多研究考綱,分析這幾年的高考動向,課前精心備課,課上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并加強課堂訓練,課后加強基礎題目的訓練。這樣,在高三一年的復習中每個學生的物理水平一定能夠得到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