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潔
“不讓南海問題干擾兩國合作大局?!?0月中旬訪問越南期間,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會見越共總書記阮富仲時呼吁。作為東南亞訪問之旅的第三站,在越南,李克強實現(xiàn)了不少“零的突破”。
據(jù)統(tǒng)計,兩國領導人共出席了12項雙邊合同簽字儀式,合作范圍涉及貿易、基礎設施建設、能源和海洋等領域。所有合作項目中,最受外界矚目的應是聯(lián)合研究開發(fā)南海爭議區(qū)域的海上工作組的成立。“海上工作組的成立,意義重大。如果這種嘗試成功,中越彼此嘗到甜頭,將來有可能逐步向南沙地區(qū)推進,也能夠為中國與其他東盟國家的雙邊、多邊合作提供經驗,創(chuàng)造條件?!敝袊虾Q芯吭涸洪L吳士存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中越成立海上工作組,推進共同開發(fā)北部灣灣口外區(qū)域,被外界認為是“中國以新思維在南海問題上實現(xiàn)的重大突破”。
這種突破從今年10月初就開始了,作為中國最高級別領導人,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先后開啟了東南亞之行。除了菲律賓外,在南海問題上與中國存在爭端的越南、馬來西亞和文萊都在訪問名單上。以往國家領導人在多邊場合一般不會主動提及南海問題,但這次,南海問題卻多次被主動提及。比如說,李克強提到南海問題上區(qū)域內和區(qū)域外國家的關切,指出支持與非爭端方推動南海航行自由、安全,因為中國也是南海航行安全的受益國。另外,推動南海行為準則的磋商、南海油氣資源共同開發(fā)等,都展現(xiàn)了中國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 “這是一次重要的外交行動?!眳鞘看嬲f。
“近期的動態(tài)表明,中國在南海爭端上的‘控局的能力得到了急劇加強。中國的南海政策不妨更自信一些。”北京大學中國戰(zhàn)略研究中心的副研究員胡波表示。
10月11日,在李克強訪問文萊期間,中國海油集團文萊國家石油公司簽署了中國和文萊關于成立油田服務領域合資公司的協(xié)議。與此同時,兩國發(fā)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文萊達魯薩蘭國聯(lián)合聲明》,決定進一步深化兩國關系,并一致同意加強海上合作,推動共同開發(fā)。
早在2004年,中國就已經開始和文萊合作討論共同開發(fā)石油的問題,“中國和越南在南沙地區(qū)分歧相對較大,而菲律賓又沒有合作的誠意,所以中國希望能在文萊方面取得更多突破。兩國簽署油氣公司的合作備忘錄,證明中國和文萊正在探索合作開發(fā)的可行性。”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對《中國新聞周刊》分析說。
為了促進地區(qū)經濟融合,習近平主席9月還在阿斯塔納提出建立“絲綢之路經濟帶”,承諾在南海打造“海上絲綢之路”。
不久后,美國財政部分管反恐和金融情報事務的副部長戴維·科恩在詹姆斯敦基金會發(fā)表題為《中國在兩條戰(zhàn)線上推動“絲綢之路”地區(qū)貿易》的文章,認為 “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南海政策的亮點。
同時中國更是積極主動尋求建立與東盟的合作框架。
習近平主席在此次東南亞之行對印尼的訪問中首次提出,要積極探討和推進中國與東盟簽署睦鄰友好合作條約。隨后,李克強總理在“第16次中國-東盟領導人會議”上,提出了中國-東盟“2+7”合作框架。框架包括兩點政治共識:推進合作的根本在深化戰(zhàn)略互信;深化合作的關鍵是聚焦經濟發(fā)展。
“中方已表明愿意通過進一步的制度化來解決南海問題上的各種爭議”。外交學院國際關系所副所長曲博認為,“2+7”框架有助最終解決南海問題。
雖然在中國的主導下,合作解決南海問題已經成為一種趨勢,但菲律賓卻始終動作頻頻,不斷挑起事端。
近日,關于美軍可能重返前美海軍基地菲律賓蘇比克灣的傳言尚未平息,菲律賓官員宣布,目前正在興建一個全新的海軍基地。根據(jù)日本《外交學者》雜志網站報道,新的海軍基地地處奧伊斯特灣附近,此地位于馬尼拉西南550公里的巴拉望島,距南沙群島僅有約160公里。
除外,菲律賓還頻繁與其他國家進行“聯(lián)合軍演”。9月底,菲律賓與美國在南海海域開展的軍演,進一步加劇了與周邊國家,包括中國的緊張關系。
這也引起了國內民眾的不滿。不久前,由于反對菲政府過度向美軍開放軍事基地和修建“基地”,菲民眾在首都馬尼拉爆發(fā)反美游行。然而,菲律賓政府依然我行我素。
為了推動南海問題國際化,菲律賓甚至將中國告上了國際仲裁法庭。
今年7月15日,菲律賓外交部宣稱“已不可能就南海問題與中方進行雙邊討論”。第二天,菲律賓外交部發(fā)言人稱,國際仲裁法庭有關菲律賓與中國南海爭端的仲裁程序已經開始。菲律賓提出訴訟的理由是:中國在南海的“九段線”主張違反了1982年《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有關條款。
近日,菲律賓還聘請了美國知名律師保羅·賴克勒,以在國際法庭的南海問題仲裁中打擊中國。
中國外交部作出回應,表示中方已多次表明,不接受仲裁,且有充分的國際法依據(jù)。同時中國堅定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致力于通過談判協(xié)商解決領土海洋爭議。
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認為,菲律賓竭力將南海問題國際化,雖然是一場政治陰謀,但仍損害了中國在南海的利益。“從7月11日開了第一次仲裁員會議,到進入審議階段,再到最終裁決,盡管中國表示不參與、不接受,但仍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將菲律賓提交仲裁的政治陰謀公之于眾,讓外界知道南海問題的實質是什么?!?h3>多方博弈
在南海問題上,菲律賓始終希望“借力”美國。而作為區(qū)域外國家,美國對亞太地區(qū),包括對南海問題的熱情也絲毫不減。
自從2012年正式提出“重返亞太”政策以來,美國政府催生了“跨太平洋戰(zhàn)略經濟伙伴關系協(xié)議”(TPP),不斷拉攏東盟國家加入以尋求經濟利益。而在軍事方面,美國也是很照顧自己的南海“伙伴”。為了進一步強化與菲律賓的軍事合作,除了聯(lián)合軍演外,美國還把退役的“漢密爾頓”級巡邏艦賣給了菲律賓,并向菲律賓出售先進軍事裝備,推動菲律賓落后的武器裝備全面升級。
“如果說上個世紀90年代,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立場是中立的話,如今是日益傾斜,包括推動將南海問題納入第三方機制,將美國油氣公司在南海的開發(fā)活動納入國家利益范疇等。“他們希望改變南?,F(xiàn)狀,也越來越針對中國”。吳士存說。
美國之外,日本也在亦步亦趨,將自己視為“南海問題局內人”。今年7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宣布,以日元貸款形式向菲方提供10艘海岸警衛(wèi)隊巡邏艇,以及一系列發(fā)展援助和貸款。
此外,安倍提出了加強日菲兩國關系的四點建議,包括共同發(fā)展經濟、加強海上安全合作、加強對棉蘭老和平進程的援助以及促進兩國民間交流。
中國現(xiàn)代國際關系研究院教授,日本問題專家楊伯江認為,安倍上臺以來,提高了東南亞在其外交和安全戰(zhàn)略中的地位,“安倍竭力拉攏與中國存在爭端的菲律賓等國,意在與中國展開地緣政治競爭,使東海問題和南海問題相互策應,聯(lián)合對華”。
10月參加東盟系列峰會時,安倍在文萊與菲律賓總統(tǒng)阿基諾會面中,再次確認日本將幫助菲律賓提升海上警備力量,而在南海問題上的表態(tài)也頗有針對中國的意味。
日本新聞網報道稱,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文萊舉行的東亞首腦峰會上,安倍明確指出,南海問題“是整個地區(qū)和國際社會都關心的問題。所有的關系各國都應該遵守國際法,單方面的行動必須謹慎處理?!卑脖哆€表示:“對于(領土主權)糾紛,必須依照國際法予以和平解決?!?/p>
另外,在出席日本與東盟十國峰會期間,安倍還大談“行使集體自衛(wèi)權”、加入聯(lián)合國集體安全保障機制等,尋求東盟國家的理解。
同時,在日本國內,《產經新聞》在東盟峰會期間刊發(fā)東洋學園大學教授櫻田淳的文章,鼓吹應考慮打造“日美菲同盟”,并考慮擴展為“亞太版北約”。
“中國的立場是明確的,就是堅決反對第三方介入,只與東盟磋商。不管是美國、日本還是其他區(qū)域外國家,都不可能參與、主導南海海上規(guī)則的制定。區(qū)域外國家希望推動南海問題多變化、復雜化,而且這一趨勢仍在繼續(xù)。對于這一點,中國需要充分應對。”中國南海研究院院長吳士存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