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 靜 (新疆師范大學2012級研究生設計藝術學 新疆烏魯木齊 830000)
漆是漆樹上分泌出的一種液汁,在潮濕的空氣中氧化后,表面呈現(xiàn)栗殼色,干固后變成深褐色,具有耐酸、耐熱、防腐、絕緣等作用,大多涂在木器上,既防腐,也可美觀表面,便形成了“漆器”,是指被漆樹汁液涂飾的各種生活用器與陳設器。
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各諸候國,地區(qū)生產力得到了進一步的發(fā)展,冶鐵的發(fā)明,鐵器的應用,對手工業(yè)的發(fā)展起到了大的推動作用,學術領域,社會思潮和文化藝術也達到了空前的繁榮,工藝美術領域,冶金、陶瓷、染織、漆器都有了較大的發(fā)展,產生了很多造型優(yōu)美,形態(tài)各異的工藝品。各種工藝品的興衰,除了基于社會的和生活的因素,工藝材料也是具有重要的決定因素。到戰(zhàn)國時期由于青銅工藝的笨重,漆器所具有的性能,優(yōu)點使漆工藝開始發(fā)展起來;一度與青銅藝術并列前茅,卻更加具有生命力的新形式;漆樹的大量種植,漆工藝的興起,一部分生活用品,開始由漆器替代。由此各個諸候國開始十分重視漆樹的栽培和應用,并且設有專門的官吏進行管理。具《史記》記載:“莊子者,蒙人也,名周,嘗為漆園吏”,說明管理漆園的官職已經出現(xiàn)。漆器的胎骨,材料種類有所增加,除木胎,還有竹胎,石胎和銅胎。鑲嵌技法比之前有所減少。漆器藝術器類開始更加豐富,雕刻作工更加精巧,裝飾更加華麗;數(shù)量,種類,工藝及藝術價值,有前所未有的繁盛景象。漆器生產在總體上不斷進步,擴大,及至東亞大陸,以朝鮮平壤古樂浪郡出土的實際系古代四川成都生產的漆笥為例,是中國古代漆器披及四方的見證。戰(zhàn)國的漆器生產以南方的楚國最為突出,因氣候條件濕潤,雨水充足,是中國種植漆樹的重要地區(qū)之一。
戰(zhàn)國漆器的用途非常廣泛,從功能上劃分,主要有日常生活用器、兵器、神器、禮器、喪葬用器、樂器等幾大類。如食器主要有盤、豆、卮、樽、鑒、壺、酒具等;兵器有弓、矢箙、盾、兵器架、長兵器柲、人甲、馬胄等。禮器有鼎、簋、壺、尊、敦、鑒、匜、缶等。喪葬用器有漆棺、笭床、彩繪木桶等。樂器有鐘、鼓、琴、瑟、蕭等。
制胎是漆器制作的第一個環(huán)節(jié)。漆器的制作是由初級到高級階段發(fā)展的,可以從器胎的類型上得出。戰(zhàn)國漆器的胎骨制作類型可分為木胎、木片卷粘胎、竹胎、革胎、夾纻胎、布胎、藤胎、積竹胎,陶胎、金屬胎等。其中以木胎較為多見。
木胎是用木材作成器型,再進行髹漆。有斫制、鏇制、雕制等。外形多為鏇制,器內斫制。如江陵雨臺山出土的鴛鴦豆,豆蓋和豆盤都是斫制成盤頸而臥的鴛鴦,而鴛鴦的頭、翅、腳為雕制。因斫制的木胎比較耐用,卻很粗重。為使器物輕巧方便拿用,發(fā)明了卷制木胎即木片卷粘胎,是將木材制成薄片,卷成筒狀后粘結,胎薄必須貼以麻布加固。雖輕便許多,但卻不耐用。
竹胎是一種用竹筒做成器形或用竹篾編成器形,然后髹漆。如荊門包山出土的鳳鳥雙連環(huán)杯體。
革胎也稱皮胎,是用皮革做胎,在其上髹漆彩繪。堅韌輕巧,多用來做成漆盾,有江陵出土的皮方盒、漆人甲以及長沙出土的漆革盾。
夾纻胎是用漆灰和麻布制成,先將漆灰作成器胎,薄木胎也可,后用麻布糊在胎上,反復補漆灰、打磨、上漆??墒蛊餍妥兓?,獲得更多的造型。
布胎是先以木或泥做成器形為內胎,后用漆灰或在漆上加多層麻布,綿帛;待漆灰干后,去除內胎施已髹漆。故也稱脫胎,漆器非常更加輕便是戰(zhàn)國漆器工藝中的又一進步。
積竹胎是以木胎為基胎,在基胎上用數(shù)十根細竹片包裹,后用絲線纏繞,再加以漆髹飾。因其富有韌性,現(xiàn)如今仍在戈,矛等長類兵器使用。
戰(zhàn)國漆器的裝飾方法有描繪、針刻、銀扣、描金、雕刻、漆繪、鑲嵌、貼金箔等。主要以彩繪為主。即在漆器上用色漆彩繪裝飾花紋。以紅色、黑色為主要色調,在其上描繪花紋。
漆器繪畫因采用手繪的的方式更具有繪畫的藝術特征。曾有《長沙楚器發(fā)現(xiàn)記略》中記載楚墓所出器物,實以漆器最為名貴。曾候乙墓中出土的漆箱與漆棺,繪畫以神話天文為題材,裝飾味濃厚,畫面充實且飽滿,圖案布滿畫面;具有很強的主題性。著名的錦瑟彩繪,撞鐘擊磬圖,建鼓舞圖等作品是杰出代表。
髹漆色譯主要有黑漆、朱漆、紫漆、綠漆等。大多以黑漆、朱漆為主。有黑漆髹于外,朱漆髹于內的說法。也有是先髹黑漆再其上描繪花紋;也有黑地朱紋,兩種色彩配合形成韻律明快的對比。
黑漆有揩光,退光兩種做法:揩光是一髹成形,待漆面結膜色彩富于光彩類似黑玉。退光則是在器型上反復髹漆,打磨,使漆器光彩內斂,色澤如烏木,沉著典雅莊重。
朱漆即為紅色的漆,和黑漆的做法同樣有揩光,退光兩種。切光澤亮麗,樸素中不失華美。
裝飾紋樣有動物紋、云氣紋、幾何紋、人物繪畫、植物紋等。延續(xù)了春秋前的裝飾傳統(tǒng),同時也具有時代新的藝術特征。
動物紋包括現(xiàn)實動物和想象動物,在裝飾中占主導地位,人們借助動物所具有的超人力量,來從心理上戰(zhàn)勝外力的一種心理特征。賦予神秘的意義和神話的色彩,具有活動性和神秘性。主要有鶴、鹿、龍、鳳、獨角獸等。
幾何紋有弦紋、圓點紋、方格紋、菱形紋、網(wǎng)紋、三角紋等。包含抽象的幾何紋,也有由動物紋經過簡化或抽象化的各種幾何形態(tài)紋樣。有符號的性質,簡單易認;抽象的形式,由自然現(xiàn)象的感官認識中得到提煉。
人物繪畫主要以現(xiàn)實生活為題材,如人物宴飲、狩獵、出行。成都百花潭出土的戰(zhàn)國畫像銅壺上的水陸攻占圖最具有顯著特征。
植物紋大多以花草紋做為裝飾的主體,這說明人們已把自然當做欣賞對象來滿足生活多方面的需要,把欣賞做為人生活中重要的位置。
中國漆器有漫長的發(fā)展歷程,在長江中下游各地發(fā)現(xiàn)出土的漆器文物中,可以得知漆樹所分秘的汁液早已被我們的祖先認知運用。先秦漆器藝術是先秦青銅工藝的嫡繼,延續(xù),在形裝和裝飾紋樣中有很大的相近性,祖先把青銅器的裝飾方法用在漆器藝術上也是對前人技術的繼承和創(chuàng)新,由于材料和制作方法的不同,先秦漆器不管是在雕刻塑造上還是在彩繪裝飾上,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成為延伸于下一代的重要藝術形式。
[1]田自秉著《中國工藝術美術史》東方出版中心.2010年4月第二版.
[2]顧浩編《田自秉文集》山東美術出版社.2011年4月第一版.
[3]邵學?!断惹厮囆g史》.山東畫報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版.
[4]《春秋戰(zhàn)國時期青銅器鳳鳥紋飾之變革》《中國國家設計期刑 藝術與設計》2012年3月.第三期.
[5]吳叔生.田青合著《中國紋樣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年版.
[6]邵學海,張正明《長江流域古代美術-漆木器》.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7]洪石《戰(zhàn)國秦漢漆器研究》文物出版社.2006年版.
[8]《中國美術全集-工藝美術編-漆器》文物出版社.
[9]陳振?!冻幕c漆器研究》科學出版社.2003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