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編輯 成韻 上海報道
大年夜排隊“燒頭香”有感
文/本刊編輯 成韻 上海報道
幾年前,在不少報刊上登載了有關官員“燒頭香”(即新年第一炷香)的消息,文章提到凡天下有廟之處,都擁擠著一些官員,以錢或權謀得“燒頭香”或“新年撞鐘”的優(yōu)先權。在我國有些省市,“燒頭香”甚至成了權力、地位的比拼,公車遠途,公費進香,位高者得“燒頭香”特權。
另據(jù)報道,但凡春節(jié)前后或一些“神靈”的“生日”到來之際,前往燒香的領導干部的專車絡繹不絕,有些寺廟的新年“第一炷香”竟被炒至10多萬元。
帶著一些疑惑,我于大年夜11點來到上海某寺。夜深露重,空氣中彌漫著燒香的煙味。維護治安的民警在指揮、巡視,聊起燒香人群的數(shù)量,民警表示往年大年夜有十幾萬人來燒頭香,今夜估計有幾萬人,但已不算多。“大叔,這兒不能走,撞鐘要到后面排隊。”民警指了指排隊等候撞鐘的隊伍尾端。
只見不時有一小撮人登上閣樓,鐘聲也在不久后一聲接著一聲響起,但是,排隊等候的隊伍卻不見移動?!翱吹剿麄儾弊由蠏斓狞S條子了嗎?”“都是些有身份的人!”等候的人群中不時響起這樣的竊竊私語。
之后我了解到,每年有至少數(shù)萬人參與該寺燒頭香活動,但是大多為普通百姓,畢竟哪來這么多的官員前來燒頭香?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有些人”可以通過其他的途徑和通道優(yōu)先于普通百姓,點燃第一炷香,或第一個撞響鐘聲,并且手持撞鐘通行卡(無卡者當場購買,200元一張)。
雖然,在當日特殊的氣氛下,有些問題并沒有得到解答,“燒頭香”“新年撞鐘”的優(yōu)先權究竟在誰的手里也無從查證。但寺廟,目前倒是成了一塊較為隱蔽的土壤,縈繞著疑似亞腐敗的氣息,始終糾纏著我的疑問是,究竟哪些人能掛上這黃條子,優(yōu)先于排隊等候的百姓,登樓撞鐘?究竟是哪些人能優(yōu)先于早早等候在寺廟門口的人們,成為新年里,除和尚以外“與神明對話的第一人”?
不久前,中央頒布了“六項禁令”,各省市掀起了一股厲行勤儉節(jié)約、改進工作作風的浪潮,凡和公家有關的活動,諸如茶話會、聯(lián)歡會、節(jié)日慶典、年夜飯相繼取消。在我看來,這只是第一步,明令能禁止的活動只是表象,真正需要清風的是那些可以潛藏亞腐敗的領域,因為它們才是真正“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地方,和人們的生活交織著,并最終成為他們眼里看到、耳里聽到的事物,影響著人們對反腐是否有力乃至社會公平與否的判斷與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