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遠洋船員職業(yè)學院航海系 賈在明
及時有效遞交NOR的方法和注意事項
青島遠洋船員職業(yè)學院航海系 賈在明
如何及時有效遞交NOR是船長的一項基本業(yè)務(wù),但是在實踐中卻有很多因為沒有正確遞交NOR而導(dǎo)致索賠的案例。根據(jù)多年的實踐經(jīng)驗,綜合分析在遞交NOR方面承運人和船長應(yīng)盡的義務(wù)與責任,詳細列舉船長及時有效地遞交NOR的時機和方法,希望對于船長,尤其是初做船長者有所借鑒。
NOR;有效遞交;遞交方法
在航次租船合同下,船舶到達裝貨港、卸貨港都必須遞交NOR(Notice of Readiness,準備就緒通知書)。正常情況下,船舶必須按照合同規(guī)定做好裝卸準備以后才能遞交NOR,但是也有少數(shù)租約約定船舶不論是否準備就緒,只要一到港就可以遞交NOR,船舶在實際裝卸貨時準備就緒就可以了。
如何遞交NOR,一般租約里面會有明確的規(guī)定,船長只要按照規(guī)定遞交就可以了。但是,有時候可能會遇到與租約相悖,或者說不能按照租約履行的情況。船長在處理具體問題的時候,首先要明確租約條款的規(guī)定,再就是要及時和承運人溝通確認,不要因為NOR的遞交不當影響租約的履行,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按照一般要求,遞交NOR要滿足三個必要的條件。船舶如何才能在到港前及時滿足這三個條件的要求,以及一旦在沒有完全滿足這些條件的情況下,船長怎樣去采取措施盡快達到遞交的條件,這對航次的正常運營和疏港起到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首先,船舶必須是到達船舶,即WITHIN THE COMMERCIAL LIMITS OF THE LOADING OR DISCHARGING PORT。這里指的界限可以認為是港界,但是和海圖上的港界會有所區(qū)別,甚至有的港口就沒有標注港界,在這種情況下,港界可以認為是等泊錨地、引航站、第一個港口報告點或者SEA BUOY,與真正的港界關(guān)系不是很密切。但是這里有時會存在一些問題,因為有些港口的等泊錨地不在港界之內(nèi),在這種情況之下,就要在合同中增加其他條款予以改變。船長在遇到這樣的港口時,要認真研究合同的有關(guān)條款,如果沒有相應(yīng)的增加條款,或者有其他相悖的條款,要及時和有關(guān)部門溝通,確定正確的等泊錨地,防止提交無效的通知書。另外,根據(jù)合同的不同,可能會有“港口合同”與“泊位合同”之分。港口合同的抵達地點就是上面說的等泊錨地;如果沒有特別的說明,“泊位合同”是要船舶靠泊以后才算到達,這種情況對承運人的風險就非常大,一般情況下承運人會在租約中附加一些條款來減少這種風險,例如附加“不論靠泊與否”和“待泊時間照算裝卸時間”等。船長在遞交通知書之前一定要仔細研究這些條款。
其次,船舶已經(jīng)在各方面做好裝/卸貨準備。關(guān)于“船舶備妥”沒有一個明確的標準,通常認為只要船舶運轉(zhuǎn)良好,隨時可以進行裝卸貨作業(yè)就算已經(jīng)備妥。這期間最常見的一個問題是驗艙,雖然船方已經(jīng)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備艙,同時自己也感覺已經(jīng)滿足租約的要求,但是畢竟要通過岸上人員驗艙通過才能算數(shù)。在驗艙不通過的情況下,根據(jù)合同的規(guī)定有所區(qū)別:使用GENCON合同,有效遞交NOR后到第一次驗艙開始的時間記入LAYTIME,如果驗艙沒通過,從第一次驗艙開始到第二次驗艙通過的時間不記入LAYTIME。值得高度重視的是,在承運美灣-日本的糧食時,使用的是北美谷物合同,明確規(guī)定通過美國國家貨物局NCB和農(nóng)業(yè)部USDA的檢驗才算準備就緒。所以能否保證一次性驗艙通過對承運人至關(guān)重要。還有就是熏艙的問題,如果在裝港出現(xiàn)熏艙的問題,時間會算在承運人的頭上,如果是在卸港,因為貨物有蟲等引起的熏艙,就是租船人的問題了。驗艙不通過是租船人經(jīng)常用以拖延起算LAYTIME的手段,尤其是沒有備妥貨物的情況下。船長一定要根據(jù)合同據(jù)理力爭,同時又要做好隨時應(yīng)對的準備,對驗艙人員提出的問題馬上安排人員解決。
最后,船舶已經(jīng)通過聯(lián)檢手續(xù)。世界各港口基本上實行電報聯(lián)檢,所以本項已經(jīng)不成為遞交NOR的限制,可以把它理解成為例行手續(xù)。類似的例行手續(xù)還包括清關(guān)、檢疫和靠泊前是否打開艙蓋和拉起吊桿等等。但是在某些情況下,合約中可能會明示要通過這些例行手續(xù)才能遞交NOR,這種情況承運人一般會避免,但是不排除在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承運人會做出一些妥協(xié),在這種情路況下,船長就得嚴格按照合同的要求,盡快通過這些例行手續(xù),尤其是涉及檢疫。另外,如果某些例行手續(xù)實際占用的時間比較長,就可能不會把它當作例行手續(xù)對待。例如,像The“Apollo”(1978)1 Lloyd’s Rep.200的檢疫就不能視作例行手續(xù),該船在意大利Naples港被懷疑有傷寒船員,結(jié)果經(jīng)過30 h消毒后才發(fā)給檢疫證書。
為了避免港口的上述限制,合同中通常增加WWWW CLAUSE:WHETHER IN BERTH OR NOT(WIBON), WHETHER IN PORT OR NOT( WIPON), WHETHER FREE PRATIGUE OR NOT(WFPON), WHETHER CUSTOM CLEARENCE OR NOT (WICON), NOR TO BE TENDERED ON ARRIVAL。及時遞交NOR,保證有效遞交NOR,都必須嚴格按租船合同的要求,否則可能是無效遞交。
按照GENCON金康合同,上午(12:00前)遞交,下午(13:00)起算;下午遞交,第二天上午(06:00)起算。上午為12:00前包括昨天的17:00—24:00;下午必須是在辦公時間內(nèi)(OFFICE HOURS),如12:00—17:00,17:00之后仍為第二天上午遞交。按照北美谷物合同NORGRAIN,NOR必須是在09:00—17:00向租船人、托運人、收貨人(或他們的代理)遞交,星期天和節(jié)假日除外,星期六只能在09:00—12:00遞交,第二天08:00起算。無論如何,最終的遞交和起算時間以租船合同為準。
也有的合同中規(guī)定,在遞交NOR 24 h之后起算LAYTIME,但這種合同條款不常用。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仲裁庭上對工作時間以外遞交的NOR存在著很大的爭議,所以在航次任務(wù)指示上,要求船長抵達后立即遞交NOR,當?shù)焦ぷ鲿r間時和靠泊后立即重復(fù)所遞交的NOR,并注明本次遞交的NOR不影響前面所遞交的NOR。(DUE TO A RECENT HIGH COURT RULING,PLS TENDER NOR ON ARRIVAL AT EACH PORT AND THEN AGAIN ONCE ALONGSIDE THE BERTH WITH CLAUSE“WITHOUT PREJUDICE TO THE VALIDITY OF ANY PREVIOUS NOR”.)
再就是能否在LAYCAN 之前遞交NOR。除非租約有明確規(guī)定通知書只能在LAYCAN之內(nèi)遞交(這種規(guī)定不常見),一般可以提前遞交,主要看所遞交的NOR必須保證起算LAYTIME的時間能夠落在LAYCON之內(nèi)。比如使用GENCON合同時,在LAYCON前1天的下午工作時間內(nèi)遞交,第二天上午起算LAYTIME 為有效遞交,如果上午遞交則為無效的NOR。如果使用北美谷物合同,在LAYCON前一天的09:00—17:00遞交的NOR仍為有效遞交。
根據(jù)前面講到的條件,船舶既要到達,時間還要合適,站在承運人的立場上就是時間要盡可能早,那么這兩者之間就存在矛盾。遞交時只考慮確保達到,可能會損失時間;單單搶時間遞交,可能會造成遞交的時候船舶未到達,造成無效NOR。那么怎么來協(xié)調(diào)這兩者的關(guān)系呢?根據(jù)本人的經(jīng)驗和一些案例,還是要先保證到達,然后再爭取盡早遞交,畢竟這期間相差的時間不是很長。根據(jù)船舶到港后不同的動態(tài),可以考慮以下幾種遞交方法:
(1)拋錨:錨地在引航站外,達到錨地邊緣即可遞交;錨地在引航站以內(nèi),到達引航站遞交。
(2)靠泊:到達引航站遞交,如果引航員在引航站以外登輪,其登輪時遞交。
(3)港界:如果海圖上有明確的港界,到達港界即可遞交。
(4)SEA BUOY:如果有港口SEA BUOY,正橫這個燈浮的時候即可遞交。
(5)報告點:如果港口有報告點,尤其是在進港指南里明確表明必須報告的,到達即可遞交,但是在有幾條報告線的情況下,一般認為是指最后一條。
(6)限速點:如果港口有明確的限速點,通常這一點被認為是結(jié)束海上航路點,到達這一點即可遞交。
(7)指定點:有的港口會指定到達某個位置才能遞交,那就要嚴格按照規(guī)定遞交,一般這樣的港口進港航道會比較長,如阿根廷的BAHIA BLANCA,要到達NO.11號燈浮才能遞交。
(8)內(nèi)外錨地:如果在外錨地拋錨,肯定是到達外錨地時遞交,但是大部分情況下如果內(nèi)錨地可用,在外錨地拋錨遞交是無效的,除非在租船合同里有專門的規(guī)定可以這樣遞交。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首先要明確合同的要求,嚴格按照合同的要求拋錨。如果確實無法滿足合同的要求,一定要在之后的任何船位變動后重新遞交,并注明前后遞交的NOR相互不影響效力。
不管在哪種情況下遞交,有一點是確定的,要有理由解釋船舶已經(jīng)到達指定港口,在遞交NOR之后,船舶的行動不再只有船方?jīng)Q定,或者說從這個點開始船舶要按照港口的要求操縱船舶,這個轉(zhuǎn)折點就是正確遞交NOR的地點。如果確實不能確定在哪個點遞交,那么就盡早遞交,然后在任何變換船位之后重新遞交,這樣做一是可以保證肯定會有一份NOR是有效的,再就是即便最早的一份不符合合同的要求,根據(jù)航運界的做法,如果接受方?jīng)]有明確拒絕接受這份NOR,就可以形成事實接受,使租船人喪失主張無效的權(quán)利。
作為船長,首先要熟悉租船合同的條款,要完全按照合同的要求,盡早完成宣載、備艙,及時提交NOR。如果有不明確,或者感到有不妥甚至可能是錯誤的時候,一定要及時和公司有關(guān)人員溝通,得到明確的答復(fù),避免遞交無效的NOR。如果確實無法確定何時遞交,就不管合同怎么規(guī)定的,只要船舶到港,就馬上提交NOR,隨后及時更新并且聲明相互不沖突,只要對方收到任何一份都會是有效的,或者形成事實遞交。
[1]楊良宜.程租合約[M].大連: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1998.
[2]郭萍.租船實務(wù)與法律[M].大連: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