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伯奇/編繪
1 春秋時期,衛(wèi)莊公有三子,長子完,次子州吁,季子晉。州吁生性暴戾,喜歡談兵弄武。衛(wèi)莊公卻溺愛州吁,任其所為,不加制止。
2 大夫石 曾勸諫衛(wèi)莊公早立世子,不要對州吁太放縱,以免過分寵愛反而使他愈加驕橫,以后會生出禍亂來。但衛(wèi)莊公卻聽不進去。
3 石 之子石厚與州吁關系非常好,兩人時常駕車打獵,騷擾百姓。
4 石 得知后,將石厚重責一頓,禁閉在家中,不許他出門。誰知石厚卻翻墻而逃,住進州吁的家中,石 對此無可奈何。
5 衛(wèi)莊公死后,公子完繼承王位,史稱衛(wèi)桓公。但衛(wèi)桓公生性懦弱,州吁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行事更加張狂。
6 石 感到衛(wèi)桓公不會有所作為,又不愿與州吁等同流合污,遂告老回家,不參與朝政。
7 州吁趁 不在朝中,越發(fā)肆無忌憚,經(jīng)常與石厚商議篡奪王位的事宜。
8 一日,周平王逝世,衛(wèi)桓公去京城吊唁,石厚對州吁說:“這是個機會,明日公子在東門為桓公餞行,埋伏甲士于東門外,將其刺殺,手下如有不從者,當即斬首,君位則唾手可得。”州吁大悅。
9 第二天,州吁在東門按計劃埋伏好,專等候衛(wèi)桓公途經(jīng)此地。
10 不久,衛(wèi)桓公車駕到了,州吁斟酒進與衛(wèi)桓公踐行?;腹舆^酒杯,一飲而盡,又將酒杯回遞州吁。
11 州吁雙手接酒杯,卻有意失手,將酒杯掉在地上。州吁連稱:“失禮!失禮!”便彎腰去拾取酒杯。
12 州吁趁此機會,豁然騰步閃到衛(wèi)桓公背后,從袖中抽出短劍,一劍直透衛(wèi)桓公前胸。衛(wèi)桓公當時就傷重而死。
13 石厚引五百名甲士沖出,隨駕武士只得投降。
14 州吁宣布自己是衛(wèi)國的國君,拜石厚為上大夫。衛(wèi)桓公之弟公子晉得知衛(wèi)桓公被弒,連忙逃亡到邢國。
15 州吁和石厚商議,決定討伐鄭國,來轉(zhuǎn)移衛(wèi)國人對他弒君謀逆的議論。
16 州吁聯(lián)合魯、陳、蔡、宋四國,率一千三百乘進犯鄭國。鄭公子呂出東門迎戰(zhàn),石厚引兵與公子呂交鋒。沒幾個回合,公子呂倒拖畫戟而走,被接應入關。
17 石厚勝了一戰(zhàn),便傳令班師。州吁不解,石厚說:“鄭國兵強,鄭君又是王朝卿士,今日我軍勝了一戰(zhàn)就足以立威了。主公初立,政局不穩(wěn),早日返朝為好?!?/p>
18 州吁與石厚商議安定國內(nèi)之策,石厚提議道:“臣父 ,主公征他入朝議政,君位就安穩(wěn)了?!?/p>
20 州吁見石 不肯來,便對石厚道:“卿父不肯入朝,我打算親自去,如何?”石厚答道:“主公就算去了,他也未必肯見你,還是臣以君命代為詢問為好?!?/p>
21 石厚回家,向石表達了新君州吁的敬慕之意。石 問:“新君相召,有什么事?”石厚道:“只為人心不和,怕君位不穩(wěn),欲求父親出一良策?!?/p>
22 石 說:“諸候即位,莫不以稟命于周天子。新主若能覲見天子,得天子所賜冕車服,奉命為君,國人還能說閑話嗎?”石厚大喜,又問:“周天子未必肯見,可否請人陳情于周王。”
23 石 提議道:“陳桓公一向忠順,深得周天子寵信。吾國與陳國一向和睦,不如請新主親自前往朝見陳桓公,請求他先陳情于周王,便可覲見周天子了?!?/p>
24 石厚將石 之言轉(zhuǎn)述給州吁,州吁聽后非常高興,下令準備玉帛禮物,命石厚護駕,一同前往陳國。
25 石 見州吁已離開衛(wèi)國,便寫下一封血書,秘密地遣心腹之人送與陳國大夫子針,托他轉(zhuǎn)呈陳桓公。
26 陳桓公看過石 血書,得知是石 故意將州吁和石厚調(diào)離本國,希望借陳桓公的力量,懲戒弒君謀逆的州吁和助紂為虐的石厚。
27 陳桓公問大夫子針:“此事如何?”子針答道:“州吁和石厚,弒君謀逆,今天來到陳國,乃是自投羅網(wǎng),不能縱容?!被腹炫c子針定下擒拿州吁之策。
28 州吁和石厚來到陳國,還不知道已中石 的調(diào)虎離山之計。陳桓公派公子佗出城迎接,將君臣二人安置于客館之中,轉(zhuǎn)達陳桓公之命,請兩人第二天去太廟相見。州吁見陳桓公禮意殷勤,不勝歡喜。
29 第二天,石厚先來到太廟,見陳桓公立于主位,左右儐相排列甚是整齊,太廟門口立著一面白牌,上面寫道:“為臣不忠,為子不孝者,不許入廟!”
30 石厚看后大驚,忙問大夫子針:“立這樣一塊牌子是何用意?”子針回答道:“這是先君之訓,吾君不敢忘啊?!笔癖悴辉賾岩伞?/p>
31 一會兒,州吁乘車而來,石厚引州吁下車,由儐相請入太廟。州吁佩玉秉圭,正要鞠躬造福。
32 忽然子針站在陳桓公一側(cè),大聲喝道:“周天子有命,捉拿弒君賊州吁、石厚二人,其余人免罪?!痹捯魟偮?,左右之人已先將州吁擒下。
33 石厚急忙拔出佩劍,卻一時手忙腳亂拔不出劍來,只能用手格斗,打倒了兩人。
34 于廟中左右壁廂之中埋伏的軍士一齊沖出,將石厚圍住,石厚一人不敵眾勇,軍士拿下綁了起來。
35 陳桓公將州吁和石厚分別監(jiān)禁于濮邑和都城,派人前往衛(wèi)國向石 報信。
36 石 見到陳桓公派來的使者,知大功告成,便命人召集諸大夫到朝中相見。
37 諸大夫來到朝中,石 公布陳桓公的來信。石 說:“逆謀之罪不容赦,應明正典刑,以謝先靈。誰肯前往擔當此事?”
38 右宰丑向前道:“亂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丑雖不才,愿意前往陳國,誅戮逆賊州吁?!敝T大夫紛紛為石厚求情,說石厚只是從逆,可從輕處罰。
39 石 大怒道:“州吁之罪,都是逆子釀成的。諸軍請求從輕發(fā)落,莫非是懷疑我有袒護之心?老夫要親自殺了逆子,否則無臉去見先人!”
40 家臣肩出列道:“國老不必發(fā)怒,我愿意代替你前往陳國。”石 便派右宰丑前往濮邑監(jiān)殺州吁,派肩前往陳都監(jiān)殺石厚。
41 右宰丑來到濮邑,監(jiān)斬州吁。州吁見到右宰丑大呼道:“你是我的臣子,怎么敢侵犯我?”右宰丑道:“衛(wèi)國先前就有弒君的臣子,我不過是效仿他罷了?!敝萦趼牶?,只得低頭受刑。
42 肩監(jiān)斬石厚,石厚請求道:“我死是應該的,但我死之前,能否在囚車之內(nèi)見父親一面再死?”
43 肩說:“我是奉你父親之命來誅殺逆子的。你如果想念你的父親,我會把你的頭帶回去與他相見?!闭f完,肩拔劍將石厚斬了。
44 公子晉被迎回國,即位,是為衛(wèi)宣公。衛(wèi)宣公重新為衛(wèi)桓公發(fā)喪,尊石 為國老,世世為卿。陳國、衛(wèi)國親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