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喜蓮
[教學實例]
讀寫指導課:親近自然,寫景要抓住特征
一、教學目的
1.留心觀察、體味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表現(xiàn)情感特點,寫出詩情畫意。
2.親近大自然,讓心靈與大自然親密交流,豐富情感的人文內涵 。
二、教學重點
1.學習寫景的方法,進行寫景片斷訓練;
2.豐富學生情感體悟并培養(yǎng)學生表達能力。
三、教學設想
1.一課時。2.講練結合。3.多媒體輔助。
四、教學內容和過程
1.深情導入、展示課題、明確目標(幻燈片1~5)
“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溢于海?!笨吹狡仆恋哪垩?,我們會感嘆生命的頑強;面對怒放的桃花,我們會驚嘆生命的艷麗。置身寂靜的山林,我們能平息喧囂的心緒;來到磅礴的大海,我們能舒展寬廣的胸懷。
親近自然,抒寫真情。很高興有機會在這里和同學們交流探討寫作的話題。今天,我們探討的主題是親近自然——寫景要抓住特征。請同學們打開書,翻到課本的51頁。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節(jié)課的交流目標(展示并讀)。
2.引入話題,交流探討,明確學習重點(幻燈片6~7)
問:秋天過去不久,她給你留下哪些美好的回憶呢?——(同學七嘴八舌)明確:秋高氣爽、丹桂飄香、豐收的喜悅等。
引導: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名家筆下的秋吧!
引導:先來讀讀毛澤東寫的秋天,他寫了哪些?有什么特點?表達了什么情感?集體討論后明確并展示。
引導:同樣是秋天,再來看看大戲劇家王實甫是怎么來描寫的?他寫了哪些秋日景物呢?有什么特點?表達了什么情感?集體討論后明確并展示。
問:同樣是秋天,為什么會有如此不同的感受呢?——明確并板書:景物特征和情感體驗。
3.課堂探討與寫作實踐(幻燈片8~10)
(1)引導:那么如何寫出景物特征?怎樣表達內心情感呢?我們一起來觀察一下我們熟悉的荷花:——讓學生先觀察對比兩幅不同的荷花圖片,然后請學生來說說荷花的特點并以詩句作結。
引導:每朵荷花都有它的特征,那么,怎樣描寫情致各異的荷花呢?——展示朱自清散文片斷,一起學習描寫的方法。
(2)引導:夏天的荷花開得絢麗,可是冬日的荷花卻會凋謝、枯萎,我們再來看看初冬的荷花?!龑W生觀察圖片,找到主要景色特征,主要說說時令的特點,然后展示并學習名家描寫,總結后板書寫作啟示一。
(3)引導:讓我們隨著音樂來到熟悉的校園,請同學們選取其中一幅作為觀察的對象,注意景物的個性特征和時令差異。分小組自由探論,請小組長主持并記錄下討論的過程,形成文字一起來交流。(3分鐘)
交流:討論很熱烈,我們來交流一下觀察心得吧,哪個小組先來展示一下?!⒁鈨A聽反饋,并引導探討:你們注意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征呢?
小結:只要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比較,美就在我們身邊。教師就校園的美景寫了一小段,來秀一下吧!
問:老師寫的和同學們觀察的有何不同呢?明確:更富有情感。
(4)引導:我們寫景除了要寫出景物的特征之外,還要傳達我們的情感體驗,那么怎樣寫出情感呢?我們再來欣賞兩處美景。展示圖片,發(fā)現(xiàn)美,問:你看到了什么?感覺如何?(集體討論)請同學先看看宗先生是怎么樣來寫的?學習探討:用了哪些方法?是不是只寫了眼前看到的實景?
引導:故都的秋槐讓你想到了什么呢?一起來品讀一下郁達夫先生的精彩語段吧!
問:哪些詞能夠直接表達作者的主觀色彩呢?
討論后明確寫作啟示二:一切景語皆情語,寫景要寫出內心的情感體驗,我們要運用聯(lián)想和想像法,選用主觀色彩濃的詞,并要善于運用各種修辭,寫出詩情畫意。
(5)引導:讓我們隨著音樂來到宋城古墻邊,聆聽贛水悠悠,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有什么情感體驗呢?——點名說說,并引導寫作。(200字左右,5分鐘)
交流探討:你描寫的景物有何特征?你想表達怎樣的情感體驗呢?怎么樣在景物描寫中滲透主觀情感呢?
4.課堂總結和布置課外作業(yè)(幻燈片11、12)
(1)課堂小結。描摹景物,時刻要抓住景物的個性和時令特征;抒寫真情,我們要融情于景,善用修辭,多用主觀色彩濃的詞語,注意情感基調的和諧一致。美好的時光總是走得太快,自然的美卻無處不在,讓我們一起親近自然,擁抱生活吧!
(2)布置作業(yè)。請選取家鄉(xiāng)一處自然風光或歷史景觀,寫一篇800字左右的寫景抒情文章。要求:突出家鄉(xiāng)的特點,表達獨特的情感體驗,題目自擬。
寫作引導:提示家鄉(xiāng)美景,體現(xiàn)人文內涵。
五、教學思考
“親近自然,寫景要抓住特征”是在必修一寫景單元結束之后,馬上跟進的讀寫指導課。對于學生來說,寫景的文章讀熟了,積累了不少好詞佳句,觀察景物的方法也掌握了,同時,又不乏用心觀察過的身邊景物。閱讀的體驗和生活的積累在美景的觸動下,融二為一,把身邊的景寫得更美麗,也把心中的情感抒寫得更動人,“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正體現(xiàn)了讀書與寫作的完美結合。這是一堂對話式語文閱讀課的拓展和延伸,體現(xiàn)了新課程改革中讀寫合一的原則。
對話式語文閱讀教學在提高學生理解能力的基礎上,能夠有效引導學生體驗生活,與自然和生活對話,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感。自主式對話,合作式探究,不僅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在對話式閱讀中,課堂不僅能讓學生體驗到與文本對話的快樂,更能激發(fā)他們與生活對話的興趣,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把閱讀的知識運用到日常習作中。對話式語文閱讀讓學生愛上閱讀,堅持練筆,學生的感悟能力和寫作能力都得以提升。
對話式語文閱讀教學改革將單一的語文閱讀教學擴展到讀與寫結合的層面,從閱讀對話走向寫作實踐,它的操作步驟為:閱讀對話——話題提煉——素材積累——寫作實踐。其中關鍵在于將讀與寫結合,話題統(tǒng)一,在閱讀對話中貫徹觀察、積累與寫作的引導。
在讀寫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角色發(fā)生著變化:教師變成學生的引導者,學生成為創(chuàng)造者。課文既是閱讀的文本,也是寫作的參照。學生在對話式閱讀中體驗與感悟,在對話式寫作中表達和交流。對話式讀寫教學使語文回歸到了感性教學,讓語文課堂真正走向了生活,更實現(xiàn)了對話式語文閱讀教學創(chuàng)造生成能力的培養(yǎng)目標。
作者單位:江西省信豐中學(34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