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
編者按:2010年,貴港市港南區(qū)木松嶺學校針對本校各年段各學科課堂教學有效性進行調研,將各年段各學科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優(yōu)化策略作為研究切入點,堅持邊研究、邊實踐、邊總結、邊改進,對學科有效教學進行了積極探索,形成了優(yōu)化課堂教學的準備策略、實施策略、行為評價等,取得了可喜的教研成效。
小學語文課堂實施有效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前分析學生的學情,明確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筆者認為,小學語文課堂實施有效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一、精心備課
備課是教師根據學科課程標準要求和學科特點,結合學生的學情,選擇合適的教學預案和教學方法。備課分為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兩種。個人備課是教師獨自研究學科課程標準和教材的活動;集體備課是由相同學科或相同年級的老師共同研究教材,一起商討解決教學重點、難點的活動。這里主要闡述教師的個人備課。
1.確定簡明的教學目標。一節(jié)課的時間有限,確定的教學目標不宜過于瑣碎、也不宜面面俱到。筆者以為,一節(jié)課切實解決一兩個主要問題即可。如人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竊讀記》第二課時的教學目標可以確定為“學習作者通過細致入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來表達情感的方法,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求知的渴望”。至于其他的教學目標,如認識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等可以作為一般的教學要求。
2.準確把握教學內容。一篇課文所涉及的知識包含字、詞、句、段、篇,如果教師在備課時不對教學內容進行取舍,教學時就容易出現(xiàn)“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現(xiàn)象。因此,在備課時,教師要準確把握教學內容,敢于取舍,對于哪些內容當講、哪些內容不當講、哪些內容當多講、哪些內容當少講、講到什么程度、大概用多少時間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
二、改變教學模式
(一)分層教學法
1.分層讀書法?!胺謱幼x書”是指:一讀通字詞,二讀知大意,三讀解疑惑。這“三讀”在不同年段又有不同的側重點。低年級重在通字詞,中年級重在知大意,高年級重在解疑惑。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小學低年段的教學重點??梢?,低年級學生讀書重在通字詞是有據可依的。語文課程標準對第二學段的閱讀要求是“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能復述敘述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生動的形象和優(yōu)美的語言”。可見,在中年級的閱讀教學中,讓學生通過閱讀了解文章大意、體會文中的關鍵詞句在表達情意方面的作用、體會文章的思想情感等是教學的重點。對于高年級學生而言,僅僅能對課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問還不夠,還要在交流和討論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做出自己的判斷,解決心中的疑問。
2.分層練習法。分層練習法就是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分別布置有梯度的作業(yè)。
(二)取主舍次法
取主舍次法,即一節(jié)課只講或多講主要的內容,不講或少講次要的內容,遵循一課一得的原則。比如,要讓學生明白什么是動態(tài)描寫,什么是靜態(tài)描寫,那么這節(jié)課就要緊緊圍繞這個教學目標展開教學,要勇于舍棄一些不必要的教學內容。
三、簡化教學環(huán)節(jié)
著名特級教師薛法根在《簡約之美——我的好課設計觀》中指出:“語文,承載著太多的‘使命:培養(yǎng)語感、發(fā)展思維、提高言語能力、豐富精神世界、傳承民族文化……由此,語文課千頭萬緒,模糊一片,甚至失卻了純真的‘語文味!我以為‘大道至簡,語文課必須返璞歸真,體現(xiàn)一種‘簡約之美,正所謂‘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促發(fā)展?!闭Z文學習本身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教學時沒有必要設計太多的學習環(huán)節(jié),沒有必要設置太多的學習“障礙”(問題)和“陷阱”讓學生去鉆。比如老師們愛提問:你是怎么體會到的?孰不知體會的過程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學生卻會因為這種追根究底的提問而心生恐懼,喪失探究的興趣。因此,就語文教學而言,按照“讀好書一寫好字一解疑惑一做練習”幾個環(huán)節(jié)進行教學就可以了。
(責編 歐孔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