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一川
摘 要:學困生是指那些智力正常但在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學習困難的學生。從初中數(shù)學學困生的成因入手,理論聯(lián)系實際,對學困生的轉化措施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學困生;成因;措施
數(shù)學學困生,顧名思義指數(shù)學學習困難的學生,這些學生在數(shù)學學習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能力和水平明顯低于預期目標,在運算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空間想象能力等方面表現(xiàn)相對較差。做好數(shù)學學困生的轉化工作是擺在每一位初中數(shù)學教師面前無法回避的、必須予以高度重視的問題。
一、學困生的具體表現(xiàn)
1.學困生學習習慣差,沒有科學的學習方法
這些學生不會學習,不知道課堂是知識吸取、吸收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課堂學習常常漫不經心,經常開小差,搞小動作甚至睡覺、打鬧、說話,不但影響課堂紀律也影響自己的學習。課后也不主動學習,不看書預習、復習,作業(yè)抄襲,不懂也不問,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和競爭性。一到考試就臨時抱佛腳,把公式寫到紙上做小抄,簡單地模仿照搬公式,依葫蘆畫瓢,對數(shù)學思想、數(shù)學方法并沒有真正學到。
2.絕大部分學困生存在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興趣、意志薄弱等的問題,為了避免受到老師和家長的責備懲罰,采取應付差事的態(tài)度,經常抄襲他人作業(yè)
有些學困生想學好,但是知識缺陷過多,一時半會兒又無從下手,急功近利,欲速則不達,越學越亂,很是苦惱。初中生處于青春期,愛面子、叛逆心強,又不愿問老師題,又怕別人笑話自己不懂。再加上這些學生毅力欠缺,一旦遇到困難不能積極解決,采取消極措施,如畏懼數(shù)學、厭惡老師和成績好的學生,厭學棄學。
3.數(shù)學教師隊伍的教育觀念落后,教育水平低下,只關心學生成績,不關心學生的心理變化
傳統(tǒng)教育觀念嚴重,為了提高升學考試入學率,授課只面向少數(shù)尖子生,對學困生缺乏關愛、尊重;教學水平低、教學方式存在不足,不能引起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而僅僅是靠學生為了成績好的自覺性。另外,是學生家庭原因,學生家庭教育不足。有些父母為生計不得以外出打工,將孩子托付給年邁的父母、親友或學校,對子女的管教就疏忽了;單親家庭、離異家庭的孩子得不到家庭的溫暖,在學習上就不能用心;家長的過分溺愛或放縱,也慣壞了自己的孩子,導致這些學生吃不了苦,在學習上不鉆研上進。這些學困生由于種種原因,造成在數(shù)學學習上有種種不盡如人意的表現(xiàn)。再加上社會不良風氣的腐蝕和影響,網絡、游戲等誘惑著青少年,社會上一些激進分子的讀書無用論,急于打工掙錢的思想對這些學生造成了嚴重的影響。
二、轉化學困生的幾點策略
1.老師之間應加強溝通,老師對學生經常關懷
對學困生多加照顧。多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不要讓他們過多地被埋沒,多表揚引導他們而不是批評,在表揚中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培養(yǎng)他們的學習主動性。家長思想工作要做好,要求家長配合,重視對子女的心理疏導,不要過多地埋怨,把埋怨換成鼓勵。
2.學困生應努力改變自身現(xiàn)狀,提高學習效率,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習慣是非智力因素,與智力因素無關,在人們后天自動進行學習活動中形成的自覺、主動、持久、穩(wěn)定的行為方式。如學困生采取模仿的形式,模仿好學生的學習習慣,通過模仿,學困生就有認為自己是好學生的感受,就能夠自主地好好學習,值得注意的是,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在選取模仿對象中最好選擇同性的同學。一旦好的習慣養(yǎng)成,學習效率會提高,也會使他們終身受益。學困生要努力養(yǎng)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課堂專心聽講、認真觀察、勤于思考,認真做筆記,課下努力認真獨立完成作業(yè)??朔陨砘A差等困難和障礙,克服外界帶來的困難,樹立堅定的信心,具有克服困難的毅力。
3.改變授課模式,培養(yǎng)激發(fā)學困生數(shù)學學習興趣
老師教學方式改變滿堂灌的方式,要以學生為主體,課堂內容和深度要注意面向全體學生,提高課堂教學的互動環(huán)節(jié)。如進行課堂提問時,不要只提問好學生,要讓那些敢于舉手的學困生具有發(fā)言的機會,并對其答對的部分進行充分的肯定;課堂發(fā)言還不夠,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看書備課,課堂上講述自己看書得到的知識和心得。當然,學困生參與其中需要老師和其他同學的幫助,課下對學困生進行指導,幫助其完成一小段備課內容,鼓勵學困生和其他學生給大家講課,通過這種“做老師”的方式,學生特別是學困生對知識掌握得更加深刻。營造一個寬松、開放的課堂環(huán)境給學生,把沉悶的數(shù)學課堂氛圍變得輕松、愉悅,使學生放松心情學習。
4.改變學困生現(xiàn)狀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是老師對學困生進行個別輔導
由于學困生的基礎太差,累積的問題太多,通過自己的努力也很難走出困境。老師要負起責任,在課余時間要對學困生分別進行詳細輔導,要諄諄善誘、態(tài)度和藹,鼓勵他們提出問題,對他們提出的問題要認真、耐心解答,讓他們先接受老師,從而對數(shù)學學習才能認真。如在進行個別輔導過程中,要求每位學困生準備個錯題本,把作業(yè)中出現(xiàn)的錯誤抄上,再把正確的解法列出來,讓學生認識到出現(xiàn)錯誤的根源與類型,在后面的學習過程中少出或不出同樣的錯誤。通過這種個別輔導,增進師生感情,讓學困生感受到關愛,從而對數(shù)學學習不再畏懼,產生一股向上的沖勁兒。
初中學困生由于學習成績差,不能受到很好的關注和關愛。教育要全面化,學困生只是暫時遇到困難,老師同學要對其進行幫助,學困生自己也要努力改變現(xiàn)狀。
參考文獻:
吳慶思.初中“數(shù)學學困生”成因與轉化[J].學生之友:初中版,2010(9).
(作者單位 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qū)侯家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