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設你大學畢業(yè)時是24歲,又假如人的平均壽命是80歲,那么24歲相當于時鐘的幾點呢?告訴大家,結論是——早上7點12分。
沒錯,大學畢業(yè)時的24歲頂多就相當于早上7點12分。此時此刻,很多人才剛剛起床,為嶄新的一天做準備:有些人甚至可能還沒有起床。作為大學老師,我見證了無數年輕人的成長,而這一經歷讓我認識到早上7點12分背后所蘊藏的含義要比他們想象的巨大得多。
我喜歡將人生的80年跟一天中的24小時進行對照。人生時鐘的計算方法十分簡單,24小時相當于1440分鐘,而將此分成80份,每等份就是18分鐘。1年相當于18分鐘,10年相當于3個小時。以此類推,20歲便是早上6點,29歲就是上午8點42分。我所計算的人生時鐘前提是將80歲設定為人的平均壽命,而隨著未來平均壽命的延長,每個人人生時鐘的跨度都將增長,單位時間也將變得更加寬松。
我將人生時鐘介紹給其他人時,大多數人都會流露出驚詫的表情——他們都不敢相信人生時鐘要比想象中來得早。當我對即將年滿五十的同事說:“同事,您現在才處在下午3點哦?!睂Ψ綍⒓搓种钙汩_來,并且驚呼:“真是耶!”當我將人生時鐘的對應講述給即將迎來畢業(yè)時刻的24歲年輕人時,大多數人都會由衷地發(fā)出感慨:“我以為自己已經走過了很長一段人生,可現在才知道,我僅僅處在早上7點12分??!”
沒錯,人生之路仍尚早。如果早上7點醒來之后,發(fā)覺自己已經比別人慢了半拍,不要焦慮和擔心,因為這并不意味著會毀掉一整天。在人生的起跑線上快了一步,或者慢了一步,并不對未來起決定性的作用。
有些人抱著“我已經來不及了”的態(tài)度自暴自棄,純粹是一種自欺欺人。切記,不能為自己制造放棄或逃避的借口。你現在所處的時間段還很早,現在的你擁有大把的時間,未來懸而未決。沒有什么是不能改變的。
我桌子上的人生時鐘此刻正指向下午2點24分,表明我已經48歲了。在即將步入知天命的年紀,每當覺得自己毫無建樹而心生懊惱時。我總會抬起頭看看自己的人生時鐘——距離一天結束還有很長一段時間呢。記得電影《本杰明,巴頓奇事》中有這么一句臺詞:“人生從不會嫌太年輕或者太老,一切都剛剛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