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元剛 王 瓊 寧海縣人民法院
2012年7月25日,被告呂某因資金緊張向原告金某借款5 000元,并出具借條一份(借條中未約定利息)。原告承認被告支付其3個月利息,每個月支付100元,共計300元,被告未到庭參加訴訟。對于該案存在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借貸雙方均為自然人的,依照我國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條的規(guī)定,視為不支付利息,故被告呂某向原告金某支付的300元,屬于對原告本金的歸還;而另一種觀點認為若出借人提供的借據上未約定利息,而借款人事實上在定期支付利息的,應推定雙方約定了借貸利率,對出借人要求支付利息的訴訟請求予以保護,故結合本案,被告呂某向原告金某共計支付的300元,屬于借款人自愿支付的利息,符合意思自治原則。針對因利息而引發(fā)的糾紛不斷增多,我們該如何有效處理各類因利息而引發(fā)的民間借貸糾紛?
民間借貸是經濟學界對于金融機構外的借貸行為的一個稱呼,是相對于金融借款而言的,指不通過業(yè)已存在的法定金融機構,自然人之間、自然人與法人之間以及自然人與其他組織之間簽訂合同,約定由出借人將一定數量的貨幣或有價證劵提供給借款人,借款人按照約定的期限償還借款本金及支付利息的民事行為。公民之間的借款往往具有無償性并以實際支付借款為民間借貸合同的成立要件。金融機構借款合同是指辦理貸款業(yè)務的金融機構作為貸款人一方,向借款人提供貸款,借款人到期返還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作為經濟現象和法律現象并存的民間借貸,其利率的市場化發(fā)展反映了一種適應性的民間自發(fā)創(chuàng)造。在市場經濟不斷發(fā)展的今天,民間借貸利率主要由民間資本市場供需關系決定,并與國家經濟形勢、貨幣政策等經濟因素形成互動關系。那么我們該如何來處理不同類型下民間借貸糾紛的利息問題。
1.未約定利息的情況處理。在民間借貸關系中,借貸雙方對利息沒有約定的情況下,借款人在約定的借款期限屆滿后未按約還款或未約定還款期限,在出借人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內仍不歸還借款的,當出借人起訴至法院要求借款人歸還本金并支付利息(利息從起訴之日起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計算利息至判決確定的履行之日止),對于借款人的訴訟請求我們應予支持。在現實生活中,出借人與借款人在借條中沒有約定利息,而私下借款人定期給出借人支付利息的情況,根據高度蓋然性原則,我們應當推定雙方約定了借款利息,對于出借人要求借款人支付利息的請求予以支持。出借人與借款人雙方約定的借貸利率超過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的四倍的,超出部分不予保護,但起訴前借款人已自愿支付的利息不受此限。
2.明確約定利息的情況處理。在借貸關系中,借貸雙方口頭或書面約定借款的利息計算標準或數額,約定的標準符合國家法律規(guī)定的,應當按照雙方約定的標準處理。首先,雙方約定的利息計算標準不能超過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的四倍,超出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護;其次,只約定利息的數額而未約定計算標準,根據借款的本金、借款期限以及利息數額確定計算利息的利率標準,如果該利率標準不高于借款時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的四倍,應當按照約定的數額支付利息;如果該利率超過了借款時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基準利率的四倍,超出部分不予支持。
3.約定利息不明確的情況處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中,關于借貸雙方約定利息不明確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如雙方在借條或借款協議中寫明“ 逾期不償還,應當支付利息”等內容,而無法確定利息的支付標準。對于這類案件不能簡單認為沒有約定利息,應視情況而定。如果出借人在借條中寫明了還款時間,則借款人未在規(guī)定時間內歸還借款的,超過還款時間之次日,出借人可以主張借款人支付利息,利息支付標準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計算;如果出借人在借條中未寫明還款時間,借款人經出借人催告后的合理期限內仍不還款,則超過合理期限的范圍外,出借人可以向借款人主張支付利息,但出借人應該對其在合理期間內催告借款人還款的相關證據此時的利息計算標準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計算。
4.既約定逾期利息又約定逾期付款違約金的情況處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中,時有出現既約定逾期付款利息,又約定逾期付款違約金的情形。此時逾期付款違約金本質上即為逾期利息,兩種內涵并無不同。逾期利息是民間借貸合同到期后,借款人繼續(xù)占有、使用出借人的本金而應支付的利息,逾期利息是對出借人的合理補償,無論借貸關系發(fā)生時雙方有無約定,借款到期后,出借人都可以主張;違約金是雙方事先約定,是雙方就未來對方可能違約而作出的對自己有救濟效果的條款,只要一方違約,守約一方就可以主張自己的權利。違約金的作用在于督促雙方及時、合理地履行合同義務,是對合同履行的一種擔保。一般來說,違約金的數額由雙方約定,如果存在實際損失的,違約金數額可以和實際損失相當,也可以適當高于實際損失,但不得超過中國人民銀行公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的四倍。但這樣我們要特別注意一點,借貸雙方約定的逾期利息或逾期付款違約金或者兩者合計超過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的同期同類貸款基準利率的四倍,超出部門不予支持,但借款人未表示異議的,可不予干涉。
[1]楊靜毅.我國農村民間借貸制度的法律分析.中共濟南市委黨校學報,2009年第4期
[2]王林清,于蒙.管控到疏導:我國民間借貸利率規(guī)制的路徑選擇與司法應對.法律適用,2012年第5期
[3]劉艷.民間借貸中國違約金條款的效力.中國農資,2010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