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耀德
走進鄯善辟展鄉(xiāng)民俗村,躍入眼眸的,是古風古韻的特色民居。民俗村居民屋舍多為平房,個別是二層的,上面有葡萄晾房,整個建筑群為清一色黃土坯砌墻,屋舍造型古樸,高低錯落有致,村巷整齊有序,較好地保留了古代民居風格。步入其間,恍惚回到了古遠的歲月。
巷道旁有新栽的柳樹、椿樹,院落里有桃樹、杏樹,一些古桑樹、槐樹鑲在院落的墻體里,與屋舍連為一體。青翠嫩綠的枝條漫過墻頭,微風搖曳,恍如迎賓的彩旗,微笑著向客人招手致意,讓人有一種回家的溫馨和親切感受。
在民俗村游覽,最醒目的,還是門,是居民打開生活的門,也是歲月相守的門。這里的居民,每家每戶大院都有一道門,當?shù)厝私胁书T。據(jù)說,彩門在當?shù)貧v史久遠,最早可追溯到唐代,甚至更早些時候。據(jù)史料記載,公元五、六世紀時,來自青藏高原的高車人占領了吐鄯地區(qū)。高車人喜歡駕高車進入庭院,自然需要高且寬的大門,這是鄯善大門的起點。
我們一路走一路欣賞,鄯善的門確實不同。有造型華麗鋼筋鐵骨的大鐵門,有線條簡潔樸實敦厚的大木門,也有方鐵裝邊內鑲彩繪木板的復合門。有的大門旁有“抱鼓石”,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門當戶對的“門當”,扁長方形的叫“上馬石”,豎立的長方形的叫“門墩”。有的門框上裝有“門簪”,也就是“戶對”了。門簪多為圓柱形木雕,有一對的,也有兩對的,顯示門戶地位。也有甜瓜型的“門簪”,代表門戶的身份或從事的職業(yè)。還有許多這樣的細節(jié)特征,需要去一一品味。而這些門旁有“門當”,門楣有“戶對”的大院門,這些在內地鄉(xiāng)村也不多見的門框架上裝有花窗的大木門,正是當?shù)毓爬系拿窬语L格。
民俗村有村民近百戶,我對當?shù)嘏笥颜f,我們穿越了99道門。當?shù)嘏笥褏s說,鄯善的維吾爾人,每家每戶的門都不一樣??梢哉f兩萬多戶維吾爾居民就有兩萬多道各不相同的門呢,真是令人稱奇。民俗村有個新名字,叫樓蘭新村。毫無疑問,這個特殊標簽,表明這里與神秘消逝的樓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更為我們了解鄯善之門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我一直疑惑,這些紛繁的門,這些裝飾各異的門,工匠們是如何制作出的?畢竟是兩萬多道門,要讓它們各不相同,絕非易事。當?shù)厝酥谱鞑书T到底有什么獨門絕技呢?
據(jù)介紹,以前當?shù)卮蟛糠秩思业拈T都是自己制作的,紋飾圖案裝飾漆繪也是根據(jù)自家人的喜好設計的,每家門的大小式樣紋飾都不一樣。后來,出現(xiàn)了專門的工匠和制作店家,一些人家去店里定作,工匠們就根據(jù)主人提出的,包括大小尺寸、裝飾圖案、色彩、門簪等具體要求精心制作。所以說,他們制作的每一個門都是新穎的,他們的每一次制作都是創(chuàng)新。就算門的尺寸相同,裝飾和色彩也一定是不重樣的。
這就是鄯善的彩門。
慢慢想來,似乎明白了。據(jù)考古發(fā)掘證實,鄯善地區(qū)早在新石器時期就有人類活動。草原絲綢之路開通之時,鄯善就是西域的交通要道。自漢代開通西域,經歷兩漢、兩晉、南北朝、唐、元、明、清各個歷史時期,還有來自草原帝國和西域各國的互相影響,可以說東西方文化交匯,薩滿教、摩尼教、祆教、景教、佛教、道教、伊斯蘭教等諸多宗教文化浸染。面對古老的夯土建筑遺存,和兩千多年前的民居形式與現(xiàn)代建筑群共存的鄯善。在風沙漫漫的歷史歲月中,匈奴人、高車人、突厥人、柔然人、車師人、樓蘭人、漢族人、蒙古族人、滿族人與維吾爾族人,在絲綢古道上東進西出南來北往的無數(shù)人,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自然形成了紛繁而又復雜、古老而又新奇的獨特的文化習俗,長期的文化融合和文明交匯形成了如今混血的鄯善。而鄯善人把這種文明首先寫在與生活緊密相連的門上。這就是鄯善彩門的特色。
這就是鄯善兩千年來的文化底蘊。
記得有位本土作家說,鄯善是新疆之門,此話或許不假。事實上,在新疆,維吾爾居民庭院的門都很有特點。而鄯善的門,最集中,最具代表性??梢哉f,門是鄯善的文化藝術薈萃。歷史上,有多少人來過鄯善,鄯善人就把他們吸納的多種文化信息元素在門上來體現(xiàn)。鄯善經歷了多少歲月滄桑的歷史,鄯善的門就呈現(xiàn)出不同風格形式、內容和特點。
門是鄯善的臉。看了一道道門,就能初識鄯善,初步了解鄯善的歷史。在鄯善的門上,你不經意就會發(fā)現(xiàn)一些古老民族的某些特征或痕跡。那些消逝在歷史長河里的身影,馬背上的匈奴人傲慢的表情、善駕高車的高車人的自信、寬臉盤的突厥人的憂心、崇拜火的柔然人的虔誠、善耕種的車師人無奈的眼神,和來自歐亞草原各部落的游牧人,分分合合,匆匆走過,無法復原的神情。當然,最明顯也最清晰的,是維吾爾先民、樓蘭后裔和漢唐以來的屯兵戍邊人古今輝映的臉龐。
門是鄯善的文化。走進一道道門,就初步了解了鄯善的文化底蘊。兩千多年來,各色人種在鄯善生活,也將文化融入了鄯善。那些門楣裝飾有“門當”或“戶對”,門框上有花窗的大木門,是濃郁的漢代風味。半月形門頭,門楣有尖桃形木雕,或彩繪圖案的,是典型的伊斯蘭風格。門面彩繪,或大塊,或小塊的山水風景畫的,是唐代風韻。并且彩門構圖不同,又體現(xiàn)不同文化特點。濃墨重彩的山水畫,是江南風情。繪有樹木、花草等吉祥物,構圖簡約的,屬西方藝術形式;門楣門框繪有祥和波紋的,是佛教文化特點。要是再仔細些,還可以分辨出,諸如薩滿教巫師的影子、祆教天神模糊的影跡、摩尼教的一朵花瓣或景教的一支葉片的痕跡,來自盛唐濃墨重彩的繪畫,草原民族粗獷的線條,還有許多消逝在歷史深處的古人生活的背影。
現(xiàn)在,門已經成為鄯善的一大亮點,是鄯善的名片,是鄯善的歷史。來到鄯善,首先看到鄯善的門。走進街巷,看了居民的門,一目了然。打開一道道門,無疑就是打開了塵封千年的歷史。進入一道道門,就能夠進入鄯善久遠的時光長河。通過一道道門,就走進了鄯善的過去和現(xiàn)在,也就了解了鄯善人的喜怒哀樂和濃厚的生活氣息。
鄯善的門存在于鄯善古老的歷史文化里,存在于鄯善人的生活中,存在于鄯善人的血液里,世代流傳,生生不息。
鄯善的門是鄯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歲月相守的生命之門,時光之門,歲月之門。
鄯善的門是一道奇特的風景,是久遠的絲路文化的歷史遺存,是絲綢古道的活字典,也是我們古老文化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