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奇志
說起“職場便利貼”,就不得不提到臺灣的偶像劇《命中注定我愛你》。其主角就是一個便利貼女孩,其典型特征是樸素、簡單、安分,懷著小小的愿望,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卻是不可缺少的幫手,就像是一張隨手可撕的便利貼,不起眼也不特別,但缺了她就會不方便。電視劇播出后,“便利貼”瞬間成了職場的新詞語,于是就誕生了“職場便利貼”一詞。
其實網(wǎng)絡上早就有對這樣“便利貼”一族的吐槽聲。網(wǎng)友“小豆豆”曾經(jīng)在自己的空間里發(fā)過這樣的牢騷:“每天被辦公室10多個人使喚著,還要陪著笑臉,可能是職位最低的原因,一點認同感也沒有,我成了辦公室的‘全職保姆 ’?!本W(wǎng)友“叮當貓”也在自己的微博上發(fā)出這樣的心聲:“我不是沒有理想,但我看不到出路,每天就是重復做著那些最簡單最沒有價值的事情?!本W(wǎng)友“錚錚”發(fā)了這樣一個帖子:“去了新公司報到,原來以為是行政專員,哪知名片上赫然印的是‘enablement ’,那不就是‘便利貼’了,被人忽略的情緒在泛濫?!?/p>
由此看來,職場“便利貼”的確已經(jīng)成為值得關心、關懷的一個群體了,因為即使他們工作很努力,但卻無法產(chǎn)生相應的成就感。根據(jù)某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調查,職場上有高達7成的上班族認為自己具備多項便利貼族的特質。
曾有媒體報道: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列舉了便利貼族的9大特質,其中包括高工作配合度、幫別人比求別人多、很在意別人看法等等。調查顯示,有高達90%的上班族自認為擁有一項“便利貼”的特質;70%的上班族認為自己符合4~6項,算是準“便利貼”;更有20%的上班族自評9項特質完全符合,堪稱為辦公室最苦情的一群人。調查還顯示,有65%的上班族不愿意淪為只有苦勞沒有功勞的“便利貼”;77%的上班族樂于有個“便利貼”伙伴,因為“便利貼”不會成為工作上的競爭對手,又可以把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丟給他們做,占小便宜。
面對職場“便利貼”既受歡迎又悲情成長的現(xiàn)實,該如何看待“職場便利貼”現(xiàn)象呢?這里給出五大建議供參考。
別小看了自己的便利貼作用,因為職場英雄們離開了“便利貼”即刻就沒有了效率,甚至影響了戰(zhàn)績,他們的軍功章里一定有“便利貼”的一份功勞,所以不必灰心喪氣,也不必小看了自己,有時只是分工的不同而已。
“便利貼”體現(xiàn)了方便、實用、有效的價值,但“便利貼”也是有時效性的,不可能是永遠的“便利貼”。所以在職場初期被動成為“便利貼”是一種發(fā)展的過程,要享受這段時間的考驗和“煎熬”,因為連小小的“便利貼”都不能忍受,那么也就沒有機會成就大事業(yè)。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還會有人主動成為職場“便利貼”,那也是綜合考慮了自己的性格、特長而做出的理性決定。
“便利貼”的辛苦和悲情人人都看在眼里,這樣的努力不是沒有回報,而是等待回報的時機,有的“便利貼”可以隨自己的上司共同升遷,也有的“便利貼”被他人推薦升職,還有的“便利貼”會被同事們一致推選為勞模,成為公司表彰的對象。所以只要有這樣的信念,“便利貼”一族就沒有什么好抱怨的,機會等待有準備的人,“便利貼”的職場機會就在每一天的平凡工作表現(xiàn)中。
“便利貼”不是沒有個性,不是沒有自己的脾氣,但優(yōu)質的“便利貼”是懂得在被便利的同時增加自己的韌性,那就是處事不驚的態(tài)度,將每一件小事都看作重要的事情來完成,不為“做什么”而糾結、不為“如何做”而費心,這樣的韌性將成為走遍天下無敵手的法寶。
辦公室里的“便利貼”,辛苦忙碌著那些簡單而沒有技術要求的小事,但正是這些小事的完美,才促成了大事的更完美。而且,有了這些“便利貼”,才會讓團隊中的每一個人在自己的崗位上與他人進行著更為緊密的合作,所以,職場“便利貼”在某種意義上就是一種強力膠。
如果懷著正面的心態(tài)看待“便利貼”,那么無論是被動還是主動的“便利貼”,都會擁有職場的春天。這里介紹三個職場“便利貼”的故事。
吳睿因為喜歡某個品牌,所以大學一畢業(yè)就申請了培訓生的職位,沒想到在開始的一年她被安排在市場部做秘書,4個經(jīng)理外加8個主任都是她要服務的對象,還有公司以外的合作公司,她成為全部門最忙碌的那個人,從接待客人到整理資料,從開會記錄到商務應酬,她習慣用小跑代替在辦公室的行走,一天中她不停地被同事們叫著名字“吳睿,發(fā)快遞”、“吳睿,出差用的資料請打包”、“吳睿,把公司的樣品整理一下”……
吳??偸切χ鴳手?,然后就用自己最快的速度把這些吩咐做完。有一次吳睿體檢請假了半天,沒有吳睿的幫助,辦公室里亂成了一團,而此時所有人都意識到吳睿的作用真的很大,沒有了這樣的“便利貼”,工作真的也就無法便利。
一年后,吳睿主動向品牌經(jīng)理請纓,希望可以憑著自己干雜活出色這一點,有機會做業(yè)務工作。品牌經(jīng)理早就對吳睿的工作態(tài)度和高效率有所欣賞,于是也就答應為她在部門中謀得一職,并且很快變成了事實。心懷夢想的吳睿在事后告訴大家:“我不愿意被便利但我可以便利得很漂亮。”
專家點評:吳睿是典型的被便利貼人物,她并不喜歡被別人當作便利貼,但她卻把便利貼的工作做得很精彩,以至于有足夠說服別人的理由,而成功脫逃“便利貼”生涯。
安文從小在單親家庭里長大,很小就獨立去了寄宿制學校讀書,所以長大后的個性并不是很開朗、很陽光,但她身上具有極強的吃苦耐勞精神,所以到了這家貨運公司上班以后,她總是默默無聲而又任勞任怨地把別人不做的事情一個人給包攬了,時間一久,同事們對安文的付出變得習以為常,甚至很自然地把她當做“便利貼”使用,沒干完的活交給她,要花時間、要花體力的活交給她。對安文而言,工資不高卻干著辛苦的工作,她對此卻沒有任何怨言,但卻渴望別人少許的獎勵或者表揚,因為她所有的付出,甚至心甘情愿地成為公司里的“便利貼”,就是為了得到更多人的關注、更多人的贊美。
一年多后,幾乎整個公司的同仁們都知道了安文的任勞任怨與稱職。沒多久,安文理所當然地得到了老總的重用,又經(jīng)過兩年的歷練,安文成為分公司的總負責人。
專家點評:安文的智慧就在于她懂得自己需要什么,對于一個新員工而言,肯定要比別人多付出,這是正常的,干好工作,同事的肯定對于任何一個職場上的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因此,安文利用了“便利貼”做的事情雜、接觸同事多這一工作特點,用自己的任勞任怨積累了職場好口碑,為她的職場升遷打下了深厚基礎。
麥林如今已經(jīng)是公司技術服務支持的總監(jiān)了,但回想起5年前的工作狀態(tài),他總是說那時他就是一個“便利貼”。公司剛成立不久,不同的人帶著不同的背景來到一起,在一個磨合的環(huán)境里人人都需要一個“便利貼”來協(xié)助自己的工作,而麥林的IT支持就成了不折不扣的“便利貼”。因為很多制度還在建立中,同事們一有困難,第一時間就用內(nèi)線電話呼喚麥林,從電腦的升級到軟件的購買,從辦公室里的交換機維修到電話會議設備的調試,麥林不知不覺中成為最忙碌的一個人,有時誤了吃飯時間,有時加班到深夜,好幾次在大型設備安裝的關鍵時刻,他都通宵在辦公室工作著。但清醒而又樂觀的麥林,覺得“便利貼”的生涯讓他培養(yǎng)了自己的韌性,同時了解了整個公司在技術服務支持方面的需求,因而他擁有了充分的鍛煉機會,更難得的是他和同事們的關系融洽了,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首肯和歡迎,當然也就有了后來的晉升機會。但“便利貼”的精神讓他至今都是辦公室里那個人氣最旺的人,因為人人都需要“便利貼”有效及時地支持。
專家點評:“便利貼”的確是一種工作方法和精神,而有的崗位確實需要這樣的“犧牲”和支持。麥林的“便利貼”故事告訴我們,能成為受歡迎的“便利貼”也是職場成就的一部分,有“便利貼”階段的鍛煉,就有可能成為有成就的“便利貼王者”。